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正文

复习策略: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程设置格局下,处理好取舍关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例如,一方面.2011年的文综考纲政治学科仅必修部分就列出了190多个主干考点,而考卷涉及的内容却非常有限,因此,这些考点的性质、地位在高考中大有区别。另一方面,我们的课堂时间非常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求得最大效益,对这些考点就不能一视同仁,而应该带上有色眼镜予以区别对待。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取之有据、舍之有理呢?从静态的维度看,课标、教材、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等当然是必备的依据。但从高考要求看,还必须考虑基础国情、高三学情及不断变化的社会热点等动态依据。静态的依据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学科理论的重点和难点,动态的依据则引领我们不断生成当年度的备考热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二轮复习的重头戏自然就由这些“点”及其运行轨迹来构成。另外,在具体设计时还必须注意这些“点”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延伸、重组等方式协调好其间的逻辑关系。
  
  要做好“取”这篇文章还涉及“度”的问题,即某一个具体的考点挖掘的程度。例如,“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一重要考点在二轮复习时,多数教师都会通过组成知识专题进行重点复习,但对如何取舍其中的内容却颇感头痛。一般而言,依据“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样”的常规思路即可覆盖这一主题的常规内容,但就这一主题而言,复习到这一步却还不够,因为“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涉及“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价格变动的影响、国家财政税收”等许多相关知识,而且社会生活中国家调控的举措也非常多,就二轮复习而言,只有把这些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有效重组,才能在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上基本到位。
  
  四、“导”与“学”的关系
  
  这里的“导”主要是指教师的课堂引导.即教师站在主导者的地位引领课堂内容的演进与教学流程的展开。而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学生主体的课堂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
  
  师生课堂角色的转化所引发的“导”与“学”关系的嬗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突出的课堂变化之一。依据新课程理念,课堂应是学生学习活动发生及展开的场所和过程,教师的教应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一个具体过程。然而在高考政治的复习教学中,教师的“导”代替学生“学”的现象却仍普遍存在,其中的原因既有学科内容特点和传统教学的惯性影响,更为关键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制约。这一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集中表现为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缺乏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机械记忆的认知活动,代之以教师的单纯讲解,以致学生内在的思维没有获得有效激发,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能力题失分就在情理之中。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二轮复习课应该“以学定导,以导促学”,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课堂重心的正向转移。
  
  要落实“以学定导”,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课堂设计理念,要从服务者的角色审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重点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等问题,真正把课堂过程设计成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过程。其次,要落实“以学定导”还要掌握学生的动态学情,知道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懂得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进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态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要落实“以导促学”,关键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这一问题上,教师重点要考虑的是课堂设问和课堂学习活动组织这两个关键问题。良好的设问可以串联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而不良的设问则会产生负面教学效果。要达成良好的设问,一方面.课堂设问要着重考虑问题的科学性、问题的学习价值等;另一方面,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也是促成学生进行有效课堂学习的重要一环。从目前的课堂状况看,高三复习课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是比较粗放的,无论是从设问还是从课堂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学习过程的监控,都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一般来说,学生的课堂学习要经历一个“自学考点一自主思考一小组合作一综合探究”这样一个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和学习方式,预设一定的教学空间,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操作,以真正实现课堂重心的转移

《复习策略: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902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