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改变角色
——课程改革对外语教师素质的要求
作者:福建省南安市胜利中学 陈瑞生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入手,分析了当前教师素质存在的弊端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而引入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外语教师素质,课程改革,教师角色,人本主义
一、当代社会背景和必要性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要求尚存有差距。国家教育部明确作出: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思想,颁布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全面实施课程改革,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实施课程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英国语言学者D.A.威尔金斯在其《外语学习与教学之原理》一书中曾指出:外语教学成败取决于四个条件,即:
教育条件—指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时间的安排,物质条件(课文,图书馆,现代化音像设备等。)
社会条件—社会及其文化观点对某种外语及其学习者的看法和待遇。
学生—学生的品质(年龄,学习动力,学习经历,家庭文化背景等)
教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五个因素”(国家外语政策;学生来源与素质;教材质量;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师素质),一个公式:“即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括号内四者相加为10分,而教师的素质分值越大,乘积就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为什么同年级、同教材、社会环境大体一致的班级,外语教学效果却迥然不同?关键是教师;为什么同样的农村中学或山区中学,教学设备和条件都相差无几,教学质量却悬殊甚大?关键还是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单纯地灌输知识转变成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变盲目学习为主动学习,关键还是教师。因此,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英语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在进行中外教育的比较之后,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着“两强两弱”的现象,即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弱,着无疑也体现在外语教师身上。近几年来,国内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逐渐将中心移向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但外语教师要想充分发挥一个“组织者”的知道作用,其个人素质是关键,否则,就会导致素质教育的夭折。
新《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
1.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英语学习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的特殊作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水平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以强烈的责任心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
2.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要加强中外文化修养,要能够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过程,了解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设计恰当的尽量真实的语言情景和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教师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并能够掌握多种评价形式,正确地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和发展他们的潜能,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此外,教师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英语教学方法。
3.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科技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三、令人担忧的外语教师的现状素质
面向21世纪,外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学科之一,将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中承担更大的作用。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必须自我创新,不断地丰富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能按照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去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才能树立超现代的外语教学意识。
今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它的价值在于
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变化而创造社会,创造自己的基本素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教师将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愉悦。
为了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适应社会对人才投资的需要。早在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也强调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和实践。纵观中外教育,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着“两强两弱”的现象。即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较强,这无疑也体现在外语教师身上。实践是创新的手段,创新则是以人为本。近几年来,国内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逐渐将中心移向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但外语教师要想充分发挥一个“组织者”的指导作用,其个人的素质是关键,否则,就会导致素质教育目标的夭折。
(一)许多老师平时不注意学习研究,对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一无所知,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满足于现状,把学生禁锢于他们设计的框框中,授课往往流于从语言到语言,乏味单调,使学生处于一种“学外语就是读,记、背”的思想状态,跟不上教学要求,妨碍了教学顺利进行。
(二)部分教师备课不是为了上好课,而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使备课流于形式,教案则是教师用书的翻版。其实,即使是照搬最优秀的教案,没有经过消化、创新,没有针对性,其效果也往往大相径庭。
(三)部分英语教师口语基础差,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新教学观念的形成,面对学生和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英语教材,感到无所适从,苦不堪言。这些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能力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英语机械抄写作业太多,部分老师布置作业针对性不强,不加筛选,缺乏层次性。
以上列举了目前部分教师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那应如何解决呢?关键是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大环境的要求
1.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努力用英语组织教学,诚如李庭芳主编的《英语教学法》中言道:“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大量接触英语沉浸在使用中去,才能较快地培养起来……外语教师应创造条件,力争用外语和各种直观手段教外语。同时课堂用语的使用建立在可接受性上,要持之以恒,避免英汉交替长期并存。当然使用中要灵活多变,语气恰当,避免机械单调。
2.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思考,不断改进方法
“现代教育不在需要只有某中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方式的教师”。尤其在课程改革中,“任务型”教学途经对老师角色的改变要求老师应该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各种策略等都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更注重了教师的素质。
3.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备课质量
备好课乃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熟悉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全过程,才能得心应手地去解决每个问题,无论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都要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中心。
4.合理设计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教师因要有针对性地合理设计和布置任务,而不因仅仅是一些书面作业,以便学生主动地完成,使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
五、总结
总之,著名的语言学家E·paimer说的“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母语水准,还要有高超的组织教学,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的能力。要使英语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要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靠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执着精神,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策略和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获取新知识。
面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对教师提出了更开放的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 我们再为能满足或裹足于过去“蜡烛”角色,例如:“教师是蜡烛”的隐喻给教师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圣人”,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一味地燃烧只会越烧越短最后也只能以熄灭告终。更何况教师也是自然人,也要重视自己生活和发展。与其比喻成蜡烛,不如比喻为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充电,于人于己都受益无穷。再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隐喻表明教师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没有思想任人摆布的钢块,可以任工程师按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但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自己既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表明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然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被规范,必须给予一定想象和创造空间。
“教师是园丁”反映的一种农业模式,则似乎隐含着学生的发展类型和阶段基本上是不变的。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助其生长,他们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无论怎样努力浇水施肥,也无法将一株玫瑰培养成一棵紫荆。与其比喻成园丁,不如比喻为太阳,是一个充盈的、热情的、开朗的、充满了光和热的载体,它的情怀和快乐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体、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改变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