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推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以高效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品牌特色农业等为主攻方向,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载体,努力改善市区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城中村”改造,推进“撤村建居”工作。继续加大黄岩西部山区和椒江大陈岛的扶贫开发力度,努力把西部山区建设成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绿色环保的生态自然区,有机农业、清洁工业、休闲旅游的生态经济区,把大陈岛建设成集风力发电、能源储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海洋生态经济区,努力推动市区内区域的协调一体发展。
(二)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强化城市功能,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衡量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丰满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为着力点,加快推动中心城市建设。
第一,坚持规划龙头。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根据我市组团式城市的特点,一是必须坚持统一性。坚定不移地坚持规划一盘棋,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四个规划,市里必须牢牢把握。同时要充分发挥三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主动性、能动性、参与性,调动积极性。二是必须坚持前瞻性。规划需要见证历史,如果没有前瞻性,缺乏长远眼光,没有预留发展空间,只满足当前建设需要和局部利益需要,那也只能是短暂的、缺乏生命力的和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是环绿心组合式城市,这种形态较具活力和生命力,符合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这一规划思想。要坚持集约发展的原则,使城市建设做到有聚有拓。三是必须维护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刚性约束力,不能因领导人的更换而变更。确需调整的,必须坚持集体研究,按照有关法定程序批准;要扎实开展规划效能监察,加强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规划编制、调整、审批、管理等行为的监督检查。
第二,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区块建设。要理清轻重缓急,遵循建设时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那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上来。一是突出内外交通设施建设。对外交通重点近期是加快建设甬台温铁路、台金高速公路**段,尽快启动沿海高速公路、椒江二桥建设,做好金台铁路和**新机场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一港六区”开发,继续做好海门港整治工作,开展港区功能调整;加快开发椒江口外的头门作业区,促进海门和临海港区的联动发展。对内交通重点近期是加快推进中心大道南延、市府大道西延、东方大道、疏港大道、东二路、八二省道延伸段建设,早日开工建设**大道、开发大道东延段和市区内环线。同时,加快各区块内部的路网建设,形成市区快速便捷的交通网。二是突出水、电等重大基础项目。要抓紧抓好北水南调、城市供水二期、椒北引水工程、台电五期、市区河道整治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形成统一的供水网、排水网、电力网。三是突出重点区块建设。开发区要抓好环白云山区块、西商务区、中央商务区、高等教育发展区块建设,进一步繁荣东商务区;椒江区要抓好环白云山区块和葭芷区块改造、解放路商业街建设;黄岩要抓好商业街区、委羽山新区和江北区块建设;路桥要抓好路桥新城区块、生产资料市场区的建设。四是多元筹措建设资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多元筹措。充分发挥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社会发展投资公司、高速公路股份公司、城市发展股份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争取条件积极搭建其他融资平台。加强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采取
BOT、TOT等方式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第三,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一个城市,品位决定价值。品位外化为形象,内化为品质。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注重设计,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雕塑小品设计都要树立一流意识。重要规划、重大项目要实行国际招标。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人文亲和力,增强实用性,切实提高我市规划和建设设计水平。要抓紧开展城市形象策划,公开征集设计城市形象标识标志,征集市歌、吉祥物等,形成统一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对外宣传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二是注重城市内涵挖掘。要十分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对历史遗产、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人文景观等都要很好地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黄岩和椒江章安古民居等资源丰富,要开展抢救性保护开发。三是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加快“多城同创”进度,推进“数字城管”,提高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程度,增强城市主人翁意识和市民意识,提高市民素质;要着力提高市区环境质量,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以城区河道污染整治和大气污染整治为突破口,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有效保护、有序开发城市绿心,全面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四是要大力推进人口集聚。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气集聚;强化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建设,增强吸引力;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等改革,降低进城门槛,吸引农民和外来人员进城落户。
(三)提升软实力,打造中心城市社会事业发展高地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支撑,而且需要科教文卫等软实力的支撑,必须着力发展一流的科教文卫事业。
第一,发展科技教育事业。要切实抓好浙大**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学院等机构建设,引进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网上技术市场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市区教育资源整合,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切实强化基础教育,椒江区要在
2008年建成省级义务教育示范区,黄岩、路桥也要争取在2010
年之前建成;重视开发区基础教育配套学校建设,逐步打造开发区的教育“高地”。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为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适用人才。高等教育要重点办好**学院椒江校区、**职业技术学院、**电大、**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培养中心城市急需的机械电子、生物工程、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第二,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加快建成市图书馆、档案馆、青少年妇女活动中心,积极筹建市科技馆、博物馆,加快建设市奥林匹克体育人才训练基地。继续办好网络音乐节,培育城市文化节会品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提高城市文艺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发挥已建文体设施的效用。加快建设**市精神心理康复医院、市妇儿医院,积极组建**恩泽医疗中心,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率水平。
