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三层台阶
信息技术教学的三层台阶
石狮第一中学 吴纯良摘要:2000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会议讨论稿)》中已明确提出,"全国普通高级中学于2001年秋季开学从高一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为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怎样有效的教好,才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呢?本文是以自己多年从事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体会,与大家从理论课、上机课、课外实践课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我省的信息技术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实现学生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能像社会上片面追?quot;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呢?信息技术教学可分为三层台阶:一、理论课教学, 二、上机课教学,三、课外实践。所谓理论课教学主要内容是课程的引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上机课教学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课外实践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去。 理论课教学是前提,上机课教学是手段,课外实践教学是根本。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踏好这三层"台阶"。
一、 理论课教学
1、上好第一节信息技术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为学生上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要结合典型事例(最好辅以相应的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出学习的欲望,明确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明白: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课时,一方面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要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还需要他们怎样的密切配合等等,让学生有一个必要的心理准备,为今后的学习,尤其是上机课能充分利用好45分钟开个好头。
2、课堂教学应以能力的培养为主。
对于新的课程内容,只要学生能自学弄明白的问题,教师就不要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出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让学生"各抒已见"的机会。最后教师再通过课堂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完整化。而对于新技术、新名词的教学,则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与追踪。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成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教学过程紧张但不忙乱,自身的教学效率与计算机的高效性和谐一致,使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
4、理论课教学课时应远小于上机课。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是用来处理其它事务的手段,因此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所以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适合完成像基础知识、语言算法、小结讨论等内容的教学。上机课才是学生通过动手来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
二、 上机课教学
充分、有效的利用好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因此教育部已拟定,上机课时应占信息技术课教学的70%以上。
1、有关操作的教学内容应当安排在机房进行。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有关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如:Windows98的操作、Word的操作)应安排在机房进行。对配有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机的现代化机房,能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对暂不具备以上条件的机房,也应常备一台投影仪,教师要精心设计制作投影片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效率教学的需要。
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上机课之前,要向学生提出本节课学习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操作,使学生在自己不断的解决问题当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此后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提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可能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同时注意将任务简化,同时将学生任务简化为基础与技巧两部分,便于让学生抓住重点,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比如:将Word使用分为基础部分(常用菜单、常用与格式工具栏使用等)与技巧部分(专用工具栏、复杂选项、复杂格式等),基础部分内容严整量少,便于教学,务必严格把关,确保每位学生都学会,技巧部分注意方法教学,不必一一细讲,要引导学生学会摸索学习。也要注意将任务分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相应难易的任务,因材施教。
3、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创造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Word设计贺卡、办报,用Music作曲、用Excel分析班级成绩,用Internet进行信息交流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教育落到实处。
4、上好程序设计课,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生用所学语句自己组合成程序,用来解决某些问题:画图、奏曲、解趣味数学题、进行成绩分析等等。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就是创造,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规划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其它课程不能替代的,是性能价格比非常好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三、 课外实践课
"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会涌现出许多学生计算机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的知识,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校、教师、家庭应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爱好给予保护、培养和正确引导,以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可分程序设计和应用技术两大类进行辅导。
1、程序设计小组
中小学各个阶段的程序设计课外实践应与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结合。由于此类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只有心理素质好、文化课成绩优异、熟练掌握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学生才有可能在较高级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因此在课余可组织程序设计兴趣小组。如Pascal语言的程序设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国家计算机高级人才的早期培养尽基础教育的责任。
2、 应用技术小组
在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中可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如用Frontpage自制网页;用Word设计公益广告、贺卡;用"画笔"或Photoshop创作美术作品、电子相册;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普曲或合成音乐;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到、巩固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规划的能力,深受学生喜爱。由于指导这些活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所以这样做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中心,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参考文献〗 《中国电脑教育报》。 高玉祥等编著,《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珍尼特ooo沃期、[新]戈登o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简介〗 姓名:吴纯良 单位:石狮第一中学 从事工作:计算机教学 通讯地址:石狮市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362700
《信息技术教学的三层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