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教育的命——知识创新沉思录
做一个十分繁琐的考究工作。
先看西方词典:
education n.1.systematic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 (esp. of the young, in school, college, etc.)(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对学校里的年轻人);2.knowledge and abilities(知识和能力),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 and mental powers(个性和精神力量方面的发展), resulting from such training(经由这些训练的结果).3 ~al adj. Of, connected with ,(教育的,与教育有关的)~。(牛津大学1963年版)
下面是中国人编的英语词典
education n.1教育education must serve proletarian politics and be combined with productive labour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 训导;训练;培养3教育学(《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可以看出,education在西方的第一意义是训练是指导是引出,第二意义是知识和能力,第三意义才是教育——而且也决不像中国这样沉重。而我们的词典却把教育作为第一甚至唯一的意义,显然这是一个有意的根本性的误解。在西方它根本没有中国的教育这个词这么沉重强势这么高贵神圣,二者不说风马牛不相及,至少也是差别极大。education 与“教育”不因中国人把它们等同起来而等同,就像中国人把美国叫做美国,日本人把它叫做米国,这都与它无关,它既不美丽也不产大米,它就是America。同样,education 就是education, 教育就是教育。把人家不存在的东西强加于人或者把主要的东西歪曲了,正是自己观念的反映。教育强调的是被动、服从、规律、接受,而不像education那样强调的是主动、探索、创新、发展。西方和东方从古自今对祖宗都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各自的传统和理念,就构成了各自文化和学习方式的基因,代代相传,至今不变不散。
孔子是中国教育之祖
中国的教育理念发端于孔子,至今也没有超出他老人家那一套。孔子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是典型的“传道授业解惑” 的师傅带徒弟。《论语》几乎全是夫子自道一人独白,没有学生质疑,更没有学生反对他的观点,满堂灌填鸭式,即使有所谓循循善诱的启发式,也不过是启发学生说出他早已知道要告诉学生的内容。“引而不发,跃如也。”这就是教育的本质,这就是教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启发式实际上还是不平等。西方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自称自己的方法是“精神助产术”,(education中的引导之意即来自于此,英语中e作为前缀作为词根就有外出、引出之意,edu 则有向外流动、引导之意。“教(育)”大概很难包含这样的意思。)是自知其无知而引导别人学习。看看苏格拉底的著作,那是学生和老师的对话、辩论而不是老师对学生的训诫教导。西方现在也是这样,上课前老师不一定有什么现成的结论。结论在他们的探讨中。老师启发学生?不,简直是在刁难学生。学生听从老师?不,是在质疑、反驳老师。唇枪舌战十分激烈。他们是师生,更是对手。在他们那里,可能没有标准答案。符合标准答案的学生也很难是好学生。谁的见解新鲜出奇别具一格,与别人与老师的不一样,有一点创新就是好学生。老师会给他一个高分。即使错了也会受到鼓励。一个人即使倒下也是向前的。“吾爱吾师,可是我更爱真理。”这样的传统和观念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不允许存在的。把真理当作老师和把老师当作真理即求知和求师根本不同。把真理当作老师形成一个开放的体系,真理会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多人们都有进步和提高从而超过大师,而把老师当作真理则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只会真理越来越少师傅越来越多从而使人萎缩。中西方的差别也正在这里。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是别人教出来的,就像没有任何发明创造是别人教给的一样。老师可以给你以训练帮助和指导,但决不会教给你指给你发明,这道理很简单:如果老师早知发明是什么他自己就发明出来了,为什么让给别人,怎么会让给别人?
