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领导讲话 >> 乡镇农村 >> 正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及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结合**镇的实际,提出**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具体如下:
  (1)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及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实事求是。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镇实际,因地制宜,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以谋求当前发展的同时,要考虑资源消耗的过程中以及耗竭后的持续发展。
  (5)系统工程。用系统思想,可以把**镇分为三个层次:一、新庄、大水井、**三个村,位于河谷地带,距离城市最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可全面进行城镇化建设。二、金家、苦荞、经堂、烂坝、庄上五个村,距城区稍远,经济发展居于**镇中等水平。该区域应以农业为主体进行建设,开发当地特色农产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三、大麦地、竹林坡两个村,位于山上,距离城区较远,经济发展落后。由于人口不多,可以进行搬迁,与其它村合并,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三个层次的逐步推进,实现**镇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
  2、**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
  3、**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体系的构建
  (1)**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对各项成效进行综合考评。总的来说,**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评指标体系是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镇具体情况和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制定了36个具体评价指标,并将各指标按具体值划为初、中、高三个等级。
  “生产发展”,包括乡村经济总量增长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和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项。
  “生活宽裕”,包括电力入户率、生产用水满足水平、饮用水合格率、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户率、农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人均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镇村卫生所达标率、社保覆盖率、医保覆盖率和农村商务网点建设12项。
  “乡风文明”,包括合法生育率、村级文体设施建设率、素质教育培训率(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高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大学入学率)、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五好家庭、文明户和宣传工作、邻里关系7项。
  “村容整洁”,包括农户室外道路硬化率、排水管网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公共照明率、绿地率、农村能源建设(沼气、太阳能等)7项。
  “管理民主”包括党支部建设、各项制度建设、村务公开满意度和群众参与度4项。
  新农村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时期的不同,标准也可能不同。在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权威的范本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必须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制定适用于**镇实际的执行标准。
  (2)**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体系的实现途径
  由于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镇各村建设新农村的起点不一样,因此各行政村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也应不同。为此,我们把**镇辖区内十个行政村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新庄、大水井、**村;第二层次:经堂、金家、苦荞、烂坝、庄上村;第三层次:大麦地、竹林坡村。第一层次的三个村用五年的时间达到高级标准,第二层次的五个村用五年的时间达到中级标准,第三层次的两个村用五年的时间达到初级标准。
  五、**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规划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五通
  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目前,**镇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重点是五通问题: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话、通网络。
  (1)通水。①四个小型灌区建设。包括:梅子箐灌区、龙洞灌区、大箐沟灌区和烂田湾灌区。主要新建渠道15km,管道8km,其中大箐沟灌区主要解决金家村和苦荞村用水,梅子箐灌区解决**村用水。②严重缺水村工程建设。拟在竹林坡、金家、苦荞和烂坝4个严重缺水村新建工程315处,其中:新建山平塘8个,扩建2个,新建蓄水池305口,开挖渠道27公里,通过水利设施建设来解决以上各村的用水问题。同时改造其它村的用水设施,确保村民用水安全、卫生。
  (2)通电。在完成39个农业合作社的电网改造的基础上,要筹集资金,尽快完成其余17个农业合作社的电网改造。确保全镇生产生活用电安全、稳定。
  (3)通路。①庄上村:规划公路12km,连接村委会所在地与504电厂专用道路。②经堂村:规划公路4.5km,公路通过农村社区,与504电厂专用道路相连。③烂坝村:规划公路2.5km,与310省道相连。④苦荞村:规划公路4km,连接村委会与农村社区,并与310省道相连。⑤**村:规划公路2km,公路通达农村社区,与310省道相连。⑥大水井村:规划公路3km,公路通达村委会,穿过攀钢弃渣铁路线与310省道相连。⑦新庄村:规划公路2km,公路连接农村社区,并穿过攀钢弃渣铁路线与310省道相连。
  (4)通话和通网络。目前,除新庄、大水井、**三个村部分电话和有线电视基本开通外,其余几个村均未全面开通,阻碍了农村信息交流。在尽快解决新庄、大水井、**三个村通电话、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大对其它村的电话、电视、有线广播的投资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内,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
  2、**镇农村社区(村庄)建设
  坚持城乡整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尊重农民意愿,以社为基本单位规划农村社区的原则,按“农村五有”标准进行建设:
  (1)有标准房。①方案一:占地326m2。其中:生活居住占地146m2,生产、畜禽舍占地180m2。住房建筑面积约180m2,适合4-6人的家庭,人均生活居住面积达30m2。总投资约12万元人民币。②方案二:占地278m2。其中:生活居住占地126m2,生产、畜禽占地面积152m2。住房建筑面积约150m2,适合5人以下家庭,人均生活居住面积30m2。总投资约10万元人民币。③方案三:占地面积220m2。其中:生活居住占地118m2,生产畜禽舍占地102m2。住房建筑面积约120m2,适合于4人及以下家庭。总投资约8万元人民币。④方案四:占地面积180m2。其中:生活居住占地90m2,生产畜禽舍占地90m2。住房建筑面积约90m2,适合于3人及以下家庭。总投资约6万元人民币。
  (2)有垃圾填埋场。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一方面要通过燃烧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对不能燃烧的垃圾要进行填埋。各行政村要选择距离农村社区较远、荒凉、方便倾倒,且距水源较远的地方建设垃圾填埋场。对垃圾实行统一处理,确保农村清洁卫生,村容整洁,给村民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3)有聚会馆。每一个行政村修建一个聚会馆,用于村民开会和技术培训。
  (4)有娱乐活动场所。各村可以建设公共活动场所,用于满足村民娱乐活动之需。村民闲暇时可以在活动室打牌、下棋、看报等,在活动场参加体育锻炼,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5)有社会服务网。各中心农村社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提供农村医疗、卫生、商业、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第一年选择庄上村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庄上村有244户,916人,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且建有一定规摸的优质芒果基地,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条件相对较好,可先进行试点建设,起示范作用;第三年选择苦荞、金家、烂坝、经堂四个村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因为这四个村的人均纯收入均在4000元左右,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第五年全面推动农村社区建设。
