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德育管理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如何实现和谐人格教育


,以德服人,把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现实中的职业道德情感、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灵动的职业道德行为气质等集于一身,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正可以学到职业道德的精髓。所以,日常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要包含认真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职责不仅包括了“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更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奋进的强大内驱力与自制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2.实践教育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谐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必须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教育。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务必要利用实践教育来强化学生立志成才、和谐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实现自身价值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把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而加强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通过加强实践教育及实践活动开展,进一步引导和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与社会,学会关心自己与家庭,学会学习与生活,学会做人与做事,有效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责任感。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假期的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从而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实现情感升华,完成责任感从他律向自律飞跃。
  
  3.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要始终贯穿在专业教育之中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是在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的一个互动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情感方面的共鸣来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丰富的情感,进而完善人格品质。换句话说,从人格学角度来讲,人不但需要有一般的生理的满足,当然还要有理解、爱等的需要的满足。教师的情感参与可以使学生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慰藉。因此可以引发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三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和谐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不但是先入为主的,而且是非常深刻的全面的,这种作用相对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而言,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和谐人格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教育专家觉得,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和形成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结果。家庭对学生的教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家庭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的教化,对其成员的社会化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家庭中出现的与社会主流文化相背离的亚文化,对家庭成员的社会化则产生消极的不利的影响。而且大量的研究材料已经表明,教师、家长、亲友与领导人物的人格水平肯定会影响下一代人的成长。
  
  四强化自我修养,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形成和谐人格
  
  自我修养不同于人格,但是一定程度上和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它对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定向、控制和调节作用。高等教育机构要善于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意识,让他们懂得完善和谐人格的形成,要以充分的自我认识为基础,以先进的自我设计为前提,以努力的自我奋斗为途径,以严格的自我控制为条件,以完善的自我实现为目的,切实做到自我认识客观准确,自我设计方向明确,自我奋斗坚持不懈,自我控制切实有效,最终人格现代化的目标才能实现。要不断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作用。要想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必须积极发挥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让他们能够从思想上、政治品德上自我分析、自我评分,从而自我控制。高职院校学生已具有一定水平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他们在社会化进程与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
  
  和谐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既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经历很多阶段的过程,又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完整过程。和谐健康的人格是在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国共产党同培养出来的。所以,各阶段、各方面的教育应互相对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如果多个方面要求不是很统一,或教育要求前后不是很一致,那么教育所产生的作用就会互相抵消,严重的还会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当然个人的自我本身也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职院校青年的自我逐渐形成之后,自我教育对个人人格的结构和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所以,在和谐社会下进行高职院校学生人格教育的同时,必须把个人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之间协调发展,从而坚持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张玉芬。大学生人格教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 刘春元。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格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81(5)。
  
  [3] 王希汉。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新要求[J]。中国电力教育,2009(9)

《高职院校如何实现和谐人格教育》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677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德育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