教师要做引导者不要做教育者
在中国学生是被教育者,老师则是教育者。人只要作为教育者,就有一种教师爷心理,在被教育者面前就永远是正确的高大的(长者为尊早知为尊)。他高人一等,有一种天然的盛气豪气优越感。中国的老师看学生并不顺眼并不喜欢。在一个班级里,教师只喜欢前几名甚至第一名,只喜欢学得好的学习快的,其他的人他总认为学得慢跟不上,因而不为教师喜欢和尊重。这在小学时候表现尤其突出,再多再好的孩子在一起第一名前几名总是有限的,一讲就会一点就通的孩子总是少数,孩子一入学绝大多数就被当做“笨”“不聪明”而受冷遇遭贬损了。人一旦作为被教育者,他永远是失败的(是自己和师傅比,徒弟总不如师傅,总难以跟上师傅,学不好的责任好像都怪自己);中国人对此大概深有体会,多数学生入学后不久就有了失败感挫折感,没有几个学生真正有成就感!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学生99%都是学习的失败者厌恶者,受教育磨去了学生的勇气、尊严、价值、自信、智慧、灵性,而只和学生比的教育者本人也不会有多大进步,中国的教师就是教师就是教书匠而很少有创新,多数人多年很难有进步,很难转换职业进步提高,教师其实也是故步自封的失败者,他们只在自己的学生面前似乎是强者,其实是社会中比较单纯、封闭、依赖、弱势的群体。马克思引用谚语说:巴黎最漂亮的女郎也只能给人以她自己所有的东西。教师自己尚且不能创新如何让别人创新?而人作为学习者,无论如何都是胜利的成功的。因为学习不是自己和老师比而是自己和自己比,总比先前有进步,如果没学好老师也有责任!作为引导别人学习的老师,也会在教学中有所发现和进步,大家都始终指向未来和未知。好的教师会在教学中进步提高,才能的提高和职业的转换是正常的。西方教师的出路和流动性就比中国大得多。教育与引导的不同这里还有一个鲜明的例子:父母引导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没有一个父母拿自己的能耐和孩子比,说自己的孩子笨而批评和嫌弃他(她)而总是满怀信心地引导鼓励和培养他,高兴地看着他一天天进步提高,他不是嫌弃而是欣喜地对待孩子的幼稚和笨拙,结果没有一个正常的孩子在走路和说话上有什么障碍有什么差别,发展都很健康。在家长眼里第一位的是孩子是孩子的成长,孩子未来所需要的生活和工作能力而不只是知识技能。科学、知识、才能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是为孩子的成长服务的,孩子是知识的主人、主体而不是相反,因而什么方法有利于孩子掌握知识家长就运用什么。对人负责与对知识负责迥然不同。家长是引导者,看似主体实际上他是为孩子的成长服务的。在他那里,目的和手段决不会混淆。学校是也应该是孩子继续成长的地方,但是到了学校在老师那里就没有这种引导观念而只有所谓教育心理教师爷心理,教育者看到的是知识,他的任务是要把这些知识灌输给学生,知识是目的是标准是主体是首位的东西,师生为适应知识而存在而活动,学生是知识的奴隶。人的主动成长过程变成被动接受过程,接受又只有知识这样一种形式,最后知识又集中体现为分数的高低。这样“受教育者”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教育者对学生的方法和态度不同于引导者,他不是把学生看作主动成长发展的主体,学校是继家庭之后孩子成长发育适应社会的一个场所,知识只是其成长的一个方面一个因素,考试更只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一种形式。教育者不是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而是从所谓知识出发他自己的能力出发从教育的要求出发来塑造学生,他永远是“高明”的学生永远是“笨拙”的,他厌弃和鄙视仇视这种幼稚,因而才有了现在的种种矛盾、弊端、反常、异化。教育者与引导者孰优孰劣孰对孰错不是一目了然不言自明的吗?不要再为教育这个词辩护了!人的学习(成长)从本质上讲是主动的、实践的过程,而教育却使之成为被动的、理论的过程(学生不是学知识而是学课本),主体变成了客体,手段变成了目的。主体总是要客体适应自己,“教育”必然让学生适应自己,而“学习”才会使教者适应学生的需要为人的成长服务。引导者不同于教育者,引导者从不自以为是高人一等(遗憾的是,当孩子入学以后,中国的家长也以知识衡量学生也以知识为目的,他成了和老师一样的教育者而不是引导者,所以才有了对孩子的近乎残酷的“爱”,学生受着家庭和社会双重的压力而失去自我,苦不堪言)。打个比方,这就像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商店售货员自觉高人一等,好像顾客有求于他,是商店养活顾客;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或者至少说双赢互相服务。当然矛盾的尖锐化也在同时创造着矛盾解决的条件和方式,计划经济是这样,教育也是这样。
& 《革教育的命——知识创新沉思录(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7019.html
