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启蒙: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文化启蒙: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周晓莹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意义之下,笔者将文化启蒙概念引入其中,力图使文化启蒙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领导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构筑开放、包容的文化校园。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启蒙;大学生
就教育的本质作用来讲,笔者认为它是一种启蒙,或者说,启蒙是教育的一种使命。而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是对学生最直接、最本真的一种文化启蒙形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传播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行为、价值观等等及校园文化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启蒙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必然规律,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区分德育和智育的不同。智育的目标主要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认知力,从而获得某种知识或技能。而德育的最终目的则在于树立学生某种价值观、生活态度或者道德情感。它不是让学生在某些概念,某些观点上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行为发生的动力系统和调节系统。当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智育化的倾向,只满足于单纯的价值准则的传递,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教学”的形式出现,内容多为英雄人物事迹和道德理论传播,始终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教授中而忽视了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生的错误道德判断往往不是道德准则的低下,而是基于对现实问题的错误认知。因此,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应该从道德说教转向道德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澄清和纠正不正确认知,拥有辨证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选好道德评价角度。(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只有从本质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构筑开放、包容、多样化的文化启蒙体系
面对多元化的世界,面对新的价值取向和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会陷入困惑之中。一方面,他们在学校接受的传统教育在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外面的现实世界却存在着诸多道德失范的现象。在困惑与怀疑中,在判断与选择中,部分学生可能就误入歧途。因此,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全力堵截不健康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信息的流入,以保证校园内学生纯净的主流意识。但大学教育不是封闭的,也无法实现封闭。因为我们的对象是生活在社会影响下的活生生的人。为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承受力。这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的单一模式、一个衡量标准要求学生转向充分启蒙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让学生体会和接触实际的生活,把学生置身在真正的生活环境,把学生的真正生活作为教育背景来进行教育。当然,主张开放决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自由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走多元化的道路,相反必须高擎主旋律的旗帜,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功用。同时,针对新出现的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也应该向其他学科敞开大门,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努力吸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各种现代管理知识,吸纳现代社会文化规律,善于用对未来社会、未来文化的知识来为思想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探索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启蒙体系。在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上,要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随着学分制的推进,学生选课面的不断扩大,学生辅导员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群体教育,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逐渐降低。学生相对集中的群体活动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因此,要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增强授课教师育人观念。从而增强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辐射面。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体现授课过程中的德育功能。尤其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言传身教的重要件,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高尚的道德熏陶学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我们还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构筑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当前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的重要地位和网络阵地建设的必要性,利用丰富的高校技术软件资源,使网络与其他思想教育渠道相融合,在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在手段、方法、途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平台,成为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重视对互联网的管理,并着重研究管理方法和机制。充分挖掘校园网的理论宣传功能,主动占领理论宣传阵地,使互联网能够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起到重要作用。互联网是目前大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互动、平等的交往方式,对学生树立科学民主化观念,培养主体性思维都有较大帮助,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其主体性的角度,着力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利用电子邮箱、博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反映问题、沟通交流、倾吐心声的平台,培养学生爱校、爱院的情感。花一定的时间来阅读学生的来信,回复问题,落实解决学生各种困难,同时通过工作手札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加以剖析总结。这既锻炼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莫大的帮助。
三、充分发挥启蒙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在过去的思想教育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 《文化启蒙: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4715.html
周晓莹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意义之下,笔者将文化启蒙概念引入其中,力图使文化启蒙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领导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构筑开放、包容的文化校园。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启蒙;大学生
就教育的本质作用来讲,笔者认为它是一种启蒙,或者说,启蒙是教育的一种使命。而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是对学生最直接、最本真的一种文化启蒙形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传播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行为、价值观等等及校园文化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启蒙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必然规律,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区分德育和智育的不同。智育的目标主要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认知力,从而获得某种知识或技能。而德育的最终目的则在于树立学生某种价值观、生活态度或者道德情感。它不是让学生在某些概念,某些观点上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行为发生的动力系统和调节系统。当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智育化的倾向,只满足于单纯的价值准则的传递,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教学”的形式出现,内容多为英雄人物事迹和道德理论传播,始终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教授中而忽视了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生的错误道德判断往往不是道德准则的低下,而是基于对现实问题的错误认知。因此,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应该从道德说教转向道德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澄清和纠正不正确认知,拥有辨证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选好道德评价角度。(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只有从本质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构筑开放、包容、多样化的文化启蒙体系
面对多元化的世界,面对新的价值取向和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会陷入困惑之中。一方面,他们在学校接受的传统教育在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外面的现实世界却存在着诸多道德失范的现象。在困惑与怀疑中,在判断与选择中,部分学生可能就误入歧途。因此,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全力堵截不健康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信息的流入,以保证校园内学生纯净的主流意识。但大学教育不是封闭的,也无法实现封闭。因为我们的对象是生活在社会影响下的活生生的人。为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承受力。这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的单一模式、一个衡量标准要求学生转向充分启蒙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让学生体会和接触实际的生活,把学生置身在真正的生活环境,把学生的真正生活作为教育背景来进行教育。当然,主张开放决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自由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走多元化的道路,相反必须高擎主旋律的旗帜,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功用。同时,针对新出现的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也应该向其他学科敞开大门,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努力吸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各种现代管理知识,吸纳现代社会文化规律,善于用对未来社会、未来文化的知识来为思想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探索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启蒙体系。在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上,要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随着学分制的推进,学生选课面的不断扩大,学生辅导员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群体教育,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逐渐降低。学生相对集中的群体活动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因此,要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增强授课教师育人观念。从而增强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辐射面。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体现授课过程中的德育功能。尤其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言传身教的重要件,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高尚的道德熏陶学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我们还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构筑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当前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的重要地位和网络阵地建设的必要性,利用丰富的高校技术软件资源,使网络与其他思想教育渠道相融合,在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在手段、方法、途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平台,成为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重视对互联网的管理,并着重研究管理方法和机制。充分挖掘校园网的理论宣传功能,主动占领理论宣传阵地,使互联网能够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起到重要作用。互联网是目前大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互动、平等的交往方式,对学生树立科学民主化观念,培养主体性思维都有较大帮助,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其主体性的角度,着力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利用电子邮箱、博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反映问题、沟通交流、倾吐心声的平台,培养学生爱校、爱院的情感。花一定的时间来阅读学生的来信,回复问题,落实解决学生各种困难,同时通过工作手札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加以剖析总结。这既锻炼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莫大的帮助。
三、充分发挥启蒙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在过去的思想教育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 《文化启蒙: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