第三,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要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劳动保护和劳动监察力度,加强大中专毕业生、被征地农民等就业服务工作,重点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人员就业问题。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覆盖面,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城镇失业人员、失土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扶持,加快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困难群体救助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中心城市的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坚强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四)强化社会建设和管理,着力提高中心城市稳定和谐程度
要坚持以人为本,适应社会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转型的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要加快中心城市的社区建设,完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强化社区为民服务、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社会治安等功能。2008
年市区主要街道应建有
1000m2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城市街道工作重点要向社区转移,健全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
第二,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和经常性矛盾排查制度,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制和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大各类社会矛盾调处力度,有效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土地征收、城市拆迁、环境污染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第三,全力打造“平安市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全力维护中心城市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当前,要以反“二抢一盗
”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严禁黄、赌、毒现象,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净化市区治安环境。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做好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提高城市危机化解能力。
四、凝心聚力,治庸提效,为推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当前是中心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基础,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矛盾,妥善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促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历史性任务。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克难奋进,治庸提效,狠抓落实。
(一)强化思想保障,营造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市区上下要牢固树立中心城市发展走在前列的信心和决心,一是要开展“转作风、强创新、促发展”大讨论,营造良好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营造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浓厚氛围。市级机关要带好头,都要从自身找差距、献计策、谋发展。三个区和经济开发区通过讨论务必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鼓足干劲、勇于争先,比学赶超、争当第一。二是强化三种意识。强化中心意识,自觉把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机遇意识,只争朝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强化创新意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陈旧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思维模式和工作“套路”中解放出来,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要加强学习。市区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学习发展城市经济和管理大城市的知识,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从习惯于从事中小城市和农村工作向管理大城市、发展城市经济转变,提高驾驭现代城市经济的能力,增强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大城市的本领。四是要大力推进文化融合,以文化融合增进对中心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找准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增进市区聚合力;规范市区企业、院校、街路、场站、牌楼、景点等命名,同打**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有利于中心城市发展的话多说、事多做,不利于中心城市发展的话不说、事不做;充分挖掘市区人文传统,延续历史文脉,赋予时代内涵,自觉培养**人意识,形成大**理念,使**人文精神成为推进市区一体化、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强化机制保障,激发发展活力
要建立新型市区关系,加强市区联动和区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新型市区关系可以用五句话二十字来概括:职能清晰、责权统一、统分结合、共建共享、共赢发展。要努力形成目标一致、利益协调、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的中心城市发展格局。重点要把握三条:一是坚持市区一家。市与区是利益共同体,发展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小河有水大河涨”、“大河有水小河满”,无论哪一级快一点发展,都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受益受惠的都是市区群众。区一级实力壮大了,对市里的贡献就增加,发展的基础就更扎实。市这一级实力壮大了,就更有能力投入市区共享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就更有能力在政策、项目、资金、资源要素等方面扶持区一级发展,就更有能力通过政策性倾斜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扶持黄岩西部和大陈岛等欠发达乡镇,实现区域、城乡的一体发展。因此在中心城市发展上,唯一的目标就是共同把这块蛋糕做大。二是坚持统分结合。市与区的职能划分要科学、清晰,责权利要相统一。市作为一级政府,有法定的职能和权限,重大政策出台、城市规划实施、共享性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重要资源配置以及法定由市里审批、管理、监督的权限必须集中在市里。根据**组合式城市的特点和现行管理体制,按照统分结合、责权利相一致、统中有分、分中有统的原则,实行简政放权,赋予三个区和经济开发区更大的管理权限,该放的都应委托、授权到位,更多地调动区一级的积极性。三是坚持双向互动。市与区既是层级关系,更是直接管理服务关系,作为市一级,要眼睛向下,在管理服务区一级发展上,凡直接监管的必须履行职责,依法到位,不能仅仅停留在层级关系上;凡管理服务的,必须做到领导精力、工作精力、资源配置三到位,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满意度。而区一级首先要自觉地服从于市级职能管辖,还要认真研究如何为全市服务、为全市作贡献问题。因此,要形成双向服务、双向互动氛围,少争论、不争论、多沟通、勤协作、谋发展。区与区之间既要有适度的竞争关系,又要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还要相互理解、支持、帮助。比如椒江、路桥区与市开发区之间,既有竞争,又有相互合作、功能互补、利益共享。对黄岩西部扶贫开发,不仅市里要统筹协调,椒江区、路桥区、开发区也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共同帮扶。要构筑中心城市发展制度平台,市委、市政府将切实加强对中心城市工作的领导,建立中心城市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工作会议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开展对市区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开展对具体问题和矛盾的协调。
(三)强化作风保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心城市能否更好更快发展,关键看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能否得到有效转变,看发展的环境能否有效改善。要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