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工会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理论研究工作扎实开展
在新形势下,加强工会理论研究工作,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形成全会注重学习思考、实践创新的良好风气。
各级工会领导要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理论研究当成推进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当作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当成改进领导作风、提高各级干部素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在理论研究中带好头、做表率。并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分层研究问题。理论研究要区分层次,“职工的需求是什么、怎么满足需求”和工会工作在满足职工需求的过程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以及“为什么有效、为什么无效”,这些问题,各级工会既要普遍关注,又要有所侧重。局总公司工会要研究从有效方法的共性和特点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成果;领导机关要从整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研究把握工会着力点和判断依据,并给予理论支持和法律政策支撑。
二是要加强学习和思考。搞好工会理论研究工作,关键是要提高理论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所以必须加强学习,既要学习劳动关系理论、工资协商、社会保险、安全生产等业务知识,又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社会学理论和法律政策。当前,特别要加强科学发展理论、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学习,用新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不仅要善于学习,而且要勤于思考,把思考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对实际问题、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和概括,不断提高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
三是要处理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所谓“务虚”就是工会理论研究是解决思想性、思路性的认识问题,所谓“务实”就是要解决工会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实际问题。理论研究工作是一项务虚的工作,也是一项务实的工作。务虚是基础是前提,务实是根本是目的。只有搞好务虚,才能提高工会工作的思想性,只有搞好务实,才能提高工会工作的针对性,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工会工作的有效性。我们过去进行的每一项理论研究都是实实在在的,其效能转化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集中力量解决职工群众最紧迫、最关切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高质量地搞好务虚,紧密联系首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实际,紧密联系工会工作的实践,紧密联系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进行研究,善于总结和发现一批先进典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新的实践提供指导,使理论研究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领域,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
四是要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调查与研究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调查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研究是调查的深入和发展。没有调查,研究就失去了基础;没有研究,调查就失去了意义。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深入生产一线,倾听民意,了解真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自觉运用科学的思想观和方法论,进行理性思考、综合、提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探求工会工作的本质原因和一般规律。
二要努力培养一支工会理论研究的骨干队伍
要建立工会理论研究网络,切实加强市总、区县局总公司和基层单位三级工会理论研究队伍组织建设。各级工会机关有专设研究机构的要配齐配强人员,没有专设机构的要确保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和人员负责工会理论研究工作。要整合市总机关研究室、职大工会理论研究所、工运理论研究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等研究资源,努力形成覆盖全会、渗透各基层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网络。
要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善于发现、培养工会理论研究骨干。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知识结构新、业务技术精、创新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研究骨干队伍,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各级工会一定要把理论研究骨干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要把那些理论基础好、全局意识强,勤思考、善研究的人员充实到理论研究队伍中来。要加强骨干培养,为骨干的学习交流创造条件,把工会理论研究骨干的学习培训纳入《**市工会系统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之中,为建立一支学习型、思考型、研究型工会理论研究人才队伍打好基础。要搞好岗位锻炼,在实际工作中向理论研究干部交任务、定课题、提要求、压担子,立足岗位开展互学互助、以老带新等传帮带活动。要尊重工会理论研究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工会理论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工作者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要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是理论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保证,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新的实际,进一步规范研究工作的运行机制,着重建立健全以下工作制度:
一是调查与理论研究制度。全市各级工会干部要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作为指导和开展工作的基本实践活动,认真加以坚持。市总和区县局工会主要领导要亲自主持重大调研活动,工会领导干部每年要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专职研究人员要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查研究。要定期召开理论工作会或研讨会,集中对一个时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交流;要通过召开工会论坛、小型座谈会等,重点围绕某一专题或重点工作进行研讨;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理论集训和基层骨干培训,要以课题为牵引,加强针对性研究。
二是社会合作制度。充分利用首都研究资源优势,加强工会与党政机关理论研究部门、党校、高校及社会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采取必要措施,吸引和鼓励社会研究力量关注和参与工会理论研究,努力提高工会理论研究成果的社会认可程度和社会影响力。要建立市总与有关院校、研究机构工会理论研究联系点制度;加大社会研究人员在工运理论研究会中的比例;建立重大课题的招投标制度,推动形成研究工会理论的合力。
三是经费支持制度。各单位每年要专门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理论研究和成果奖励,加大经费投入,尤其要加大重点课题和中长期课题的经费保障力度。调研经费要列入预算进行严格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确保理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表彰激励制度。市总每年组织一次全市性的理论研究工作情况总结、成果评比和通报表彰;每两年召开一次理论研究工作会议进行一次优秀调研成果、先进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集中表彰。对社会影响大、推动工作出色的重大理论研究成果除表彰外还将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各级工会机关要把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能力纳入干部培养和考核范畴,把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理论研究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以充分考虑。