先看西方词典:
education n.1.systematic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 (esp. of the young, in school, college, etc.)(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对学校里的年轻人);2.knowledge and abilities(知识和能力),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 and mental powers(个性和精神力量方面的发展), resulting from such training(经由这些训练的结果).3 ~al adj. Of, connected with ,(教育的,与教育有关的)~。(牛津大学1963年版)
下面是中国人编的英语词典
education n.1教育education must serve proletarian politics and be combined with productive labour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 训导;训练;培养3教育学(《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可以看出,education在西方的第一意义是训练是指导是引出,第二意义是知识和能力,第三意义才是教育——而且也决不像中国这样沉重。而我们的词典却把教育作为第一甚至唯一的意义,显然这是一个有意的根本性的误解。在西方它根本没有中国的教育这个词这么沉重强势这么高贵神圣,二者不说风马牛不相及,至少也是差别极大。education 与“教育”不因中国人把它们等同起来而等同,就像中国人把美国叫做美国,日本人把它叫做米国,这都与它无关,它既不美丽也不产大米,它就是America。同样,education 就是education, 教育就是教育。把人家不存在的东西强加于人或者把主要的东西歪曲了,正是自己观念的反映。教育强调的是被动、服从、规律、接受,而不像education那样强调的是主动、探索、创新、发展。西方和东方从古自今对祖宗都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各自的传统和理念,就构成了各自文化和学习方式的基因,代代相传,至今不变不散。
孔子是中国教育之祖
中国的教育理念发端于孔子,至今也没有超出他老人家那一套。孔子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是典型的“传道授业解惑” 的师傅带徒弟。《论语》几乎全是夫子自道一人独白,没有学生质疑,更没有学生反对他的观点,满堂灌填鸭式,即使有所谓循循善诱的启发式,也不过是启发学生说出他早已知道要告诉学生的内容。“引而不发,跃如也。”这就是教育的本质,这就是教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启发式实际上还是不平等。西方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自称自己的方法是“精神助产术”,(education中的引导之意即来自于此,英语中e作为前缀作为词根就有外出、引出之意,edu 则有向外流动、引导之意。“教(育)”大概很难包含这样的意思。)是自知其无知而引导别人学习。看看苏格拉底的著作,那是学生和老师的对话、辩论而不是老师对学生的训诫教导。西方现在也是这样,上课前老师不一定有什么现成的结论。结论在他们的探讨中。老师启发学生?不,简直是在刁难学生。学生听从老师?不,是在质疑、反驳老师。唇枪舌战十分激烈。他们是师生,更是对手。在他们那里,可能没有标准答案。符合标准答案的学生也很难是好学生。谁的见解新鲜出奇别具一格,与别人与老师的不一样,有一点创新就是好学生。老师会给他一个高分。即使错了也会受到鼓励。一个人即使倒下也是向前的。“吾爱吾师,可是我更爱真理。”这样的传统和观念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不允许存在的。把真理当作老师和把老师当作真理即求知和求师根本不同。把真理当作老师形成一个开放的体系,真理会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多人们都有进步和提高从而超过大师,而把老师当作真理则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只会真理越来越少师傅越来越多从而使人萎缩。中西方的差别也正在这里。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是别人教出来的,就像没有任何发明创造是别人教给的一样。老师可以给你以训练帮助和指导,但决不会教给你指给你发明,这道理很简单:如果老师早知发明是什么他自己就发明出来了,为什么让给别人,怎么会让给别人?