  3、**镇新农村的产业发展
  (1)**镇新农村的农业产业发展。首先,**镇党和政府应对其进行宏观指导和统一规划,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镇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培育壮大芒果主导产业。其次,要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要求规模经营,就必须实现分工细化和生产专业化。在稳定土地承包制基础上,本着自愿、有偿的原则,实现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使土地逐步集中到一部分种田能手或龙头企业手中。
  (2)**镇新农村的工业产业发展。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利用**民营经济创业园区,加大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②发展优势工业。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炭及焦化工业、钒钛钢铁工业。③积极发展建材产业。
  (3)**镇新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①大力发展旅游业。②积极发展物流产业。③加强商贸服务行业的建设。
  4、**镇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
  (1)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领导工作
  (2)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
  (3)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4)树立典型,全面推进
  5、**镇新农村的管理民主化建设
  (1)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民主管理的自觉性
  (2)明确主要事项,切实增强民主管理的针对性
  (3)健全组织网络,切实做到全员参与民主管理
  (4)实行多层互动,切实提高民主管理的运行效果
  (5)加强监督约束,切实保障民主管理顺利实施
  6、城乡统筹的实施方案
  (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2)统筹文化教育。①统筹教师待遇。②统筹教育布局
  (3)统筹医疗卫生。①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②多渠道解决医护人员不合理配置问题。③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的资金投入。
  (4)统筹社会保障
  六、**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措施
  1、**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解决的问题
  (1)资金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大、周期长、投入多的工程,资金筹措是关键,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方筹资。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普通较弱,如此庞大的工程,单靠农户自筹远不能满足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同时不少农户不愿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投入。如果片面加大建设力度,全面开展建设,那么资金严重不足,势必导致损农伤农的事件发生,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可按“财政 农户 银行”的模式筹集资金,三方各解决一部分。另外,可以实施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获取资金,补充农村建设资金不足。
  (2)科学规划问题
  农村社区规划和产业规划,应与各个村的实际相结合,不能搞一刀切,应统筹兼顾,分类实施。
  (3)土地利用问题
  要本着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少占土地,多占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4)消费水平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应考虑农民的消费承受能力。如电话线、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接进村庄,农民使用很方便,但不能强制使用。只能在生产发展,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让其主动接受。
  (5)农民意愿问题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方案选择和实施途径上,要尊重农民意愿。
  (6)污染问题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煤炭和石灰石等资源。建有多家煤矿、焦化厂、水泥厂、火力发电厂等企业,这些企业排出的“三废”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目前,要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可以对货场实施半封闭、封闭管理,并定时洒水,防止粉尘飞扬;对矿物运输车辆进行遮盖处理;另外,对生产企业还须实行技术改造,降低“三废”排放,为农业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措施
  (1)统一思想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期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和政府都应有一个清醒认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均衡发展,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要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和谐农村社会。
  (2)加强领导
  **镇各级领导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和意义,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和途径,要身体力行去参与和组织**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氛围。首先各级党政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组织制定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第三要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组织和领导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第四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要善于总结新经验、认识新事物、树立新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培训教育
  首先,必须加强对干部和基层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其次,要做好对农民群众的培训教育,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前景来激励他们积极配合,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促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早日成功。
  (4)科学规划
  在不同区域、不同乡村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是资源因素,包括土地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这是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第二是市场环境,包括乡村的区位、交通状况、产品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等,这是选择产业的重要依据;第三要考虑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不能脱离经济现状去选择项目,不能超过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去超前发展;第四要考虑农民的综合素质。
  (5)分类指导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对新农村面貌的完整描述,是一个目标系统。分类指导体现在三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770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乡镇农村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