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三部曲"
[作者] 曹怀文
[内容]
一、根据单元要求,结合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拟定学习目标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在课文学习之前,先拟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从。那么,学生如何制定出一篇自读课文的具体学习目标呢?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自读课文一般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教读课文之后,它是单元知识的延伸和扩展。研究单元提示是制定自读课文学习目标的前提。如初二册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中明确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求理解和运用记叙的顺序,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继续学习作批注以及掌握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这个要求规定了这个单元每篇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若紧紧抓住这个要求,就可以避免在制定目标时,面面俱到,唯恐有知识漏洞,或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其次,单元要求又往往是较抽象的,只是课文内容的一个“纲”。要理出课文学习目标的“网”,还必须认真阅读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有了具体内容和任务,学生就能自拟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了。例如,根据以上两点,可以拟定出《一件珍贵的衬衫》一文的学习目标:①分别说出多音字“藏”、“刹”、“着”的多种读音以及它们在课文中的读法;②解释“百感交集”、“日理万机”、“微乎其微”、“平易近人”,并在文中批注出加点字的意思;③说出“凝聚”、“坚持”、“涌”、“颖等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④用作批注的方法,把课文分段,写出每段的大意,概括文章中心思想;⑤按顺叙口述“一件珍贵的衬衫”的来历。
二、读———查———议———辩,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自学达标读是学生感知课文的必要途径。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默读;可以是速读,也可以是精读。选择哪种读法,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而定。如了解课文大意可速读,要求背诵某一精彩片段,则要朗读。在读中遇到的生难字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若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老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例如学生自学《想和做》一文,该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许多学生弄不清楚。在课文练习中提供了五个备选答案:
A?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
B?无论什么事情,“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C?“从实际出发”,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D 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E?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都应该抽功夫想一想,这样他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这几个答案究竟选哪一个呢?学生们在认识上有些分歧,甚至各持己见。于是教师提醒学生围绕课题和全文的行文思路去想。全班学生就会明确B是最正确的答案。因为其他几个观点是文章中一部分内容的概括和小结,是中心论点的支点。对个别可有几种说法的问题,全班还可以举行大辩论,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可以予以肯定。对班里的优生,教师还可设置更高的目标,让他们去完成。如自学《第二次考试》一文时,让优生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班里的一名同学。对个别差生,课堂上教师可作重点辅导。这样,在自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人人达标,又能使“差生受得了,优生吃得饱”。
三、对准目标,自查自结,巩固学习成果如何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呢?自我检测。自己给自己出检测题,然后独立完成,看能答出多少;也可以同学间相互出题测试;为了提高兴趣,还可以开展小组间课文知识抢答赛。这些方法都是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值得注意的是,检测题或者是竞赛试题必须与自拟的学习目标相对应,不能超标。否则,自查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自查,已经确认自己达到了规定的目标后,还要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是指导学生把自读课文中学到的东西整理归类到单元知识甚至整个语文知识网络中去,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整体有个完形认识,也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建立必要的知识前提。魏书生老师叫学生画语文知识树进行知识归类总结,来巩固学习成果,这无疑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学生在总结课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总结学习的方法,如思考问题的途径,完成一篇文章自学过程的步骤等。通过多次训练,这些方法就会转化为一种能力,并内化为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