五是成果转化制度。要搞好理论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对推进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要形成规范性文件;对具有借鉴作用的成果,要通过工作信息、专题报告、论坛等形式进行交流;对与职工队伍稳定密切相关的成果,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反映;对一些尚需实践检验的成果,要积极开展试点加以完善。要加强理论宣传,办好现有刊物等舆论宣传阵地,扩大工会理论在指导实践工作的时效性和影响力。要注重加强工会网站建设,为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搭建平台。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真正使成果能够进入领导思想,进入工作指导,进入政策决策建议。
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呼唤工会理论的推陈出新,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抓住机遇,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工会理论研究新境界,谱写首都工会工作新篇章,为推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市工会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第2页)》来源于凹丫丫范文网,欢迎阅读在市工会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第2页)。
对重点工作的推动作用、对领导决策的基础作用和对干部队伍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也为我们今后理论研究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需要我们很好的总结。新任务需要新探索,新使命需要新实践,我们各级工会干部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前瞻性。
二、抓住重点,着力研究首都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必须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发挥好作用。必须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新变化,适应工会工作环境的新变化,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职工群众关切的热点、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难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大理论研究的探索和创新力度。加强对工会工作一些前沿问题的研究,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工作创新,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如下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要认真研究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是中国工会独有的特色和政治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中国工会必须履行的政治使命。因此,工会必须做到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努力找到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管改革如何深化,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不会改变,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不会改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不会改变,工人阶级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不会改变。工会组织必须深入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从**的情况来看,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实现“新**、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实现首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打造一支政治品德优、技能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职工队伍,需要工人阶级在首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在提高首都职工队伍素质方面有所作为,认真研究职工素质的新要求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新途径新办法。当前开展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以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创争”活动,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两个重要载体,要深入研究两个载体的共性、特点和规律;研究社会、企业、职工的迫切需求和资源整合;研究调动和保护职工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教育、培训、练兵、比武、上岗、晋级的有机衔接。
二要认真研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劳动者与雇佣者之间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双方利益主体特点更加明确,劳动关系运行机制由原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节转向契约化、市场化和法制化。与之相适应,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建设成为关注焦点。一是要深入研究如何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会宏观参与机制的研究,包括如何主动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向党组织的定期汇报制度,如何主动争取政府(行政)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行政)与工会的联系沟通及联席会议制度,如何主动在社会层面获得对工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健全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和社会各界联合互动制度等等。另一方面是要在微观层面进一步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这是维护职工经济利益和民主权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机制,也是有法律保障、得到社会认可的两个机制。然而,这两个机制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落实不到位、作用不明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工会很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站稳脚跟,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因此要下力气研究问题症结、相关关系和解决措施,使两个机制有效运转起来。二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就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完善工会的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及时掌握、深入分析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会的政策主张与建议,主动向党委报告、向政府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研究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中工会方面的代表和委员的作用,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研究如何加强工会的舆论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工会的政策主张。三是要研究如何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当前劳动争议的新特点,研究如何健全和完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制度和机制,搞好劳动保障群众监督与行政监察的配合;研究如何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疏导机制,积极配合党政妥善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研究如何及时高效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将矛盾解决在企业、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要研究如何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如何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帮扶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市工会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