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革教育的命——知识创新沉思录


很激烈了,学校有什么权利教育谁?至于说终身教育更是主客不清让人迷惑,是要终身教育别人还是要别人终身教育自己?大概都说不通吧!问题本来是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人都要终身处于学习的过程中,社会成为学习型社会,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是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而没有任何人需要别人对自己进行终身教育,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力和能力对别人进行终身教育。我们的学校从过去的极不发展到现在的急剧膨胀,尤其是大学,过去全国人口这么多大学这么少,人们强烈地希望和能够上大学,但是大学就是不扩招。而现在大学几年中就翻了一番,强烈地显示了社会的需要即人民学习的热情,学校已经是在适应这种需要相当程度市场化了,但它又是以最不规范最为官僚的形式市场化的,因而“教育市场”(姑妄称之)又是最为混乱最为虚脱最大泡沫的市场,行政干预多,腐败发展快,办学贵族化,学校高收费,穷人难上学,课程不对路,就业更艰难,学生仍然不善于创新不适应市场需要,义务“教育”几乎不存在,孩子的学习(这里还不说成人的学习)支出迅速膨胀,成为家庭最大和首要的开支,成人和孩子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日益加重。这些在我们国家、在现阶段是极不正常的。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改变思路,变教育革命为学习革命。真正保证人民的学习权(而不是所谓的“受教育权”),真正地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教育者只有权力没有责任
现在牌子上挂着教育二字的机构部门,大概很少愿意放弃这“教育”二字,放下教育人的架子。教育给了他们太多的权力和权利而没有多少责任。只要有教育别人的权力,那就占领了制高点,牢牢地居于永远有理有利有力的主动地位,他们也会非常乐于“改革”,比谁都积极地在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过程中制造更多的问题。这十几年的“教育改革”不就是这样吗?越改问题越多,问题越多他们改革越积极,“改革”越显得有成效。自己的刀能削自己的把,莫非掌管“教育”的都是一些“神仙”“超人”?如同计划经济状态下计划永远有理永远正确一样:一人一月一斤油不够那就半斤,半斤不够就三两(过去有的城市居民一月供应三两油);一人一年的布票从16尺降到12尺降到10尺降到8尺。计划经济有的是办法有的是计划!缺什么就发什么票,计划只对自己负责,计划执行得好就是好,而计划是随意的,计划决不会与自己过不去!教育只有灌知识和管人的权利,也是只对自己负责,只对大纲负责并不对受教育者负责,而大纲又由他们自己来制定!你不符合大纲要整你罚你,至于大纲有什么用处,你符合大纲而学了没用的东西,在学校是好学生而就是没有用没人要,对不起,教育者并不对此负责!封建社会教育出来的人多是“无事袖手谈性命,事来一死报君王”,是诸葛亮所鄙视的那种“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书生。“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当年李鸿章批评的现象仍然是今天的现实。现在教育体制下也有多少“好”学生离了这个体制被无情地推向市场和社会后无所适从一筹莫展而吃尽苦头。高中学生会解许多偏题怪题深知科学神秘莫测(学校大概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但可能不知世事之艰之难而缺乏起码的知识,会微分积分可能不会买张车票。这种教育真是误人子弟害人不浅。中国的“教育”和课程设置集传统社会和苏联影响之大成,把课程理解为少数人研制、多数人实施、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指令和目标,而为了维护这种指令和目标的权威性,又从不允许对之研究和反思。一切由教育者自己决定。教育者永远处于主动地位,有的是自主权,教育必定是以教师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者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你就得学什么就得考你什么,这必定是以教材以知识甚至以长官意志为标准,其内容恶性膨胀无限发展而侵害学生利益;学生和教师都异化为教材和知识的奴隶,教材内容既多又虚又死对学生的要求又极高,中国的学生负担之重是世界上少有的,缺乏创新精神也是必然的。教育应该也只能按照教育者的意愿来塑造“被教育者”“受教育者”,而不可能考虑受教育者的利益愿望,不受被教育者的任何制约。中国师生的不平等是公开的明显的被歌颂和甚至是被赞美的,“受教育”其实是一个受奴役带耻辱的称号,受教育者有什么权利?有接受灌输的权利、交钱的权利、挨训的权利,一句话无权的权利!这些年在一些学校中教师对学生的精神折磨和暴力侵害有增加的趋势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就很难出现这样的事情,出现以后也比较好处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人尤其是权力部门垄断部门如果没有制约,他们只顾自身的利益而伤害他人利益是必然的!利己必然损人,不利己也要损人。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人的这种劣根性必然显示出来。调子唱得越高越是这样。一个掌握着别人命运的人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掌握,这是天方夜谭,没有谁会相信!没有一个垄断者会主动放权主动让利。如果认为他们会这样做,那不是无知就是欺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见的太多了!教育者听谁的?谁来制约他们?也许他们受点制约,但绝对不是被教育者!被教育者是无权的,教育者什么时候考虑和尊重过“受教育”者,相反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对被教育者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至无限,而他们手中掌握的丰富的资源又使这种愿望变成现实。这就像卖方市场绝对不会考虑和照顾而只会想方设法伤害买方的利益一样,在没有制约(用时髦一点的话说就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谁都会走最轻松的利用自己的权力和优势损人利己(甚至不利己也要损人压迫人)的道路。

