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今德育工作研究的热点问题。那种不去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问题,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不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行为,已受到大多数班主任的摒弃。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做学生的知心人”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着全民族的素质水平与精神文明程度。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增强其社会适应力,已成为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毕业班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这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开始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研究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成因,找出教育对策,不仅能够使学生顺利地从童年过渡到少年,而且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
我们对毕业班六乙班50多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调查,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H?C?奎伊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分类进行了统计,分类结果如下:
不服从类:16人; 有焦虑、害怕倾向类:22人; 注意不持久类:10人; 逃离家庭类:1人;驾驭别人类:16人; 害羞类:12人; 敏感类:6人; 夜晚不归类:0人;易激动类:4 人;协调不佳类:13 人;抑郁类:9人; 缺乏恒心类10人; 暴发脾气类:5人; 不诚实类2人; 缺乏自信类:13人; 有攻击行为历史类:1人; 容易心烦意乱类:7 人;不合作类: 6人; 被动类:7人; 缺乏兴趣类:5人。(有些学生属于双重或多重类别)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心理的不成熟、焦虑退缩和品行障碍等已是毕业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过度焦虑,烦恼的情绪反应 ,属于青春萌发期的躁动;
2、担心学习与前途考不上好中学;成绩不理想;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父母压力大;写字太慢不想写作业。
3、人际关系 父母责备、不信任自己,父母吵架、离婚;与同学相处不和;没有好朋友;同学起绰号;怕朋友出卖。
4、健康与生理变化 个子太矮、太胖、太瘦;近视眼;脸上长青春豆;有眼纹、眼袋;少年白头;皮肤干燥;身材扁平;容易生病。
5、一切不顺心的事:邻居吵闹,噪音大;运气不好;事乱如麻;教室闷;家庭成员生病。
6、生活单调枯燥,每天都是一样,生活单调;没兴趣;整天穿校服;不能玩游戏。
7、行为问题 总爱钻牛角尖;疑心重;说谎;借钱买零食。
8、敏感、缺乏自信和恒心。他们对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产生动摇,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会走入另一个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没有恒心。
9、注意力不持久,爱隐居,经常做白日梦。临近毕业,一方面由于升学等烦恼的事情多,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想通过隐居的方式逃避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又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对未来的中学生活充满向往,经常做白日梦。
10、想驾驭别人,不服从,易激动。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自以为已经长大了,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喜欢“对着干”,情绪易激动,难控制。
11、害羞。他们一方面对开始出现的第二性征如:胡须变黑、喉结突出、月经开始、乳房隆起、长青春豆等感到害羞,女生不愿挺胸走路,不愿穿裙子,某些男生喜欢对发育成熟的男女生“乱点鸳鸯谱”,使得这些学生很难为情;另一方面由于性意识的觉醒产生了对异性的好感,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容易在异性面前害羞。
三、成因分析
(一) 生理因素的影响
进入少年期的毕业班学生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在身体技能和形体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大脑发育趋向完善,智力提高很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意识开始觉醒。这些生理变化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非常在意自己在异性的眼中的形象,由于世俗文化的牵制和约束而无法表达出来,造成情绪困扰,出现青春期焦虑,如注意力下降,爱出神遐想,对自己的身材或皮肤不满意,情绪起伏明显,从而对学习和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1、性格缺陷。如过于孤僻、压抑、内向,过于急躁、固执、偏激、多疑,过于自卑或过于自信、好强,娇气、不善交往而游离集体等等是减弱学生抗衡紧张刺激能力,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模式,构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
2、升重点中学特有的心理困惑构成的持续的紧张状态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由于某些学生没有房产证、户口,既不能就近上地段内的重点中学又不知将被电脑派位到那一所普通中学;由于学习成绩一般或比较差,考重点中学无望;由于父母对升入重点中学的要求过高,给学生的压力过大。这些毕业班特有的精神压力可使一些学生出现心理异常,对学习和前途感到异常烦恼。
3、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归属感。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父母的监护和学生的独立要求,父母的保守倾向和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他们之间关系失调的原因。其次,进入少年期的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对同学和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感到人际关系紧张、孤独。
(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这主要指家庭、学校、社会及其文化等个体以外的客观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升学期望过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与畏缩的条件作用,并持续和泛化,以致想通过说谎来讨好家长,逃避惩罚;其次,父母离异重组家庭、工作变动频繁、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的现象较普遍,这些都使学生收到的关爱和注意不够,需要学生不停地作出顺应努力;此外,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保护,使他们过分依赖父母,造成社会适应不良。
2、 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减负不少,但临近毕业,升学成了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由于一些学生不知将分到哪所中学或因为地域内的学校教学质量一般,所以,许多学生都想参加重点中学的单科选拔考试,放松的弦一下子紧绷起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冲突,学习生活过于紧张,学生主动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补课,双休日参加各种奥数班、奥英班、写作班,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此外,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学生压抑、烦躁、紧张、缺乏自信心,缺乏生活的乐趣。
3、 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传媒工具的日益增多,各种西方文化、港澳台文化的冲击,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等使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行为反应发生改变,学生喜欢玩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机、穿紧身衣和牛仔裤、唱流行歌曲、看卡通书等,而毕业班紧张的学习生活则压抑了这些爱好,使他们觉得生活乏味,苦恼。
四、教育对策
