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案例]统计图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的知识点之一,在这
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新旧两种教法可以映射出近13年以来的教育所发生的质的变化:
这是一个最简单、最普通的案例了。可是从同一个知识内容的不同年代的教学情况来看,却可以悟出和领略到很多可喜的质的变化:
一、变“知识灌输”为“启发探究”。
1988年的这节课教学明显体现了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模式,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和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缺少热爱数学的情感,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2003年的这节课教学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真正体现。在探究中学生需要的只是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再是光靠教师的传授或教导。从2003年的教学可以看出教师的职责已转变成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景和途径,教师的角色成为协作者,素材的提供者,方法的指导者。在研究性统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2003年的教学能够做到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结果,提出一种种见解、产生一个个方案,这是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下的研究成果的最佳体现。经常这样培养学生,学生就能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更加热爱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二、变“单一知识传授”为“多种教育因素整合教育”。
教育的目的决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知识、能力、人格、健康、环境等因素之间互相融合的教育机制在现代教学中已得到体现。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作为一名教师,真正认识到知识、能力、人格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的机制非常重要,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任何一项的忽视,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整体功能的发挥。健康和环境在教育整体论中是不容忽视的。在2003年的这堂统计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不光重视知识点教学,还把知识、能力、健康、环境等教育因素融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对太湖污染的整治意见,对全市市民的倡议,这种意识的培养必将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2003年的这节统计知识的教学完全体现了现代教育论认为的“教-学-做”要合一、“知-行-意”要统一、“真-善-美”要统一、“德-才-识”统一的精神,是一节代表了现代先进网络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见,当代课堂教学已经走出课堂,是一种社会大课堂的浓缩与体现。
三、变注重“应试教育模式”为“关注学生能力可持续提高的教育模式”。
教育观念必须体现超越性,就是教育应对现实进行反思、批判和理性把握,进行高瞻远瞩,预见未来。教育策略必须体现持续性。要让学生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现代人”所应有的道德水准和知识技能。教育交往必须体现开放性。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开通,大大缩小了各国之间教育的相互影响、交流和合作迅速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乃至成为国际范围教育资源共享的新的契机。2003年的这节统计知识的教学则顺应了时代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把网络教学引进课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可以说,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已经初步走出了应试教育的阴影,真正关注学生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四、变“苦学、厌学”为“乐学、创学”。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模式只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看到学生也有其丰富的实践生活和现实能动的人。教学上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形式单调,内容枯燥。长此以往,使得多数学生不会学、学不会、厌学,学习效率低。在2003年的教学中则克服了学生的被动局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能激发自主学习动机,让其愿学。上网络课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学起来劲头很大。其二能创设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其乐学。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合作探究,完全体现了自主学习。再者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其会学。学生学习不再盲目,有了教师的方法指导,学起来紧张而不厌倦。学得有条不紊。还有一点能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让其善学,创学。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能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像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管理 -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5018.html
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新旧两种教法可以映射出近13年以来的教育所发生的质的变化:
1988年的教案(简案)
2003年的教案
(发表在《中小学数学》,这里是简案)
导入部分
教师出示一张统计图,讲解统计图的重要性。
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一段太湖美的画面,配上无锡市歌《太湖美》。
新授部分
出示例题
讲解如何认识、绘制统计图。
新授部分
教师向学生提供太湖的网站,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太湖的一些数据。教师再让学生自学课本,尝试根据所搜寻的数据制作统计图。最后教师讲解绘制统计图知识要点,作精要总结。
练习部分
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反复练习绘制统计图。
练习部分
把自己搜寻的有关太湖的数据筛选出几个数据用电脑制成统计图。
延伸部分
提供几道较难的题目,让学生练习,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
延伸部分
针对以上的学习,提出整治太湖的好的建议或意见,向全市小朋友写一份倡议书。
这是一个最简单、最普通的案例了。可是从同一个知识内容的不同年代的教学情况来看,却可以悟出和领略到很多可喜的质的变化:
一、变“知识灌输”为“启发探究”。
1988年的这节课教学明显体现了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模式,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和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缺少热爱数学的情感,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2003年的这节课教学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真正体现。在探究中学生需要的只是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再是光靠教师的传授或教导。从2003年的教学可以看出教师的职责已转变成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景和途径,教师的角色成为协作者,素材的提供者,方法的指导者。在研究性统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2003年的教学能够做到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结果,提出一种种见解、产生一个个方案,这是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下的研究成果的最佳体现。经常这样培养学生,学生就能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更加热爱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二、变“单一知识传授”为“多种教育因素整合教育”。
教育的目的决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知识、能力、人格、健康、环境等因素之间互相融合的教育机制在现代教学中已得到体现。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作为一名教师,真正认识到知识、能力、人格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的机制非常重要,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任何一项的忽视,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整体功能的发挥。健康和环境在教育整体论中是不容忽视的。在2003年的这堂统计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不光重视知识点教学,还把知识、能力、健康、环境等教育因素融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对太湖污染的整治意见,对全市市民的倡议,这种意识的培养必将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2003年的这节统计知识的教学完全体现了现代教育论认为的“教-学-做”要合一、“知-行-意”要统一、“真-善-美”要统一、“德-才-识”统一的精神,是一节代表了现代先进网络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见,当代课堂教学已经走出课堂,是一种社会大课堂的浓缩与体现。
三、变注重“应试教育模式”为“关注学生能力可持续提高的教育模式”。
教育观念必须体现超越性,就是教育应对现实进行反思、批判和理性把握,进行高瞻远瞩,预见未来。教育策略必须体现持续性。要让学生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现代人”所应有的道德水准和知识技能。教育交往必须体现开放性。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开通,大大缩小了各国之间教育的相互影响、交流和合作迅速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乃至成为国际范围教育资源共享的新的契机。2003年的这节统计知识的教学则顺应了时代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把网络教学引进课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可以说,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已经初步走出了应试教育的阴影,真正关注学生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四、变“苦学、厌学”为“乐学、创学”。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模式只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看到学生也有其丰富的实践生活和现实能动的人。教学上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形式单调,内容枯燥。长此以往,使得多数学生不会学、学不会、厌学,学习效率低。在2003年的教学中则克服了学生的被动局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能激发自主学习动机,让其愿学。上网络课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学起来劲头很大。其二能创设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其乐学。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合作探究,完全体现了自主学习。再者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其会学。学生学习不再盲目,有了教师的方法指导,学起来紧张而不厌倦。学得有条不紊。还有一点能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让其善学,创学。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能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像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管理 -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