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领导讲话 >> 乡镇农村 >> 正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


等为重点,开发新型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型镇村。四是加快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设施和队伍,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实施“农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对农村中小学进行标准化改造,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实施卫生院(所)改造工程,提升农村卫生院所装备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网络队伍建设,推动城市科技、信息和文明向农村辐射。五是建立健全村庄公共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村民自主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途径,完善管理制度,切实解决管理资金来源问题,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健全保洁、绿化、道路养护等专职队伍,提高农村各类公共设施管护水平,巩固建设成果。
(三)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服务保障新体制。在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步伐,让公共服务更多的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畅通信息渠道,搭建服务载体,完善服务网络,形成上下相连、供需对接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着力实施“1221”工程(每年创造新就业岗位1万个,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200名,就业和劳务输出1万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就业。二是建立生产生活服务体系。依托三级为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依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创新农技推广机制,采取“养事不养人”的办法,提升农村各类科技人员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农村综合服务大院和便民超市建设,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组织模式,组建民建、民管、民受益的村级综合服务组织。三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按照城乡保障项目基本相同,保障标准逐步趋同的原则,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促进镇村企业职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失地农民永久补偿政策,做到失地必补、即征即补;完善农村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建国前农村老党员的基本生活;高标准建设乡镇敬老院,形成以乡镇敬老院为主体的农村五保老人财政集中供养体系;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使在乡优抚对象享受应有待遇。四是建立社会救助帮扶体系。建立助学资金,对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就读和生活补助;建立大病救助资金,对重大病残在合作医疗之外实施救助;建立应急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及时救助;建立残疾人援助资金,援助残疾人治疗、康复、就业;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逐步推行农村老年人生活补助政策,对困难家庭老人生活实行补贴。
(四)大力推进文明素质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重点来抓,培养新型农民,树立社会新风。一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民培训体制改革,完善培训网络,重点实施绿色证书、阳光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加速培养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二是实施镇村干部培训工程。组织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坚持党员和农村干部轮训制度,使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成为“三农”工作的明白人、党的政策的宣讲人、致富增收的带头人。三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编印《章丘市新时期农民教育读本》,搞好文体大院、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和“五个一”阵地建设,实施“百村书库、万户书架”工程,开展“全民读书、健康创业”活动。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村民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文明教育,开展争创“五好家庭”和“十星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接受现代文明;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五)大力推进农村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和谐发展新秩序。坚持制度、阵地和组织建设相结合,党的领导与民主法治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建立农村管理新架构,健全农村管理新机制。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有效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村支书“双强双高”活动,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和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通过改造整合,以新老城区为重点,率先推动村居社区化改造,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四是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章丘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治安防范应对机制,逐步实行农村管理社区化、治安巡逻保安化、矛盾调处超前化,依法协调和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四、把握关键,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实行市级领导包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确定一名领导干部靠上抓。
(二)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市规划指导,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规划、政策制定、情况调度、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财政、发展计划、城建、土管、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单项工程。各乡镇(街道)要广泛发动,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扎实推进。
(三)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要通过会议、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要坚持典型引路,挖掘推广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让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以点带面,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四)加大投入,提供物质保障。市乡镇两级财政预算要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投入,坚持用财政的钱解决农村建设、农民生活中的难事,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搞好农村公共服务,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以今年“三农”投入为基数,市财政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增幅要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各乡镇(街道)、村(居)也要多方筹集资金,搞好配套,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五)深化改革,有效整合资源。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三个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持年度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深化农村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农村投入机制。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农村经济组织方式、金融、户籍、土地流转等配套改革,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农村竞相迸发。整合项目工程,捆绑使用资金。市里每年确定的重点村定在哪里,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就配套到哪里,工作力量就集中到哪里。整合政策资源。财政、城建、土管等有关部门要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财税分成、产业扶持、规费收缴、就业培训等政策作出明确规定,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该扶持的坚决兑现。
(六)严格步骤,强化监督考核。坚持试点先行、典型示范、有序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要按照调查摸底、科学规划、全面启动、稳步推进、严格考核验收的要求,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要严格质量标准,有效巩固成果,把当年验收与五年后总考核相结合,确保建设实效。各乡镇(街道)要按照《意见》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要把新农村建设列为乡镇(街道)、部门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以实绩定奖惩,形成良好导向。
附:章丘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此件发至行政村)??????????????
?主题词:农业〓新农村建设△〓意见?
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委办公室2008年12月9日印发
(共印1200份)(共5部分40条,到2010年全面实现,以全市为考核单位)
1、经济繁荣村强民富
实施农村产业提升工程,协调三次产业发展,塑造区域产业特色,实现镇村经济活力增强,农村劳力充分就业,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富足宽裕。
(1)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大幅提高,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达到5人以上,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9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
(2)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一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到7以下;
(3)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75的农村劳动力转到二三产业就业;
(4)乡镇(街道)二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5)基本化解村级债务,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居)占到村(居)总数的75;
(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60以上;
(7)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0.4;
(8)农村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5以上;
(9)恩格尔系数小于33,文化娱乐支出比重达到10以上;
(10)农民居住质量指数达到75,住房全部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
(11)农村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5岁。
2、社会事业发展进步
实施教育提升、文体场所建设、乡村卫生院所改貌、服务大院建设、农民健康等工程,实现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完善,农村人口适度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提升。
(12)农村居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达到60以上;电信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电话数超过95部,数字电视实现户户通,计算机宽带网实现村村通;
(13)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14)镇村卫生院所达标率和设备升级完成率达到100;
(15)村级服务大院或为民超市建有率达到100;
(16)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和村级文体场所健全率达到100;
(17)合法生育率达到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晚育率达到90。
3、保障体系健全完善
推动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健全农村各项保障和救助体系,初步实现城乡保障项目基本同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18)农村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人均低保标准达到2800元;
(1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特困户大病报销率达到100;
(20)失地农民土地永久补偿覆盖率达到100,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
(21)农村五保老人全部实行财政供养;
(22)特困家庭学生享受免费12年教育,并获得生活补贴;
(23)特困家庭实行大病救助;重度残疾人员和其他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弱智人员家庭救助覆盖面达到100;
(24)全面解决农村无房和危房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25)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7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享受生活补助,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4、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加大镇村规划力度,开展村庄综合治理,实现镇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建设规范、设施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26)镇村详规覆盖率达到100;
(27)对群众有搬迁愿望、具备搬迁条件的小型村进行整合,对城中村、园中村和空心村逐步进行改造;
(28)村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29)35的行政村建有小康屋或公寓楼;
(30)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所有村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
(31)所有村庄主干街道和公共场所全部安装节能型路灯;
(32)自来水入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5,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33)逐步健全完善村庄供水、排水体系,有条件的村实现雨污分流;
(34)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100,农村“四害”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
(35)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下降到1300立方米以下,村民普遍使用秸杆气化气、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的行政村占到80。
5、乡风文明民主和谐
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农民教育、治安防范、矛盾调处、为民服务等体系,实现村级组织团结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干群关系融洽和谐,邻里友好和睦,社会安定有序,民风健康文明。
(36)全市95的镇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村党组织书记与村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90,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5;
(37)85的村达到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
(38)村民对村级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39)治安巡逻、矛盾调处、为民服务三支队伍健全率达到100,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5,农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40)80的村建成文明和谐村,60的村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标准,90以上的农户为“十星文明户”或“文明信用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660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乡镇农村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