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评价运作策略
三、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一)评价原则
1、必须真实反映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原则;
2、评价必须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3、注重体现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4、体现以自我评价为主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5、采取渐进式和引导式评价,促进教师多次阶段性反思;
6、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体现评价方式多元化原则;
7、友善性原则。尊重主体与个性,体现评价的发展性;
8、顾及教师的承受能力和可利用资源;
(二)评价方法
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而不进行评价,这项活动就失去了激励教师不断进取的作用;若评价不科学同样会伤害教师积极性。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应坚持包括教师本人在内的多元参与和多样化评价方式方法结合的原则,以客观真实反映教师师德、教育观念、专业水平和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的发展状况,促进教师有效反思,不断进取。记录袋应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体现主体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家长、领导、专家多主体参与的评价理念,评价可采用考核、考试、调查、座谈、听课、走访等多种方式进行。
1、自我评价教师是自己作品质量和价值的最终仲裁者。教师在收集整理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否定自我,随时调整充实记录袋内容,总结成绩,发扬优势,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予以弥补,通过多次阶段性反思,使记录袋日臻充实和完善。学习周期结束后,教师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来一个总结性反思,并形成作品,表达如“我的教育理想”,“我的教育追求”,“回顾我的专业成长之路”等主题。教师自我总结评价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内容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2、同事评价教师间的经常性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评价可放在教研组进行,同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主要是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指导督促,对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针对性、发展性提出建议和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缺失和困惑提供帮助。
3、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师生共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师德是否存在问题,教育教学水平是否提高,学生最知情,因此也最有发言权。学生评价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校长信箱、等方式进行。教师应虚心听取学生评价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时改进提高。
4、家长评价家长参与评价教师是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体现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否发生变化,家长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了解,对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见解往往能切中要害。家长可以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参与对教师的评价,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家长会、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等方式进行。
教师个人、同事、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的结果是记录袋的内容结构要素,以文字形式进行描述,为最终形成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打下基础,提供真实依据。
5、学校综合评价学校综合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的总结性评价,体现明确的导向性和终结性。综合评价由学校组织专门的评价小组对记录袋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核,并对各项内容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可先用百分制记分(仅作评定等次参考),内容要素(规定的项目无欠缺)和成绩要素权重各占一半,评价结果用优秀(90分以上)、良好(70-90)、可接受(60-70)、欠缺(60分以下)等词语进行等级描述,还要对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简要而明确的文字描述,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评价运作策略(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