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 正文

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是让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选择一些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开展研究,以此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养成科研意识,提高科研素质。
大学生科研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实施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大学生科研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教学活动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高职学生通过参与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促进了以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推动学生在研究中学,在做中学,在教师引导下带着问题开展自学,去实验室,去图书馆,去社会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不仅解决了某个特定问题,而且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了专业知识,修炼了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提升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一种过程和途径。
学院大学生科研被纳入全院科研工作规划之中,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基金,制定了《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和奖励方面的规定,设立了大学生专利工作室。学生自愿结合成若干科研小组,申请立项并开展研究,几年来,共立项并解题79项,有四百余人参与了课题研究,资助总额达到4万元,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获得国家专利8项。
4.艺术展演。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李岚清同志对音乐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有非常独到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证明了音乐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有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
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音乐艺术、运动艺术,都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自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不但能促进智力发展,而且常常直接导致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爱因斯坦由于从小就注重自我审美教育,使得他兼备科学和艺术这两种最可贵的素质,他给我们的启示是: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出色的科学家。要培养出色的创造型人才,必须大力提倡审美教育,坚持德、智、体、美的和谐全面发展。
利用学院有学前、音乐、电美、服装等艺术类专业的条件,开展各类艺术实践活动,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是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有关部门及媒体举办的大型演出活动,如沈阳电视台《青春沈阳大型歌会》、省教育厅庆祝教师节《畅想未来》主题晚会、庆十一大学生合唱展演、沈阳市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大型表演、辽宁电视台《满族风情节大型演唱会≯等。在承担辽宁省第六届艺术节开幕式400人大型团体表演任务时,受到省长的接见与表扬。2005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学院参选的舞蹈和小品,荣获辽宁省一等奖、国家三等奖。
学院定期组织校园文化节、卡啦OK大赛、模特大赛、短剧、小品比赛,独唱音乐会、器乐专场、校企联欢等文艺演出活动,军乐队、民乐队、合唱队常年活动,带动了校园文艺活动的开展。
艺术设计系各种美术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等作品展示常年不断,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提升了全院师生的艺术品位,成为学院特有的文化风景。
5.技能竞赛。参加技能竞赛是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技能竞赛可以潜移默化地实施创新教育。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等领域一线岗位从事实际操作的高技能人才。他们的创新活动,将主要围绕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等来进行,这就必然要求以娴熟的技能为基础,俗话说“熟能生巧”。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以及行业举办的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学院组织开展院级和系级技能比赛,学院组织开展了“技能年”活动。在“技能年”中,各专业都举行技能大赛,评选技能标兵。
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当中,学院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商务英语专业于复萌同学获CCTV杯大学生英语大赛辽宁赛区第三名;粮油食品系学生白雪花、沙春雨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非英语专业类特等奖和一等奖,英语系学生金达获得英语专业类一等奖;在2007年全省计算机技术技能大赛中,信息技术系学生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音乐教育专业程朋同学在全国业余歌手通俗歌曲大奖赛中,被评为十佳歌手;在首届沈阳大专院校学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中,艺术设计系李国林同学的作品《体育设计》获得金奖;在第二届雅威服装院校优秀毕业展中,服装专业学生岚铜同学的设计作品获铜奖;2007年7月,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主题歌、招贴画征集,我院艺术设计系学生刘远鹏同学的《标志设计》入围,并获主办方5000元奖金;在沈阳市首届动漫原创作品大赛中,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学生陈羲的《运动》、刘青《寻》分别获最佳视觉奖;会计系学生李哲兆荣获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珠心算通信比赛优胜奖。近年来,我院学生在校外各类竞赛当中获奖者不下百人。
6.社会调查。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此,我院要求学生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几年来,这项工作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大学生了解了国情、了解了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了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使他们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四个方面的主要收获
1.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是人们改变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活动,只能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又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所以,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俗话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高职学生只有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的成果,才能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认识和训练才能进一步萌发创造灵感。
课外实践活动既是课内实践教学活动的延续,又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计算机小组从微机维修维护到开发应用软件;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会创作广告作品并在国际大赛中获奖。如此等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久不懈的课外实践活动。
2.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由能力、气质、性格、理想、动机、兴趣、信念等有机结合而成,是在个人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个性的发展是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的心理基础,是创造者必备的良好的、持久的个性品质。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只有敢于张扬个性,敢于挑战陈规陋习,愿意体验新奇事物,具有较强独立性的

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736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职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