教师要做引导者不要做教育者
在中国学生是被教育者,老师则是教育者。人只要作为教育者,就有一种教师爷心理,在被教育者面前就永远是正确的高大的(长者为尊早知为尊)。他高人一等,有一种天然的盛气豪气优越感。中国的老师看学生并不顺眼并不喜欢。在一个班级里,教师只喜欢前几名甚至第一名,只喜欢学得好的学习快的,其他的人他总认为学得慢跟不上,因而不为教师喜欢和尊重。这在小学时候表现尤其突出,再多再好的孩子在一起第一名前几名总是有限的,一讲就会一点就通的孩子总是少数,孩子一入学绝大多数就被当做“笨”“不聪明”而受冷遇遭贬损了。人一旦作为被教育者,他永远是失败的(是自己和师傅比,徒弟总不如师傅,总难以跟上师傅,学不好的责任好像都怪自己);中国人对此大概深有体会,多数学生入学后不久就有了失败感挫折感,没有几个学生真正有成就感!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学生99%都是学习的失败者厌恶者,受教育磨去了学生的勇气、尊严、价值、自信、智慧、灵性,而只和学生比的教育者本人也不会有多大进步,中国的教师就是教师就是教书匠而很少有创新,多数人多年很难有进步,很难转换职业进步提高,教师其实也是故步自封的失败者,他们只在自己的学生面前似乎是强者,其实是社会中比较单纯、封闭、依赖、弱势的群体。马克思引用谚语说:巴黎最漂亮的女郎也只能给人以她自己所有的东西。教师自己尚且不能创新如何让别人创新?而人作为学习者,无论如何都是胜利的成功的。因为学习不是自己和老师比而是自己和自己比,总比先前有进步,如果没学好老师也有责任!作为引导别人学习的老师,也会在教学中有所发现和进步,大家都始终指向未来和未知。好的教师会在教学中进步提高,才能的提高和职业的转换是正常的。西方教师的出路和流动性就比中国大得多。教育与引导的不同这里还有一个鲜明的例子:父母引导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没有一个父母拿自己的能耐和孩子比,说自己的孩子笨而批评和嫌弃他(她)而总是满怀信心地引导鼓励和培养他,高兴地看着他一天天进步提高,他不是嫌弃而是欣喜地对待孩子的幼稚和笨拙,结果没有一个正常的孩子在走路和说话上有什么障碍有什么差别,发展都很健康。在家长眼里第一位的是孩子是孩子的成长,孩子未来所需要的生活和工作能力而不只是知识技能。科学、知识、才能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是为孩子的成长服务的,孩子是知识的主人、主体而不是相反,因而什么方法有利于孩子掌握知识家长就运用什么。对人负责与对知识负责迥然不同。家长是引导者,看似主体实际上他是为孩子的成长服务的。在他那里,目的和手段决不会混淆。学校是也应该是孩子继续成长的地方,但是到了学校在老师那里就没有这种引导观念而只有所谓教育心理教师爷心理,教育者看到的是知识,他的任务是要把这些知识灌输给学生,知识是目的是标准是主体是首位的东西,师生为适应知识而存在而活动,学生是知识的奴隶。人的主动成长过程变成被动接受过程,接受又只有知识这样一种形式,最后知识又集中体现为分数的高低。这样“受教育者”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教育者对学生的方法和态度不同于引导者,他不是把学生看作主动成长发展的主体,学校是继家庭之后孩子成长发育适应社会的一个场所,知识只是其成长的一个方面一个因素,考试更只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一种形式。教育者不是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而是从所谓知识出发他自己的能力出发从教育的要求出发来塑造学生,他永远是“高明”的学生永远是“笨拙”的,他厌弃和鄙视仇视这种幼稚,因而才有了现在的种种矛盾、弊端、反常、异化。教育者与引导者孰优孰劣孰对孰错不是一目了然不言自明的吗?不要再为教育这个词辩护了!人的学习(成长)从本质上讲是主动的、实践的过程,而教育却使之成为被动的、理论的过程(学生不是学知识而是学课本),主体变成了客体,手段变成了目的。主体总是要客体适应自己,“教育”必然让学生适应自己,而“学习”才会使教者适应学生的需要为人的成长服务。引导者不同于教育者,引导者从不自以为是高人一等(遗憾的是,当孩子入学以后,中国的家长也以知识衡量学生也以知识为目的,他成了和老师一样的教育者而不是引导者,所以才有了对孩子的近乎残酷的“爱”,学生受着家庭和社会双重的压力而失去自我,苦不堪言)。打个比方,这就像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商店售货员自觉高人一等,好像顾客有求于他,是商店养活顾客;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或者至少说双赢互相服务。当然矛盾的尖锐化也在同时创造着矛盾解决的条件和方式,计划经济是这样,教育也是这样。
& 《革教育的命——知识创新沉思录(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