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材料
煤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材料
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境内,隶属于平庄煤业集团公司,设计规模为年产500万吨,矿田内有12个煤层,累计可采厚度76.7m,地质储量5.43亿吨,可采储量3.9亿吨,服务年限71年。采用连续、半连续的综合开采工艺,连续工艺系统从德国引进先进技术,由中德厂家合作制造,是国内目前生产工艺最为先进的露天矿之一。
露天煤矿现有职工1494人,职工入会率达100%。矿工会下属13个车间分会,84个工会小组,53个班组,17个职工小家,专职工会干部6人,兼职工会干部53人。
几年来,矿工会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具体作法是:
一、解放思想为企业发展夯实基础
元宝山露天煤矿从1973年筹建到2005年投入生产,历经32个春秋。在这漫长的筹建过程中,单位花的是国家建设贷款,职工吃的是建设饭,职工队伍有“思想松、纪律松、管理松”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矿工会在矿党委的支持下,自觉服从服务于全矿生产经营大局,贯彻“以人为本,科技兴矿”的方针,从转变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入手,突出抓了形势任务教育和爱矿敬业教育。
在形势任务教育方面:我们立足于正确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等内容作为教育重点。帮助职工认清形势,理解和支持改革,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广大职工对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逐步增强了“职工吃饭靠市场,岗位靠竞争”的风险意识,“迎接挑战,攻坚破难”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求先进,业绩创一流”的进取意识。
在爱矿敬业教育方面:为保证思想教育见到实效,坚持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了矿内网站、干部学习室、职工培训室、矿内小报、基层信息小报等各种学习阵地建设,开展以“我为企业献一计”为内容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职工把企业发展中的难点作为献计的重点;开展“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大讨论活动,职工的思想被引导到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坚决完成生产任务上来,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掌握先进操作技术是竞争所迫,是企业经营所需,是提高自身操作水平、业务水平、降成本、增效益的必然环节。
二、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元宝山露天煤矿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高,技术含量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元露要不断发展,必须加强职工培训力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促进科技兴矿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1998年就制定了《科技兴矿实施细则》,1999年以元露党办发[1999]6号文下发实行,在《科技兴矿实施细则》中,确立了科研发展十二项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经济技术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岗位技术能手评选办法、科研管理、技术人员管理等制度;2002年在矿二届一次职代会上又通过了《关于科技兴矿的决议》,《决议》中明确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将销售总额的0.5作为科研经费,这充分表明了我矿领导班子实施科技兴矿战略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在2004年二届三次职代会上又通过了《元宝山露天煤矿科技兴矿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奖励范围和奖励标准,并首次提出推行首席员工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强有力的推动了我矿科技兴矿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也使技术与生产在我矿达到完美结合,形成了生产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促使生产发展的喜人态势。通过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员工物质和精神奖励,有效激励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几年来,我矿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员劳动生产效率由1998年的2.05吨/工提高到2004年的7.97吨/工,翻了近两翻。
矿工会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他们购置了《人力资源管理》、《高级锻造工技术》等理论与技术学习工具书,拓展了职工的知识面,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开展各种班组竞赛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激发了职工勤奋工作和学习的热情;范文先生版权所有
二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培训。通过生产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现代化企业拥有高质量的现代化设备非常重要,而拥有一批能驾驭现代化企业的高素质人才更为重要。采取把职工送到国外和国内四大院校培训方式,主要送到德国77人,送到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工学院、吉林工业大学、阜新矿院等四大院校705人。并根据生产需要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共计3524人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62个工种、43
分册、260万字的《元宝山露天煤矿职工应知应会教材》,做到技术工种的职工人手一册。并建立了适应各工种的理论试题库,实行微机管理,共收入了63个工种、513套试题,保证了我矿职工考试需要。这两项工程使我矿的职工学习与综合考核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我矿现有技术人员212人,其中高级职称52人、中级职称90人、初级职称70人。几年来,我矿始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对他们进行政治素质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业务能力培养。1998年至今,共完成继续教育1695人次,到高等院校培训108人次,参加国内各种技术交流39人次,矿内举办采矿、疏干、连续工艺设备等技术研讨会7次,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一次。通过这些活动使我矿技术人员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向刘伟、王军、褚振尧、谢永恒、徐泽军等技术拔尖人才。王军同志自行完成了地销ic卡销售系统建立、疏干和选煤集控系统改造,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方面也有出色表现,为我矿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谢永恒和徐泽军同志刻苦钻研业务,在德国专家撤走后,为保证连续工艺系统正常运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褚振尧等同志在特大富水矿床疏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刘伟同志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的作风,不求名利的品德称得上是技术人员学习的楷模。
积极为各类人才成长创造条件,对工作能力突出人员给予提拔重用,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给予重奖,为想干事业的人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这是我矿几年来在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和方法,逐步形成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如:我矿合理地提高技术人员待遇,对于被聘技术人员及时兑现岗位工资,对在生产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产生效益人员,对工艺系统、设备等进行技术改造产生效益人员都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同时,积极为用非所学的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实习归队创造条件,2004年共有四人归队,在机电修配厂成立了技术工人培训队,为以前下岗和改行的技术工人返回技术岗位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矿高度重视精神奖励作用。自1999年以来,我矿坚持年年开展岗位技术能手评选活动,极大的鼓舞了广大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我们始终坚持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且方法得当,所以,我矿是全公司中技术人员流失最少的一个矿。
