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硕士培养:技能专业化、理论系统化、学术实践化
教学管理人员。由于生源在专业知识背景、实践经验、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一个班级中对其进行统一的教学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员的素质。二是生源的地区差异。例如,从东南大学招生的江苏生源情况来看.一部分生源来自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另一部分生源来自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必然会使得学员在知识的广度、对先进设备的熟悉程度等方面产生差异。三是生源的年龄差异。根据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显示.在招收的四届中职硕士中生源的年龄存在较大差异,生源年龄从20多岁到40多岁不等,其中30-39岁的占了大多数。不同年龄阶段的中职硕士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差距,因材施教。
2.中职硕士培养内容。一是专业理论知识。中职硕士培养的是具备双师素质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理论上讲他们应具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目前中职教师大部分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对教育教学知之甚少,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利于完整系统地将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习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是中职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才能自觉地思考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更好地指导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职教师中还有一部分教师来源于企业.是拥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类教师通常实践经验丰富,但欠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不强。教师将该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重要前提是具备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生学习阶段给中职教师提供了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精通学科基本结构,掌握专业发展最新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专业实践技能。对于实习实训指导课教师而言,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尤为重要。中职硕士培养阶段.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技能的培养。中职教师要充分利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间,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和巩固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更好地从事实践性教学环节,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过程,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职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他们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一定的文化科学修养有利于完善人格,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不仅是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更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中职教师文化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过程潜能的发挥.影响着中职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
3.中职硕士培养模式。我国中职硕士培养模式并不统一.具有“中职硕士”招生资格的各院校,都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职硕士”培养方案,学界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同济大学张建荣博士认为,“中职硕士”主要应采用“共同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在校学习+回校撰文”模式;华东师大马庆发教授认为,“中职硕士”应采用“共同基础课程+方法课程”和“在校学习+挂职锻炼”模式;西南大学朱德全教授认为.“中职硕士”应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学术型导师+校外专业型导师”的模式:云南大学实行“院校培养”模式;同济大学则试行包括“培养单位、企业、职业学校”共同培养的“三元制”培养模式: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启动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双硕士”培养模式:湖北工业大学采取在职学习与集中授课结合、双导师指导的培养方式。虽然各培养院校以及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职硕士”培养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中职硕士”的培养似乎陷入本科化、成教化的怪圈中,中职硕士的培养特色无法体现。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应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因地制宜。中职硕士培养模式实行多元化意义重大,它有利于实现我国中职教师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培养多样化的中职教师人才: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硕士培养的质量。
三、中职硕士培养中的矛盾分析
(一)招生制度统一性与现实差异性之间的秀盾
中职硕士旨在培养高层次的中职学校“双师型一骨于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目前我国有30所高校具有中职硕士培养资格.从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来说,国家对各个院校做了统一的规定。但是各院校由于招生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内容等多方面的差异性.造成了中职硕士培养体系的相对混乱。统一的招生制度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这种矛盾制约了中职硕士教育的发展。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需要培养院校根据学科特点、职业教育特点、中职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等情况而定。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扎实职业技术教育学知识,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集理论与实践,发展与创新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
(二)教与学、工与学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在中职硕士培养过程中,培养高校多沿用学术型硕士培养体系,教学模式基本采用理论课+教育学类课程+工厂实习的方式,未能明显体现中职硕士的教育教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学生原有知识及所学的知识与导师现有研究方向所需的知识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硕士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形成,使得教与学的质量和方法得不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中职硕士多为中职学校教师,他们平时教学工作任务繁重.而中职硕士课程学习要求集中脱产,二者在时间上冲突较大。还有部分省市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愿或无力承担应承担的培养费用,造成学员个人负担较重,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矛盾
我国大部分院校的中职硕士课程是参照学术研究型研究生培养课程模式设计的,在课程设置上缺乏专业性和实践性,公共课比重偏大,学科专业性不够突出.与普通硕士课程设置并无显著差异,学术研究性浓厚。而中职硕士课程应具有职业性的特点.需要设置专业性强且能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实习实训课程,提高中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二者 《中职硕士培养:技能专业化、理论系统化、学术实践化(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8678.html
2.中职硕士培养内容。一是专业理论知识。中职硕士培养的是具备双师素质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理论上讲他们应具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目前中职教师大部分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对教育教学知之甚少,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利于完整系统地将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习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是中职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才能自觉地思考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更好地指导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职教师中还有一部分教师来源于企业.是拥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类教师通常实践经验丰富,但欠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不强。教师将该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重要前提是具备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生学习阶段给中职教师提供了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精通学科基本结构,掌握专业发展最新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专业实践技能。对于实习实训指导课教师而言,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尤为重要。中职硕士培养阶段.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技能的培养。中职教师要充分利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间,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和巩固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更好地从事实践性教学环节,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过程,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职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他们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一定的文化科学修养有利于完善人格,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不仅是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更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中职教师文化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过程潜能的发挥.影响着中职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
3.中职硕士培养模式。我国中职硕士培养模式并不统一.具有“中职硕士”招生资格的各院校,都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职硕士”培养方案,学界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同济大学张建荣博士认为,“中职硕士”主要应采用“共同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在校学习+回校撰文”模式;华东师大马庆发教授认为,“中职硕士”应采用“共同基础课程+方法课程”和“在校学习+挂职锻炼”模式;西南大学朱德全教授认为.“中职硕士”应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学术型导师+校外专业型导师”的模式:云南大学实行“院校培养”模式;同济大学则试行包括“培养单位、企业、职业学校”共同培养的“三元制”培养模式: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启动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双硕士”培养模式:湖北工业大学采取在职学习与集中授课结合、双导师指导的培养方式。虽然各培养院校以及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职硕士”培养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中职硕士”的培养似乎陷入本科化、成教化的怪圈中,中职硕士的培养特色无法体现。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应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因地制宜。中职硕士培养模式实行多元化意义重大,它有利于实现我国中职教师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培养多样化的中职教师人才: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硕士培养的质量。
三、中职硕士培养中的矛盾分析
(一)招生制度统一性与现实差异性之间的秀盾
中职硕士旨在培养高层次的中职学校“双师型一骨于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目前我国有30所高校具有中职硕士培养资格.从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来说,国家对各个院校做了统一的规定。但是各院校由于招生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内容等多方面的差异性.造成了中职硕士培养体系的相对混乱。统一的招生制度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这种矛盾制约了中职硕士教育的发展。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需要培养院校根据学科特点、职业教育特点、中职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等情况而定。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扎实职业技术教育学知识,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集理论与实践,发展与创新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
(二)教与学、工与学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在中职硕士培养过程中,培养高校多沿用学术型硕士培养体系,教学模式基本采用理论课+教育学类课程+工厂实习的方式,未能明显体现中职硕士的教育教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学生原有知识及所学的知识与导师现有研究方向所需的知识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硕士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形成,使得教与学的质量和方法得不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中职硕士多为中职学校教师,他们平时教学工作任务繁重.而中职硕士课程学习要求集中脱产,二者在时间上冲突较大。还有部分省市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愿或无力承担应承担的培养费用,造成学员个人负担较重,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矛盾
我国大部分院校的中职硕士课程是参照学术研究型研究生培养课程模式设计的,在课程设置上缺乏专业性和实践性,公共课比重偏大,学科专业性不够突出.与普通硕士课程设置并无显著差异,学术研究性浓厚。而中职硕士课程应具有职业性的特点.需要设置专业性强且能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实习实训课程,提高中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二者 《中职硕士培养:技能专业化、理论系统化、学术实践化(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