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验,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动态生成
一、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的生命性。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小学生对生活世界的体验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经验、感受、观念等,这是他们内在的精神内容,别人是无法所替代得了的。其一言一行是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形象表现,是个体品质的具体反映。因此,教育者所创设的教育情景应该是真实的、适合每个少年儿童的,而不是以成人的主观观点替代未成年人的体验,更不是鼓励未成年人为表扬、荣誉而言不由衷地去“作秀”。
二、小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的自主性
既然个体思想道德的形成是别人无法替代的,那么每位小学生应该是自己良好思想道德形成的主宰。教育者只有创设让小学生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且真实的教育情境,通过“超乎其外”的实践性活动产生“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才能促使小学生初步形成科学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者充其量只不过是每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者,而不是“承包者”。
三、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性。
个体特别是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一旦形成后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对生活世界认识的深入而更丰富,更趋于科学、正确。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自我的再反思是对原有认识的再次生成,是一次再创造。所以,每位教育者要用发展的视野评价小学生的一言一行,激励他们的闪亮点,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燃点,促进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发展、生成。
四、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