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 正文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基于入学与就业的视角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基于入学与就业的视角
口李德方
摘 要:从入学与就业视角出发审视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的社会地位依旧不高、吸引力不强、招生考试制度不尽合理、就业质量不高等,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入学与就业;视角;高等职业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李德方(1968-),男,江苏扬州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项目编号:09SJB880002;)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李德方。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34-0020-04
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个重点。有学者从计量学角度统计了近三十年来的研究情况,结果发现研究成果论文数量逐年攀升,从1980年至2007年,以高职发展为主题的文献总数为2518篇,在整个高职教育研究中占35.1%。其中对高职发展中的问题研究,近年来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定位不清、无特色生源类型与有特色人才质量相矛盾,政府、企业和社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技能型师资不足,资格证书泛滥等。此外还有办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基地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社会适应性较差,品牌专业不突出,专业设置缺乏特色。还有的认为是传统的社会观念、现有的管理模式以及就业体制是制约高职发展的主要问题。“极端地说,大学的社会评价是由选拔(入学)、毕业(就业)这一人口与出口来决定的。对一般人来说,它有时就是最能看得见的·质量,的指标”。本文试图从入学与就业的视角研究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基于入学与就业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分析
每年的6月,对中国数百万高中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且难忘的月份。众所周知,该月的7、8、9日三天是全国高考日。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三天是决定数百万考生一生命运的三天,“一考定终身”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也道出了一些实情: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高考胜出从而获得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提升是一个基本路径。考完后不久就公布成绩,然后考生填写志愿,等待录取。接到通知书后,就按照规定的时间背着行囊奔赴全国各地的院校,其中包括一千多所高职院校——这就是恐怕每个中国人都熟悉不过的、上演了几十年的“高考剧”。
让我们首先聚焦这出“剧目”中的关键——招生选拔。以江苏省2010年高考为例(其余各省大多情况类似).高考录取共分7个批次进行,依次是提前录取院校、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二批本科院校、第三批本科院校、体育类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第一批高职(专科)院校、第二批高职(专科)院校。分这一先后顺序的标准就是考生的高考成绩——语文、数学、英语等高考各科目成绩总和。在这一制度性的次序中,高职院校处于最后的三个批次。
当然.考生是有选择自由的。这个自由体现在考生有填写志愿的权利。通常在考生成绩公布后开始填写志愿,并且录取仅限于在考生所填的几所志愿院校中选择。但问题是由于前述的录取政策和传统的惯例,考生填写志愿院校的顺序是遵循上述录取顺序的。换句话说,考生的志愿其实是由上述选拔顺序决定了的。他们看似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其实是隐含在程序性安排中的,一旦不遵守就有落第的风险,而这个结果是考生及其家长们最不愿看到的。因此很难否认,这一人为的制度性安排,无异于给高等职业教育贴上了“次等”的标签。
按照上述程序层层筛选,那些失去了进本科批次的考生们被最后批次的高职院校录取了。不管愿意与否.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考生们就是这样“被”上高职院校。之所以用“被”这个字眼,是因为这些考生们更多的是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因为这是高考录取的末班车。
如果说普通高中毕业生们从上述选拔制度中感觉到些许无奈时,那么对同等学历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们来说则是“不幸了”。根据现有政策,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是不能升学的.只有少数的幸运儿可以依据“对口单招”①的高考政策有机会升入高等学校深造.结果是每年数百万中职毕业生不得不因为升学道路不畅通而走上社会——尽管其中不少人很希望继续深造。
拿着高职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考生们去各自学校报到,首先面临的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由于高职教育自身的高成本.所以各高职院校不得不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收取较高的学费.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学费更是高昂。其次是学习过程的尴尬。因为这些普高毕业生们几乎没有职业教育的基础(尤其是实践技能),所以不得不从头学起,加上学习时间有限(一般是三年制,有的是两年制).其中实践技能训练还要占去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时间.所以高职院校不得不降低标准.于是就有“论理论不如本科生、论技能不及职高生”的批评。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学生们很难真正快乐起来。一项针对高职一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认为自己比较成功的只有不足10%的学生,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认同感不高,大大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
再者,让我们看一下“出口”的情况。在精英教育阶段,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大学生的就业是无需担心的,俗语“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是其真实的写照。毕业生们被纳入国家干部序列.由组织人事部门分配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及技术岗位上。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成为新的就业模式.“就业”成了大学生走上社会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尤其是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加上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凸显:其中2001年的就业率只有55%、2002年为55.7%.而同期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分别是85%和83%.两者相差近30个百分点。嘲面对这种状况,全社会开始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情况虽有所改观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以2008年为例,高职的就业率也仅为68%。扩招前人们形容“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就业”则成了毕业生们的一叶“独木舟”.以致媒体上出现了毕业生“零报酬就业”的新闻。人员招聘,尤其是好的岗位招聘,比如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招聘,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已不鲜见。
另外,从就业质量来看高职也不高。表现为对口就业率低,学非所用现象普遍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基于入学与就业的视角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903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职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