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贤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陈云贤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陈云贤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2008年1月5日)
同志们:
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区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年的工作意见。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区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规划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按照“巩固、协调、提升”的工作方针,围绕继续提升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城市建设、致力实现和谐顺德三大任务,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十五”计划划上了圆满句号,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奠定了良好基础。2008年我区的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08年,我区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为目标,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促进产业投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使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经济发展亮点多,气象新,质量好,综合实力、产业优势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849.62亿元,增长20.2。工业总产值2019亿元,增长24.3。进出口贸易总额136.5亿美元,增长20;其中出口总额92.5亿美元,增长25。各项税收(包括海关代征税收)合计125.3亿元,增长17.3。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47.38亿元,增长18.15。
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工业呈现出适度重型化、高级化趋势,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幅高于工业增幅,汽车配件、金属材料加工等新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家电、家具、涂料等传统产业不断改造提升。企业结构优化。一大批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全区经济高增长的重要支撑。预计2008年全区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突破200家,超10亿元企业16家,超100亿元企业3家。151家企业成功注册为联合国采购供应商。名牌战略成效显著。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0件,累计分别达到6件和40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8个、省名牌产品13个,累计分别达到18个和51个。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提高。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6.99亿元,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14亿元,增长20.8。物流商贸业取得突破发展。一批大型物流项目、专业市场、购物中心投入运营,沃尔玛、吉之岛、易初莲花、乐购等国际知名商业连锁企业落户顺德,现代新型物流、商贸业态加快形成。会展、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6.49亿元,增长4.8%。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全区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业进一步协调发展。整治基塘4万亩,累计完成27万亩,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镇级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日趋明显,区域品牌加快形成。龙江镇获得“中国家具制造重镇”和“中国家具材料之都”的称号。杏坛、均安两镇加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初见成效。
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我区被确认为国家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省火炬计划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省级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2008年我区新增国家级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镇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一批科研成果加快产业化。全年专利申请超过6000件,增长26,其中发明专利增长100,专利申请累计突破3万件。全区信息化综合指数达88.5,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0.2。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投资结构和投资质量同步提升。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4.36亿元,增长25.3;吸引民间投资90.7亿元,增长30;合同利用外资4.69亿美元,与去年持平;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增长27。新引入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个,累计达到28个;宝钢、中石化、海信、保利等国内大企业落户顺德投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的进驻,充分体现顺德的产业、区位和环境优势,进一步积聚了发展后劲。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区建设,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
2008年,我区以举办亚洲艺术节相关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逐步提升。
规划进一步深化。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调整了
北滘、乐从、陈村、龙江等镇的总体规划和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中心城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景观规划编制,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工业园区等规划,完成东海发展协调区总体规划修编,突出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力推进“一山、二路、三河”建设,中心城区的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演艺中心、图书馆、顺德一中高中部等重点工程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德胜河、桂畔河、大良河一河两岸改造加快推进。各镇加快镇区建设和改貌,完成一批交通、市政工程,城镇面貌不断改善。完成105国道顺德段、碧桂路改造等12项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各镇、街道之间的交通连接更加畅顺;高赞大桥、甘竹滩大桥、新涌新桥等工程加紧推进。一批电网工程和电源项目加快建设和相继竣工。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顺利推进,完成主要水利工程项目16宗。
环境治理得到改善。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开展珠江综合整治为契机,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水环境整治初见成效,水质自动监测网建设加快,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容桂污水处理厂一期投入使用,大门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全线通水,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推进;全面开展内河涌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气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监控治理,大气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固体废物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三、加快推进体制创新,各项改革取得新突破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投资审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面工作,改进预算编制方式,完善“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管理。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增加对“困难村”的补贴;理顺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关系,推进村(社区)财务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村(社区)“两委”成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推进城市建设和园区建设体制改革。成立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城市管理委员会和中心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加大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统筹、协调力度,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社会监督、依法管理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成立顺德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和开发中心,实行“区镇联动”、“园城互动”的开发建设模式,着力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水平,促进招商引资。
