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的学习心得体会
灵活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的学习心得体会
东小品德教研组
根据区教研室工作要求,我们品德教研组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学习了“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并组织了充分交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30条》从四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对教学准备的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实施的要求;三是对学习评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四是对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通过学、讨论,使执教老师对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都认为新课程下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更为实际的方向,能有效帮助自己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差距。进一步认识到落实常规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紧密联系,并对如何落实教学常规达成了如下共识:
1、 教师在平时要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教材组合,资源挖掘,教学形式等,还要备教学准备,因为根据学科特点,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资料搜集、实物观察、人物调查、采访等。
2、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虽然上课不是照本宣读,也不是教案走场,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纯粹把备课留于形式。把上课视为游戏。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教学的每一个大环节,让学生在了解、认识、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淀一定的能力素养或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世界产生共鸣。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吸收、内化的过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勿需安排得的水泄不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读读、想想、写写。听说读写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相反地,课堂中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时间,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最有效的状态。
3、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4、加大资源开发,重视学科合作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这学期,在教学四下年级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区档案馆、区敬老院等这些社会机构资源,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利用其他课程,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同时,大家也提到了不少实际性的困难,如课前的准备工作因学生的能力、习惯等问题或家长的诸多因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往往是老师说得很激动,学生听得很心动,回到家后没了行动。高段的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化时间,还要有相应的场景,但学校的实际情况,安全因素等又不允许学生走向社会去实践、感受,等等,一切的一切教不待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
2009/3
《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的学习心得体会》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7617.html
——“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的学习心得体会
东小品德教研组
根据区教研室工作要求,我们品德教研组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学习了“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并组织了充分交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30条》从四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对教学准备的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实施的要求;三是对学习评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四是对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通过学、讨论,使执教老师对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都认为新课程下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更为实际的方向,能有效帮助自己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差距。进一步认识到落实常规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紧密联系,并对如何落实教学常规达成了如下共识:
1、 教师在平时要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教材组合,资源挖掘,教学形式等,还要备教学准备,因为根据学科特点,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资料搜集、实物观察、人物调查、采访等。
2、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虽然上课不是照本宣读,也不是教案走场,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纯粹把备课留于形式。把上课视为游戏。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教学的每一个大环节,让学生在了解、认识、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淀一定的能力素养或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世界产生共鸣。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吸收、内化的过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勿需安排得的水泄不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读读、想想、写写。听说读写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相反地,课堂中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时间,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最有效的状态。
3、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4、加大资源开发,重视学科合作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这学期,在教学四下年级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区档案馆、区敬老院等这些社会机构资源,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利用其他课程,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同时,大家也提到了不少实际性的困难,如课前的准备工作因学生的能力、习惯等问题或家长的诸多因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往往是老师说得很激动,学生听得很心动,回到家后没了行动。高段的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化时间,还要有相应的场景,但学校的实际情况,安全因素等又不允许学生走向社会去实践、感受,等等,一切的一切教不待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
2009/3
《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的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