(一) 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师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能产生育人的正确动机,能产生关心、尊重、信任学生与适度的严格要求学生的正确行为。班主任要从爱护、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学生敢于说真心话,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歧视、不嘲笑、不训斥,不冷漠,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 加强性心理和性生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班主任要主动与校医配合,进行性生理卫生教育,开展性心理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子的初潮、男子的遗精。教会女生月经期护理的科学方法,保持愉快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思想乐观,避免过于激动和紧张,要注意劳逸结合,增强体质;教育男生注意性器官的卫生,端正对性问题的认识;正确面对异性的好感,鼓励男女生正常交往,互相帮助;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正在变化的、不太标准的身体,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持之以恒的锻炼,使身材变得健美。
(三) 进行升学心理疏导,减缓学习压力
班主任要召开毕业班家长会,指导家长正确地对待某些重点中学的选拔考试,要对自己孩子的智力、学习成绩、兴趣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要逼孩子参加考试,不要把孩子的业余时间泡在各种培训班里;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注意用脑卫生,保证休息和睡眠;及时给学生以辅导和答疑,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考试成败,不要在升学上盲目攀比。此外,为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笔者呼吁教育行政部门要制止某些重点中学的升中选拔考试,让小学生有个快乐的童年。
(四)指导人际交往,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消除人的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认识观念,实现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使他们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异性的关系,体会父母老师的一片苦心,选择品行皆优的朋友相处,在自尊、自爱、真诚、友善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同时父母老师也要体谅学生要求独立、勇于进取的愿望,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此外,还要教会学生交往的技巧,如:心怀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愿望,消除偏见和成见,认真倾听,发生争吵时先冷静5分钟,保持善意和幽默的气氛等。
(五) 教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保持良好心境
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主动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意志乃至学习能力,达到心理卫生和生理预防的目的。如通过思想、语言进行自我暗示。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谨慎”;在挫折面前,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在学习自我暗示时,要训练学生坚强的意志,让他们对自我暗示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坚持在实践中锻炼。
(六) 创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加强思想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呼吁政府要努力创设高尚、健康、文明、优雅、安全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强大众传媒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游戏机室、网吧,加强打黄力度;同时,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利用各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与丑恶现象作斗争,努力形成健康向上、自尊自强、友善乐观的心理。
2003年6月
《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6450.html
一、 调查目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今德育工作研究的热点问题。那种不去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问题,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不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行为,已受到大多数班主任的摒弃。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做学生的知心人”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着全民族的素质水平与精神文明程度。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增强其社会适应力,已成为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毕业班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这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开始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研究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成因,找出教育对策,不仅能够使学生顺利地从童年过渡到少年,而且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
我们对毕业班六乙班50多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调查,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H?C?奎伊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分类进行了统计,分类结果如下:
不服从类:16人; 有焦虑、害怕倾向类:22人; 注意不持久类:10人; 逃离家庭类:1人;驾驭别人类:16人; 害羞类:12人; 敏感类:6人; 夜晚不归类:0人;易激动类:4 人;协调不佳类:13 人;抑郁类:9人; 缺乏恒心类10人; 暴发脾气类:5人; 不诚实类2人; 缺乏自信类:13人; 有攻击行为历史类:1人; 容易心烦意乱类:7 人;不合作类: 6人; 被动类:7人; 缺乏兴趣类:5人。(有些学生属于双重或多重类别)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心理的不成熟、焦虑退缩和品行障碍等已是毕业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过度焦虑,烦恼的情绪反应 ,属于青春萌发期的躁动;
2、担心学习与前途考不上好中学;成绩不理想;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父母压力大;写字太慢不想写作业。
3、人际关系 父母责备、不信任自己,父母吵架、离婚;与同学相处不和;没有好朋友;同学起绰号;怕朋友出卖。
4、健康与生理变化 个子太矮、太胖、太瘦;近视眼;脸上长青春豆;有眼纹、眼袋;少年白头;皮肤干燥;身材扁平;容易生病。
5、一切不顺心的事:邻居吵闹,噪音大;运气不好;事乱如麻;教室闷;家庭成员生病。
6、生活单调枯燥,每天都是一样,生活单调;没兴趣;整天穿校服;不能玩游戏。
7、行为问题 总爱钻牛角尖;疑心重;说谎;借钱买零食。
8、敏感、缺乏自信和恒心。他们对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产生动摇,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会走入另一个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没有恒心。
9、注意力不持久,爱隐居,经常做白日梦。临近毕业,一方面由于升学等烦恼的事情多,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想通过隐居的方式逃避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又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对未来的中学生活充满向往,经常做白日梦。
10、想驾驭别人,不服从,易激动。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自以为已经长大了,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喜欢“对着干”,情绪易激动,难控制。
11、害羞。他们一方面对开始出现的第二性征如:胡须变黑、喉结突出、月经开始、乳房隆起、长青春豆等感到害羞,女生不愿挺胸走路,不愿穿裙子,某些男生喜欢对发育成熟的男女生“乱点鸳鸯谱”,使得这些学生很难为情;另一方面由于性意识的觉醒产生了对异性的好感,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容易在异性面前害羞。
三、成因分析
