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德育管理论文 >> 正文

论挫折教育的阶段性


地消解由于挫折情境引起的不良情绪,也可以及时弥补个体也许还来不及发现的损失,提高自己的满意感和自尊心,使自己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胜任感和控制感。中学阶段是培养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时期。由于中学生想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想成为独立的社会个体,这为培养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前提,家长和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特点引导中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创造性越来越强,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这也为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很爱面子。他们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人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希望在班集体或社会群体中扮演合格成员的角色,得到较好评价和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希望别人将自己当小孩看。因此,他们认为自己的事应由自己来管,用不着别人来过问,一旦有人干涉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

  中学生的心理逐渐显示出闭锁性,即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世界表露出来。由于闭锁性的特点,中学生的心里话常常不愿对长辈说,但他们容易对同龄人和同性别的人说,特别是对知己易暴露真正的思想。这也导致了中学生人际交往欲望很强烈,并希望结交志趣相同、年龄相仿、能够相互理解和分亨生活感受的知心朋友。

  但中学生意志品质还不完全成熟,在不利的环境作用下,容易表现出一些易激动、不冷静和缺乏自制的行为,容易受外界事物和他人的暗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还是易表现出迷茫和动摇,并产生悲观和畏难等消极情绪。

  2.挫折教育对策

  (1)在实践中教育孩子应对挫折的方法,增强自信,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进入初中后,所开设的课程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作业也增多了,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这些变化都对中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轻轻松松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到了中学以后发现课业负担很大,显得眼花缭乱,甚至手忙脚乱,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易遭遇挫折。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或教师要通过正反对比方法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鼓励他们不要把挫折看做是一种打击,而要把它看成是给自己一个磨砺的机会。这时期,除了教育学生学会冷静地对待挫折外,还需要教给他们战胜挫折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方面人手:第一,告诉孩子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第二,告诉孩子学习要勤奋和扎实,随意、散漫和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第三,要加强方法辅导,针对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指导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另外,学生受挫后易产生不良情绪,这时教师要通过正面的和积极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遇事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桌面上张贴名言警句,时刻警示自己、提醒自己远离不良情绪。

  (2)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由于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或父母在教育管理学生时,一定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面子,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如果学生犯了错误,父母或教师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不伤其自尊心的原则,可以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及其错误行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让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性格

  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尽管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较快,并开始占居主要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学生具备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在日常学习中,他们不甘落后,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并得到别人的承认:在生活上,他们希望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挫折时,教师或父母要相信他们的能力,让其独立地解决问题,要尊重他们喜欢独立思考的愿望和需要。学生在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一些问题的过程中才会不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进而形成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最终形成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内部动力机制和自信心理,这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性格。

  (4)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题和困惑。虽然中学生具有了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自由观和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成人的指导。可是由于中学生存在心理的闭锁性,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世界表露出来,尤其是他们的心里话常常不愿意对长辈说,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孩子,父母或教师要在生活上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学生尊敬师长或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但学生对老师敬若天神,势必造成师生间的距离感,久而久之,老师就会感到学生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抓不住学生的心。解决的措施就是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到老师不仅可敬,而且可亲。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其排忧解难,化解其心理压力。对因对学习科目不感兴趣产生厌烦情绪的孩子,要勤敲打,多引导,帮助其增强兴趣;对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泄气的学生,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鼓励士气;对因在校和同学老师发生口角、影响学习劲头的学生,要耐心开导,热情帮助化解。另外,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但要告诉孩子“怎样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道理上说服孩子。此外,在谈心时上也应该选择合适的场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论挫折教育的阶段性(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423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德育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