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班主任论文 >> 正文

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而非内容上界定道德与道德判断,重视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技巧等 形式特质训练,以形式意义上的训练来回避。反对具体道德内容的传授。其代表人物威尔逊曾把德育比做驾车 、游泳等技能的掌握,提出他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
    西方各种德育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但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透过以上的德育理论不难看出:无论是认 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德育观,都是以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 点,以期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具体美德传授中解脱出来,引到解决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去。理论家试图构建 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无灌输的教育,这种道德教育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 上的成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主旋律是反对道德灌输,尊重道德的主 体的自由意志,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
    当代道德教育理论对道德灌输的批评以及在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上所做的努力,实际上体现了对道 德主体性,对道德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较之传统的道德灌输教育更深入地触及到了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反 映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这些是我们应该吸取的。
    二、道德需要的溯源性研究
    构建新的德育模式,除明确应以道德需要为基础外,还必须对道德需要作溯源性研究。
    (一)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
    需要不是绝对的逻辑“元”,不是人的活动最终的“不动的推动者”。正相反,它是历史地产生的,是在 主体活动,尤其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这一命题隐含的另一层含义是:实践过程 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同一发展的”[3](p559),人在创造自身需要对象时, 才能形成自己新的品格和新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 体”[4](p95)。生产主体的重要方面是生产需要,主体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在创造对象过程中形成的。 例如,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看消费,“由于生产靠它起初当做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 引起需要。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同样,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 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4](p95)。这样,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意义就完整了。
    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每一时代的需要既是未来实践的起点又是以往实践的结果。任何需要都具有历史 性,都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而条件本身又是以往的实践创造的。实践满足人已有的需要,促使新的需要 的形成,新的需要又促进实践的进步,如此地循环往复,人的需要就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对现代化生活条件的 追求这样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二)道德需要源于道德实践。
    道德需要来自人类的道德实践。道德需要的产生依赖于:1.形成道德需要的主体——个人;2.道德需要的 客体——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各种行为准则;3.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 以其态度为中介能动地反映客体而形成的一种执行意向。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非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 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是人的生存方式,通过在实践中人与 人之间的交往而形成。实践中的人际交往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 系问题。人们彼此的利益关系只有在人们的交往中,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改变,道德需要的产生也 是如此。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根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 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这就是说人们的道德和道德需要是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产 生和形成的,在人们的交往和实践中通过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理表现出来。只有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实践中 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善的还是恶的,是丑的还是美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也只有在人们不断的社会 交往和实践中,才能形成一个人的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爱尔维修曾经说过:“如 果我生活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我在那里既不能表现道德,也不能表现 罪恶”。
    (三)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学生的道德需要来源于学生的道德实践,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而且,学 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活动范围。最 初,他生活和活动在家庭里,接触父母和亲属,然后渐及邻人,稍大后便与小同伴游戏,上学后又与教师与同 学交往,逐渐深入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正是在这个与外界社会接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 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自己的道德思想与行为习惯。
    儿童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儿童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 从他们的现实生活,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 憎等情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这就是说,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儿童、青少年学生早期思想、品德的 发展尤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其中,家庭影响更为显著,在不同阶级、阶层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他们 的品德是有所不同的。另一方面,儿童上学以后,他们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引导下,开始转向主要是从一定 社会,阶级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中吸取精神营养,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活动,日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品德 ,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由于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能动的力量,在一般情况下它能调控家庭 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
    但是,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 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他们对作用于自身的家庭、社 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吸取和反应,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德育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是能动吸取教育影响的 。
    2.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怎样才能使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 生的内在品德呢?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 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角色 地位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因而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 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调节人际关 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这样,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能力。学生在道 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转变,道德实践环节必不可少。针对我国道德教育之时弊,变 “灌输式”为“参与式”道德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收稿日期]1999—09—05
    [1]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 瞿葆奎.教育与人的发展[A].教育学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434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班主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