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多元化运作,全年共推出城市可经营项目89项,投资总额115.2亿元。李小龙纪念馆与均安生态乐园特许经营项目成功招标。推进户外广告牌使用权、河道采砂管理权和公有资产物业出租经营权的招标拍卖工作,增加政府非税收入。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出台深化办学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对我区的办学、医疗体制改革作出整体规划。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教育,将民办教育机构招生纳入教育部门的招生计划,民办教育有序、规范、良性发展。推进医院股份制试点工作,推动民营医院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功评选出“顺德制造,中国骄傲”的区域形象推介语,“文明特色社区”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其中北滘镇获得“全国文明镇”称号。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肖莉事迹、抗洪精神和龙舟精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加强爱国爱乡和国防教育。
文体事业发展硕果累累。承办一批大型国际、国家级文体活动,亚洲艺术节开幕式和亚洲文化部长论坛相关活动的成功举办,使顺德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得到大提升。推出“2008和谐顺德”系列活动,高雅文化进一步普及大众。文艺创作持续繁荣,出版第一辑《顺德文丛》。完成全区文物普查工作。北滘镇碧江社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化和经济加快融合,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文化产业。举办区第九届运动会和组团参加市第六届运动会,顺德龙舟队代表国家在世界龙舟锦标赛上取得7金1银的优异成绩。顺德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中国龙舟之乡”。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初级中学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积极创建等级学校,促进教育公平。顺德一中高中部新校园投入使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对李兆基中学、郑裕彤中学、华侨中学实行初、高中办学分离,扩大高中办学规模。高考再创佳绩,总上线率达91.5,普及高等教育进程加快。
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开展首届“金梧桐奖”、“金凤凰奖”评选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加大中、高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积极为用人单位引进各类人才。做好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工作,美的集团博士后工作站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此外,工青妇、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武装、粮食储备、残疾人事业、民族宗教、气象、档案等各项工作都有新发展。
五、大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2008年顺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13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增长10。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2008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5.6亿元,增长10.6。
卫生医疗与人口计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目前十个镇(街道)全部建成省卫生镇,两个镇(街道)被评为国家卫生镇。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工作;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做好各类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发展,人口出生率为10.53‰,自然增长率为4.95‰,计划生育率为94.8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劳动服务机构建设管理,促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远程可视招聘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劳动力市场联网远程招聘求职。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服务,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开展失业培训,培训失业人员5532人,再就业率为62.4。加强企业欠薪监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以及劳动信访工作,进一步理顺劳动关系。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全区共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18.3亿元,基金征缴率为98,参保单位40991个;参加养老保险47.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5.2万人、工伤保险48.2万人、失业保险48.4万人。落实好低保制度,全区核定的低保对象共10341户26235人,全年发放低保救助金3177万元。慈善事业得到新发展,区慈善会实行日常化运作,举办大型慈善募捐活动,全区共筹集善款超过1.55亿元,顺德人富而好德、热心公益的精神和美德得到充分弘扬。
社会安全防控体系初步建立。对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功防御“056”特大洪水袭击。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基层治安管理网络,加强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有效防范和打击“FLG”等邪教组织活动,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出色完成“亚艺节”安保工作,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0531起,比去年下降0.9;破案7680起,比去年增长6.5。全面加强道路交通、消防、森林防火安全管理和监督,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和重大隐患整改,各类事故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比上年有所减少。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对生猪、蔬菜市场准入工作监管,推进禽类、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确保食品安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区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六、加强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加强对人大和政协工作的领导,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充分听取工青妇、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成立政府顾问团,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完成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当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的交叉任职率达75.4,“两委”交叉任职率达74.3。全面推进执法进社区工作,建立执法目标管理责任制,行政执法管理效果显著。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圆满完成“四五”普法规划的预期目标。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以及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先进模范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训 《陈云贤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