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公司业绩评估报告
1-5月扣除21636吨,而去年同期仅扣除8269吨,同比多扣1.34万吨,相对少耗用原煤1.34万吨。 3 、清电公司2005年1-5月统计上报供电煤耗累计值同比上升 38.57g /kWh,需多耗用原煤15.52万吨。具体分析: (1)机组指标影响,评估队用反平衡计算2005年1-5月供电煤耗同比上升 5.54g /kWh,多耗用原煤2.23万吨。 (2)清电公司计算2004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为 385.65g /kWh,评估队反平衡计算为 399g /kWh。清电公司计算2005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为 424.22g /kWh,评估队反平衡计算为 404.54g /kWh。清电公司计算2005年1-5月煤耗同比上升 38.57g /kWh,评估队反平衡计算同比上升 5.54g /kWh,两者相差 33.03g /kWh。在机组状况基本不变情况下,用反平衡方法计算煤耗升幅情况基本符合实际。因此,评估队认为2004年1-5月机组实际供电煤耗值应为 399g /kwh。2004年1-5月,清电公司上报的供电煤耗累计 385.65g /kWh不符合机组实际情况,人为压低 13.35g /kwh,相对账面增加5.37万吨。 (3)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 19.68g /kwh,多耗用原煤7.92万吨。主要原因: a、入厂煤热值影响。由于没有入炉煤化验数据,入厂煤热值的真实水平对清电公司供电煤耗影响较大,因没有监控和验证手段,影响程度无法量化。但是,通过对有关数据分析,评估队发现入厂煤热值存在虚高现象,入厂煤热值的虚高对煤耗的上升有重要影响。 b、冬季冻煤影响。冬季冻煤对取样化验和清车底带来困难也将造成一定的热值和量的损失,无法量化分析。 c、煤场储损影响。煤场储存一定的高挥发煤种,因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煤场热值和自燃损失,无法量化分析。 三、燃料因素对供电煤耗的影响与分析 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 19.68g /kwh,多耗用原煤7.92万吨。评估队用反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与同期比较,机组运行状况对供电煤耗的大幅上升影响不大。因此判断,供电煤耗大幅度上升与燃料管理过程有较大关系,煤场有较大亏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清河发电公司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均没有提供盘煤报告,煤场亏损具体数据无法核实。分析如下: 1、煤场出现较大亏损可能性分析 (1)2004年末,财务账面存煤126924吨,而燃管中心帐存煤为60335吨,煤场亏损66589吨,至今未作处理,因此煤场继续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存在。 (2)从燃运部统计上煤量和机组发电量同期对比以及发电原煤耗与热值趋势变化对比分析来看,入厂煤的热值存在虚高现象,从而影响煤耗升高。2005年2月与去年同期比较见下表: 时间 项目 发电量 (万kwh) 燃运耗煤量(吨) 入厂煤热值(kcal/kg) 入厂煤直上量(吨) 04年2月 59872 310580 4719 271041 05年2月 48839 312654 4800 300468 同 比 -11035 2074 81 29427 2005年2月入厂热值较同期入厂热值高81kcal/kg,入厂煤直上量今年2月较去年同期多29427吨,燃运部统计耗煤量2005年2月较去年同期多2074吨,但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1033万kwh。由于入厂煤直上量接近燃运部统计耗煤量,入厂热值与入炉热值的热值差很小,锅炉燃烧工况一致,锅炉效率一致,相同的热值、相同的煤量应发出相同的电量,但清电公司2005年2月实际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很多,而耗用煤量反而增加,由此说明2005年入厂煤热值有虚高现象。 此外,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发电原煤耗(发电原煤耗是一个反映入炉煤量、入炉热值与发电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指标)与入厂煤热值对比趋势来看,2004年3月以后入厂煤热值变化幅度不大,但发电原煤耗从7月开始大幅度升高,一直到今年5月,始终居高不下,而机组本身效率并无太大变化,说明入炉煤热值下降幅度较大,如果热值差是稳定的,则说明入厂煤热值有虚高现象(趋势见下图,数据变化见附表)。 项目 单位 2004-1 2004-2 2004-3 2004-4 2004-5 2004-6 2004-7 2004-8 2004-9 燃运发电原煤耗 g/kwh 578.6 518.7 505.4 556.4 559.5 586.9 659.6 699.9 665.7 商务报表发电原煤耗 g/kwh 510.6 537.1 539.7 576.5 5 《发电公司业绩评估报告(第8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