考核使用。结合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了“职工综合考核、竞争上岗制度”。职工不管在岗还是待岗,可根据自身条件报考任何工种,按综合考核成绩进行末位淘汰或试岗,矿基层单位需要增加人员时一律实行公开招聘,通过培训考试、考核,按考试成绩择优录用。仅2004年就举办各类人员上岗培训班15期,共有11个工种中的122人参加了竞争上岗考试,其中98人被录用。范文先生版权所有
激励机制。为了充分体现知识和技能的应有价值,让技术水平高的职工真正得到实惠,建立了评选“岗位技术能手”和“等级技能职工”等制度。按年度综合考核成绩次序选出,并根据级别按月享受矿长津贴。“等级技能职工”分为四个等级,其每月津贴分别为60元、40元、20元、10元,期限为一年,连续被评为岗位技术能手,其津贴标准在60元的基础上每年增加20%。通过评先活动的开展,在职工中掀起了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的热潮;提高了科技工作者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科技兴矿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科技进步。
三、科技创新铺就企业成功之路
2000-2005年,在生产作业不利的条件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结果。由于我们把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和提高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职工观念有明显转变,业务素质显著提高,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劳动效率成倍增长,促进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
开展活动。矿工会利用生产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地配合行政开展活动,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
1、围绕高产高效矿建设,创新机制,深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根据二届四次职代会通过的《继续开展劳动竞赛的办法》,开展了剥离、煤炭销售劳动竞赛。采矿二部完成月剥离109万立方米,煤炭销售公司完成煤炭销售17、35万吨。采矿部完成月剥离121万立方米,排土机改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我矿节省了大量资金,同时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全年完成剥离1299万立方米,煤炭销售365万吨,为我矿生产做出巨大的贡献。
2、根据平煤公司和矿党委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关于做好安全工作的1号文件。围绕“安康杯”竞赛活动,工会根据我矿的特点,有组织地学习宣传贯彻《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工会劳动保护三个《条例》,依法行政参与群众安全工作,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营造起人人管安全,事事重安全的良好氛围。在6月份安全活动月中,矿工会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月的重要意义,并制成宣传磁带,在职工通勤车上反复播放。印制安全生产月主题条幅,开展安全你我他班组签名互动活动,全矿70个班组及主要生产部室都悬挂安全主题条幅。矿属各车间工会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制作活动宣传牌板,《安全誓词》牌匾,利用班前学习时间,组织职工学习文件,形成活动目的人人皆知,活动项目人人参与的氛围。
矿工会多次组织职工代表对我矿的安全生产进行了视察,把职工代表对安全生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涉及哪个部门的,都要拿出整改措施及落实方案;矿工会逐条、按部门去督办、去落实,并向党委汇报,从而使大家意识到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必须常抓不懈。
群监组织健全,围绕“安康杯”竞赛活动,群监员坚持10、20、30日上岗及填写安全信息反馈表制度,全年共填写安全信息反馈表896份,组织安全普法及安全知识有奖答题抽奖活动,开展“我为安全进一言”活动,全矿共写安全警句1119条,写安全诗歌53首,安全对联8副,提安全建议78条,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为全矿的安全工作献计献策,截止2005年12月26日,全矿安全生产实现2000天。
经济技术创新。几年来,我矿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改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1998年至2004年末共收到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285项,其中采纳166项,创经济效益2.9881亿元。
1、在连续工艺胶带运输系统中,德国专家都未能解决的211、221胶带跑偏撒料问题,通过我们自己技术改造目前已彻底解决;一号轮斗大石块采掘问题,在采矿部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也得到了有效解决;2#排土机卸料车及225机头升段移设问题在机修厂和采矿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未经拆卸就巧妙地移设到位,为矿节约了大量资金;225机道治理发愣功水平新路堤工程,经过原科技中心采矿技术人员多次技术比选优化,最后确定的方案比原沈阳煤矿设计研究院给定的方案节约资金900多万元;基岩疏干巷道研究设计与实施、履带车连轴节国产化等项目的及时完成,避免了停产。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可以讲,我矿广大技术人员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依靠科技力量来解决生产疑难问题。6年中国共产党完成重大科研项目12项,解决了诸如基岩水疏干、四系残余水处理等生产疑难问题;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疏干集控系统、连续工艺集控系统和选煤集控系统改造、煤炭ic卡销售系统研究开发等项目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我矿管理水平的提高;仅一采区东北角扩界研究与设计、一采区南帮压煤残采研究与设计等几项就创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在12项科研项目中有两项科研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有一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科研项目的完成给我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我矿度过1998---2002年五年生存危机期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证。
3、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的需要,实现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管理信息系统(y/mis)建设,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同合作完成了《元宝山露天煤矿管理信息系统y/mis》及《元宝山露天煤矿863/cims》开发工作,y/mis项目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本矿争取到25万元的资金,并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
4、元露一采区开采基本接近尾声时,正处于一采区向二采区过渡阶段,但一采区各边帮尚有大量煤炭被压在地下,如果进行回采,可利用境界外储量48万吨,创造价值3000多万元。为了有效地利用国家煤炭资源,提高回收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一采区边帮压煤的残采问题便提到日程上来了.矿于2002年3月成立了残采项目部,经过项目部技术人员努力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从坚持本矿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组织人员现场测量,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审查会议,对如何处理在残采范围内的空巷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积极搜集有关空巷区资料,与曾经在小煤窑工作过的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小煤窑在一采区的开采情况,认真分析研究以往空巷探测及处理经验,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设备现状,编制了《一采区西南帮采空区探测及处理设计》方案,通过综合分析与优选,进行了“一采区边帮煤炭的残采设计”,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残采煤的赋存状态以及边坡的稳定性特征,最终确定合理可行的残采方案,编制了《元宝山露天煤矿一采区西南边帮压煤残采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施。一采区残采方案实施后,当 《煤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