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 正文

中职硕士培养质量问题刍议


暴露出中职硕士培养在管理上缺乏执行力和约束力。另外.由于中职硕士不能像其他专业学位一样授予独立的学位.而是挂靠在相关专业方向上,因而出现师范院校和各专业学院的角色冲突,学校管理与二级学院管理作为的错位。
(四)单一化的培养机制缺少多元的质量监督评估机制
我国中职硕士的培养主要由培养院校负责,中职硕士所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不参与。中职硕士的培养尚未建立起培养院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培养、合作互动的机制。中职硕士的实践教学活动还未真正纳入培养计划中,因而对中职硕士在原工作单位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跟踪回访还不能有效地实施,给中职硕士的质量评估带来了一定困难。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中职硕士培养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对于中职硕士的培养质量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除极少数培养院校试行过淘汰制之外,绝大多数培养院校对中职硕士实行的是“宽进宽出”,学员基本上百分百都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
中职硕士的培养质量与学术水平是中职硕士教育能否得到社会认可的关键,是中职硕士教育的生命线。因而,建立有效的中职硕士培养质量体系,是提高中职硕士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构建中职硕士培养质量体系,提高中职硕士培养质量
“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等术语源于工商企业对产品的质量管理。近年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与方法被逐渐引入到教育领域(鉴于2000年版的IS09000并未严格区分质量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这三者的关系.将三者等同用之,因而,本文也采用此作法。)2000版的IS09000标准将质量管理体系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将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引入中职硕士培养过程中.则可以定义为:学校在培养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工作的管理体系。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而建立的综合体,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是质量管理的支撑,也是实现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
中职硕士培养质量体系是由多种相互关联和作用的因素组成的复合体系,是保证和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根本所在。在这个体系中,从培养院校的角度来讲,相互关联与作用的各要素包括导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学校整体实力提升和外部发展环境建设等:从中职硕士培养过程(输入一培养一输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招生、课程学习、学术交流、论文写作、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培养过程是影响中职硕士培养质量最直接的环节,因此.过程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也是取得高水平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鉴于目前中职硕士培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这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我们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中职硕士培养质量体系,提高中职硕士培养质量.从而达到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
(一)规范生源属性,建立生源质量管理体系
所谓生源属性就是指生源在入学前的角色定位与期待。合格的生源是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的前提,而生源的属性是能否实现培养目标的又一关键因素。否则就会导致教育的错位,从而产生教育浪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度确立的初衷旨在“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培养中青年专业课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因此,在生源选拔过程中应规范生源属性.确保中职硕士的生源质量,有利于在将来的培养过程中减少由于生源性质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校制定更为合理规范的培养计划和相应的学位授予标准。
(二)建立和完善中职硕士培养过程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中职硕士培养过程管理体系.首先,应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是中职硕士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有高质量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员。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学位论文工作的安排与要求等。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符合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还要明确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目标与定位。而目前我们的培养方案,几乎就是照搬全日制硕士的培养方案。为了实现培养高层次的中职学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目标,应改进、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其中重点是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中职硕士的课程设置至少应兼顾三个原则。一是兼顾务实性与创新性,突出务实性以适应和满足中职硕士的现实需求,同时以中职教师职业的实践需求为依托,创造性地设置课程,以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二是兼顾可操作性和学术性。中职硕士学位教育面向中职教师,从而对课程设置有可操作性的内在要求,必须提供有助于中职学校课程教学顺利开展以及中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策略与方法:中职硕士课程不能完全摒除学术性,要使学员通过课程学习能拓展其专业知识的纵深度,具有本学科的专业前瞻性。三是课程设置要兼顾学科专业性和教育科学的理论性。课程设置既要拓宽中职硕士的专业知识.又要及时反映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变化及趋势.将现代教育思想、方法、手段纳入到课程当中,使中职硕士在学习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增强其教育实践能力和促进教育改革的能力.促进其教育科学的理论修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其次,应建立和健全中职硕士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将学员、管理、教学、科研等全面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从而保证中职硕士培养管理的科学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有效避免管理松散、不规范的问题,学员的入学、出勤、课程选修、学分情况、论文选题等全部信息都应记录在库;同时,教学信息库、管理信息库等都将包含在此系统。培养院校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信息,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培养质量。此外,将目标化管理模式的理念运用于管理信息系统,学员只有达到环节的培养要求并通过考核之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培养环节.从而避免学员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问题,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意识,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也可以作为质量测评的有效根据。
(三)建立和完善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
建立和完善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对于提高中职硕士培养质量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应抓紧制定中职硕士学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体系.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标准体系的制定有助于对中职硕士的培养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质量检查与评估,可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促进交流,从而推动中职硕士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其次,与中职硕士所在单位建立起紧密联系,对中职硕士在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有效地跟踪回访.建立和完善培养院校与中职学校联合

中职硕士培养质量问题刍议(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862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职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