教育能“减负”吗?
中国孩子负担之重世所罕见(中国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出满勤干满点,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学着众多的废物。据调查他们是中国最为辛苦的一类,比民工、矿工、甚至战士都辛苦。当看到冬天早晨五六点钟六七岁的孩子被家长从酣睡中唤醒,拖着拉着去上学时,谁都不能否认这是对孩子的摧残!儿童何辜遭此荼毒!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感同身受心疼无比!反过来说,成人能有孩子一半的“敬业”精神,中国也会大不一样),“减负”的呼吁也叫喊多年,但就是减不下来,甚至是越减越多。原因就在于这些负担不是由学生主动要求的而是教育者强加的,标准是他们定的,负担背后甚至有着巨大的利益,“重点学校”、考试内容甚至只是“辅导材料”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加负”是他们的“扩权”和“增收”,不然他们决不会有如此大的积极性。要利用权力“设租”的垄断经营者放弃自己的利益,主动为学生“减负”无异于与虎谋皮。不客气地说,计划经济下的教育还只是学习上“暴政”,出面的主要是教师,痛苦的主要是学生;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市场化则又加上了经济上的“暴利”,出面的主要是权力,痛苦的又加上了所有的家长。本来,“博见为馈贫之粮”,求学是穷人(穷国)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现在的求学则使穷人未必脱贫却先要“致贫”。如今“义务教育”几近崩溃,高中和大学的高额学费重利盘剥不知演绎出了多少人间悲剧,它加剧了城乡差距扩大了贫富差别,极大地危害着人才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这简直是断我国本自绝于人民!金钱比成绩更重要,这种现象正在愈演愈烈,“教育”成了中国人的一个黑洞,谁也不知要受多少罪,要花多少钱。“教育”有意无意地用最繁琐的方法最昂贵的代价最专制的方法让学生学着许多最无用的东西。我们见惯了多少赞扬父母兄姐为子女弟妹求学而奉献牺牲的撼人心魄的故事,每一个平民求学者几乎都有一本包括全家人在内的奋斗史,中国人如此重视学习令人感动钦佩但更让人心酸和深思,不能用好方法低成本学点更有用的东西吗?向他们开刀于心何忍?醒醒吧,“教育者”们!“教育者”几百几千年的光环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这证明了其内在的软弱和虚伪。某些人营私舞弊肆意弄权,已经到了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程度,不仅敢于强奸民意(对你不理不睬,什么革新措施什么民声民意我都不理,笑骂由他,好事我自为之,只管用权只顾捞钱),而且敢于强奸真理——某省高考数学错题都能证明没有错误拒不认错!这就是教育的本质,这就是教育者的权力!如果不是教育而是为公民的学习的服务,他们敢这样做吗,公民允许他们这样做吗?这些年“教育”改革的结果使其成为剥夺广大群众、激化社会矛盾的最主要领域之一(其他则有腐败、医疗、住房等)。官学管办一体,保守专制又加上了唯利是图,平民百姓怨声载道,“教育”是一个挂着金字招牌的腐败之地,明目张胆地充斥着不义不公。应该剥夺其特权,克服其弊端,还公民以学习权。有的人掌管着文化,但未必是先进文化,未必代表、允许和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就像计划经济下的计划部门是改革的对象而不是动力一样。这么多年的教改都不是真改革,因为是被改者改别人,因为没有学生的参加,因为不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只有学习才能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者的愿望、意志亦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为标准,也才能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利益!不要把教育者想象成如同他们自己所宣称的那样的人间“圣人”。恰恰相反,自称的“圣人”总是或迟或早地走向反面,变成害人的“罪人”,调子唱得越高的人就越是虚伪,危害也就越大。 倒是平平常常的凡人在相互制约和联系中能够不断地崇高起来。

学校蕴藏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基因
上学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少年的经历将影响人的一生。学校的做法将影响社会的一切方面。虽然不能说中国的教育是万恶之源,但它确实是许多问题(善恶皆有)的根源所在。教育和学校是社会的基础和摇篮,学校蕴藏着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华民族最大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因。儿童时期、学生生活是一个人人格塑造的主要阶段。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学校与民族精神二者互为因果。中国成为这个样子,与学校与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教育造就了乖孩子,造就了中国人服从沉稳内向谦卑的民族性格,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这些是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因素,也是社会停滞

《革教育的命——知识创新沉思录(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701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