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曲洪山
[摘要]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着重开展的六种主要课外实践活动以及主要收获。
[关键词]高职创新人才课外实践
[作者简介]曲洪山(1955-),男,山东烟台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辽宁沈阳11 003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38-03
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党中央、中央政府向全国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国家”的伟大号召。为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被确立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旋律。高等职业教育背负着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秉承创新的理念,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效的侧面,本文仅就此交流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两点基本认识
1.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要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理论的发现、科技的发明才为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事,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等领域一线岗位从事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与国家的自主创新关系不大。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创新不仅包括理论发现、科学发明,也包括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等。自主创新分为多种类型,不仅包括原始创新,还包括把众多新技术优化组合起来的集成创新和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加以改造升级的引进、吸收、再创新,还包括由生产现场人员,通过合理化建议,对企业既有生产制造系统进行不断改进的创新活动。创新需要各种层次人才组成一个强大的团队,这个团队中,既需要理论研究型人才、设计型人才,也需要具备精湛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操作人才。这类人才也应具有创新思想和创业精神,能超脱思维定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乐于吸纳新思想、新知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促使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中,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发挥聪明才智,迸发创新智慧,发现工艺流程的纰漏和生产设备的缺陷,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人和事例举不胜举。
高职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2.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开始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包括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学业评价体系等。有的院校开设了创造性培训课程,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这些无疑都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营造更广阔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活力增强的育人环境。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就是在授以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质。这种潜质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力、创作力、动手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具有综合性、潜在性、不可定量描述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来培养,更不能仅靠开设某门具体的创造性课程解决问题。创新教育是以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底蕴,应当开拓更多的渠道和领域,包括课外活动领域。
课外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模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特殊功能,它可以灵活的方式进行,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只要认真组织,纳入规划,就能收到实效。
二、六种主要课外实践活动
1.课外兴趣实习小组。课外兴趣实习小组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愿结合,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活动组织。在学院的号召下,各系都成立了课外兴趣实习小组。如数据库开发小组、电子制作小组、英语口语训练小组(英语角)、动漫小组等十几个。参加课外实习小组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更深入的试验、实习机会。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可以在专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还有利于解决学生“智”“能”关系失调的问题,改变能力落后于知识的状况,养成善于思考,能于争论,勇于动手的品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电子工程系电子制作小组,通过自购元器件,动手制作稳压电源、温控开关等电子产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电路板设计、电子元器选择、焊接组装调试、产品检验等电工电子技术。小组还为某韩资企业实际生产磁疗保健电热毯温控器。
计算机系数据库开发小组在主讲教师带领下开发了“数字化学校管理系统”软件。小组同学通过亲自参与开发实际项目,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其专业技能明显高于一般同学。毕业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作品,每个学生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2.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学生以共同的兴趣为基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一群体突破了专业和班级的界限,使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享受充分交流的平台。学生社团是一种综合性的自我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专业技能的习练成熟、创造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们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个性和特长,增强了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学院的号召和指导下,学院学生自发成立了各种社团十多个,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社会实践和技能实践类社团组织同学参加自愿者活动,为社会和同学服务。还举办一些专业知识讲座、研讨会等,还开展知识竞赛和技能比赛,组织参观展览,拓展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文学社出版了《青韵》杂志,还举办文学讲座,举行诗歌创作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文艺类社团通过话剧、小品、演唱、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陶冶情操的舞台。体育类社团在同学中间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组织一些校内、校际间的比赛,丰富了课余生活,增强了身体素质。各学生社团竞相展示才华,校园内呈现出一片片火热的景象,已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3.大学生科研。大学生科研活动就 《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7362.html
曲洪山
[摘要]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着重开展的六种主要课外实践活动以及主要收获。
[关键词]高职创新人才课外实践
[作者简介]曲洪山(1955-),男,山东烟台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辽宁沈阳11 003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38-03
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党中央、中央政府向全国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国家”的伟大号召。为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被确立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旋律。高等职业教育背负着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秉承创新的理念,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效的侧面,本文仅就此交流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两点基本认识
1.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要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理论的发现、科技的发明才为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事,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等领域一线岗位从事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与国家的自主创新关系不大。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创新不仅包括理论发现、科学发明,也包括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等。自主创新分为多种类型,不仅包括原始创新,还包括把众多新技术优化组合起来的集成创新和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加以改造升级的引进、吸收、再创新,还包括由生产现场人员,通过合理化建议,对企业既有生产制造系统进行不断改进的创新活动。创新需要各种层次人才组成一个强大的团队,这个团队中,既需要理论研究型人才、设计型人才,也需要具备精湛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操作人才。这类人才也应具有创新思想和创业精神,能超脱思维定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乐于吸纳新思想、新知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促使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中,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发挥聪明才智,迸发创新智慧,发现工艺流程的纰漏和生产设备的缺陷,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人和事例举不胜举。
高职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2.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开始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包括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学业评价体系等。有的院校开设了创造性培训课程,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这些无疑都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营造更广阔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活力增强的育人环境。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就是在授以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质。这种潜质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力、创作力、动手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具有综合性、潜在性、不可定量描述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来培养,更不能仅靠开设某门具体的创造性课程解决问题。创新教育是以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底蕴,应当开拓更多的渠道和领域,包括课外活动领域。
课外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模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特殊功能,它可以灵活的方式进行,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只要认真组织,纳入规划,就能收到实效。
二、六种主要课外实践活动
1.课外兴趣实习小组。课外兴趣实习小组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愿结合,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活动组织。在学院的号召下,各系都成立了课外兴趣实习小组。如数据库开发小组、电子制作小组、英语口语训练小组(英语角)、动漫小组等十几个。参加课外实习小组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更深入的试验、实习机会。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可以在专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还有利于解决学生“智”“能”关系失调的问题,改变能力落后于知识的状况,养成善于思考,能于争论,勇于动手的品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电子工程系电子制作小组,通过自购元器件,动手制作稳压电源、温控开关等电子产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电路板设计、电子元器选择、焊接组装调试、产品检验等电工电子技术。小组还为某韩资企业实际生产磁疗保健电热毯温控器。
计算机系数据库开发小组在主讲教师带领下开发了“数字化学校管理系统”软件。小组同学通过亲自参与开发实际项目,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其专业技能明显高于一般同学。毕业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作品,每个学生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2.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学生以共同的兴趣为基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一群体突破了专业和班级的界限,使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享受充分交流的平台。学生社团是一种综合性的自我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专业技能的习练成熟、创造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们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个性和特长,增强了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学院的号召和指导下,学院学生自发成立了各种社团十多个,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社会实践和技能实践类社团组织同学参加自愿者活动,为社会和同学服务。还举办一些专业知识讲座、研讨会等,还开展知识竞赛和技能比赛,组织参观展览,拓展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文学社出版了《青韵》杂志,还举办文学讲座,举行诗歌创作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文艺类社团通过话剧、小品、演唱、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陶冶情操的舞台。体育类社团在同学中间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组织一些校内、校际间的比赛,丰富了课余生活,增强了身体素质。各学生社团竞相展示才华,校园内呈现出一片片火热的景象,已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3.大学生科研。大学生科研活动就 《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