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正文

多元结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多元结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与生活》是由品德、生活、科学、社会、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相关内容和要求组成的综合课程。课程的综合性致使我们的在教学产生了很多困惑,针对这些困惑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认为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是教学可行性的关键。

[关键词]:综合性   困惑   整合

在小学阶段,现行的品德教材分为两部分,《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材。《品德与生活》课程由品德、生活、科学、社会、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相关内容和要求组成的综合课程。它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是多元化的,它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课而言,现在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全新的德育综合课程。课程综合最主要的意义是:“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1]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综合性的体现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一目标体现了多科融合、多科功能兼备的特点,包含了品德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生活能力教育等多重价值。
2、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对原有小学低年级的思想品德、科学、社会、和生活等学科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这儿童生活的四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性表述。[2]其中,四个方面的生活分别各有侧重地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
3、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在教学中是以活动为载体的,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和知识学习,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学习。体验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
二、课程综合所带来的困惑
1、教师对课程的定位模棱两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对原有小学低年级的思想品德、科学、社会、和生活等学科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课程,它涉及的面很广,在教学的时候怎样把握好课程方向,才不至于喧宾夺主脱离品德的轨道?
2、多科综合,教育重点不好抓。现在的课程从学生的原型出发,将从生活重分离出来的,分散在《自然》、《常识》及《劳动》等学科重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面对这么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该突出品德教育还是重在知识教学呢?
3、多课程综合必要吗?在小学阶段,《常识》《人 自然 社会》等学科依然开设,现行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为什么要和它们融合,这样有必要吗?面对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出现的与其他课程相关的内容,笔者总是左右为难,如果置之不理,那么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如果进行讲解,万一与专业老师的讲解不一致会误人子弟。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中把握好这个度,把课程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呢?
三、我的思考:有效整合实现1+1>2
1、把握课程核心,正确理解课程综合性。
“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孩子学习做人,所有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编排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的处理中,笔者觉得要处理好这样两对对关系:
⑴处理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活动为载体的重体验感悟的学科,不像语文有明确的知识要求,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要求学生去体验感悟,对于知识性的内容则是从简了。比如二下年级第五单元“长大真好”的第一课《我长大了》,本课由“我有我的生活”“放飞心中的愿望”“我会做的事”“假如我有20元……”组成。从这几部分较全面地展示了“我长大了”的表现,注重心情体验,特别是感受自己成长的快乐。
⑵处理好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教材的编排在内容上综合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一下年级第一单元“春天的歌”,教学主题是感受、欣赏春天的美好,引导儿童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现春天地生机和多彩,学习有关春天地自然常识,倡导一种愉快积极、富有创意的生活。从这个主题中我们已经感受到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与自然常识内容的一个有机融合。这个单元在设计上以儿童喜欢地方式全面地展现典型的春天生活形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感。
2、把握教材特点,整合处理相关内容。
综合性是体现在教材的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中的。我们应该从“教材、单元、课文、课时”四个层面来把握内容和目标要求的综合性。由面及线,由线关注到点,把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利用起来,发挥1+1>2的效果。比如一下年级“今天我当家”这个单元是对一上年级“我爱我家”生活主题教育地延伸和深化,从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通过“小调查”“小实践”“小评判”“小擂台”“小讨论”“小制作”和“小剧场”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家庭生活,从而完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的“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和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地判断,不盲从”“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劳动成果”“能在老师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3、明确课程定位,多种教与学的方法整合运用。
《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的综合综合课程,在活动型教学设计中,以“感受—体验—表现”为主线的体悟学习和以“观察—假设—分析—发现”为主线的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将讲授、游戏、实验、讨论和分析、角色扮演、美工活动、动手制作、讲故事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其中,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有机整合。
4、培养综合型的教师以适应综合型的课程
综合型的教材,涉及的知识面是可想而知,假如一个教师不具备“什么都懂一点”这样的素质,那么即使给他完整的教材也是徒劳的。所以,要想有效地开展综合教学,首先要培养综合型的教师,把教师的知识和业务素质也进行适当的整合。培养综合型教师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参加专业的培训,也可以自我充电,另外还要加强与其他学科老师之间的交流,把握好教学的度,有机整合,化整为零。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周建忠:关于品德与社会(生活)综合性特点的探讨,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网
[3]《品德与生活》教师参考用书

 

《多元结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790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