(一) 生理因素的影响
进入少年期的毕业班学生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在身体技能和形体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大脑发育趋向完善,智力提高很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意识开始觉醒。这些生理变化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非常在意自己在异性的眼中的形象,由于世俗文化的牵制和约束而无法表达出来,造成情绪困扰,出现青春期焦虑,如注意力下降,爱出神遐想,对自己的身材或皮肤不满意,情绪起伏明显,从而对学习和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1、性格缺陷。如过于孤僻、压抑、内向,过于急躁、固执、偏激、多疑,过于自卑或过于自信、好强,娇气、不善交往而游离集体等等是减弱学生抗衡紧张刺激能力,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模式,构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
2、升重点中学特有的心理困惑构成的持续的紧张状态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由于某些学生没有房产证、户口,既不能就近上地段内的重点中学又不知将被电脑派位到那一所普通中学;由于学习成绩一般或比较差,考重点中学无望;由于父母对升入重点中学的要求过高,给学生的压力过大。这些毕业班特有的精神压力可使一些学生出现心理异常,对学习和前途感到异常烦恼。
3、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归属感。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父母的监护和学生的独立要求,父母的保守倾向和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他们之间关系失调的原因。其次,进入少年期的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对同学和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感到人际关系紧张、孤独。
(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这主要指家庭、学校、社会及其文化等个体以外的客观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升学期望过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与畏缩的条件作用,并持续和泛化,以致想通过说谎来讨好家长,逃避惩罚;其次,父母离异重组家庭、工作变动频繁、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的现象较普遍,这些都使学生收到的关爱和注意不够,需要学生不停地作出顺应努力;此外,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保护,使他们过分依赖父母,造成社会适应不良。
2、 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减负不少,但临近毕业,升学成了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由于一些学生不知将分到哪所中学或因为地域内的学校教学质量一般,所以,许多学生都想参加重点中学的单科选拔考试,放松的弦一下子紧绷起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冲突,学习生活过于紧张,学生主动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补课,双休日参加各种奥数班、奥英班、写作班,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此外,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学生压抑、烦躁、紧张、缺乏自信心,缺乏生活的乐趣。
3、 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传媒工具的日益增多,各种西方文化、港澳台文化的冲击,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等使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行为反应发生改变,学生喜欢玩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机、穿紧身衣和牛仔裤、唱流行歌曲、看卡通书等,而毕业班紧张的学习生活则压抑了这些爱好,使他们觉得生活乏味,苦恼。
四、教育对策
(一) 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师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能产生育人的正确动机,能产生关心、尊重、信任学生与适度的严格要求学生的正确行为。班主任要从爱护、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学生敢于说真心话,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歧视、不嘲笑、不训斥,不冷漠,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 加强性心理和性生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班主任要主动与校医配合,进行性生理卫生教育,开展性心理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子的初潮、男子的遗精。教会女生月经期护理的科学方法,保持愉快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思想乐观,避免过于激动和紧张,要注意劳逸结合,增强体质;教育男生注意性器官的卫生,端正对性问题的认识;正确面对异性的好感,鼓励男女生正常交往,互相帮助;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正在变化的、不太标准的身体,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持之以恒的锻炼,使身材变得健美。
(三) 进行升学心理疏导,减缓学习压力
班主任要召开毕业班家长会,指导家长正确地对待某些重点中学的选拔考试,要对自己孩子的智力、学习成绩、兴趣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要逼孩子参加考试,不要把孩子的业余时间泡在各种培训班里;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注意用脑卫生,保证休息和睡眠;及时给学生以辅导和答疑,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考试成败,不要在升学上盲目攀比。此外,为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笔者呼吁教育行政部门要制止某些重点中学的升中选拔考试,让小学生有个快乐的童年。
(四)指导人际交往,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消除人的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认识观念,实现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使他们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异性的关系,体会父母老师的一片苦心,选择品行皆优的朋友相处,在自尊、自爱、真诚、友善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同时父母老师也要体谅学生要求独立、勇于进取的愿望,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此外,还要教会学生交往的技巧,如:心怀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愿望,消除偏见和成见,认真倾听,发生争吵时先冷静5分钟,保持善意和幽默的气氛等。
(五) 教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保持良好心境
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主动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意志乃至学习能力,达到心理卫生和生理预防的目的。如通过思想、语言进行自我暗示。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谨慎”;在挫折面前,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在学习自我暗示时,要训练学生坚强的意志,让他们对自我暗示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坚持在实践中锻炼。
(六) 创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加强思想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呼吁政府要努力创设高尚、健康、文明、优雅、安全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强大众传媒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游戏机室、网吧,加强打黄力度;同时,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利用各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与丑恶现象作斗争,努力形成健康向上、自尊自强、友善乐观的心理。
2003年6月
《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