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领导讲话 >> 乡镇农村 >> 正文

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开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永仁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永仁”的重要内容。“十五”期间,县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按照“围绕一个目标、促进两个转变、打好三个基础、实施四大战略、培育五大产业、实现六个突破”的发展思路,以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积极推进农村“三化”进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到2008年底,全县农村通电率达100,乡村通路率达100,乡村通弹石路率达57,农田水利化程度为66.8,农村人畜饮用自来水率达5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2元。“十五”时期,全县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秩序良好,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十一五”加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加快“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永仁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目前,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态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建设永仁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全县还有贫困村28个,贫困人口11825户45159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48.9,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135户11297人。我们面对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利机遇,更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县农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没有实质性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增收的渠道不宽,持续增长难度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重点户、专业户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农村贫困群体依然庞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十分严峻;长期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从永仁县情实际可以看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是建立在起点低、底子薄、尚处于扶贫攻坚阶段的基础之上,还属于低水平的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但也具有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一是有党的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中央决定,从2008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不仅是对农民负担的切实减轻,更是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彻底解放,它必将极大激发全体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同时,中央还出台了加大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发展及农机具、良种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为我们建设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有内外发展环境的有力促动。从大的环境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这有利于促进永仁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南永公路、108国道路面等级的提升,使交通闭塞的永仁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从经济发展的末端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也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县内环境看,县委十届八次全会、“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的头等大事来抓,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全县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正逐步形成。三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倾情联动。全县已形成了各级各部门合力帮扶贫困村、建设小康示范村制度,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争取各类企业、省州有关单位及永仁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对我县农村的帮扶,在全社会形成了共同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有群众参与的积极互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宽、更广的舞台,他们热情高涨,一定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


        领下,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五是各级领导班子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团结干事,心齐气顺,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意识和愿望十分迫切,对“十一五”发展充满信心。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一定要准确把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加快永仁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抓紧抓实,全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二、明确任务,准确把握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不是一个新命题,却有着全新的意义,具有背景条件新、目标要求高、内容更丰富和推进力度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州党委的部署,从永仁的实际出发,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十一五”时期,是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五个必须”,把握“四条原则”,围绕“一个目标”,开展“五进农家活动”,实现“五个突破”,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村文明进步。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人与自然和谐、人民生活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五个必须”。就是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把握“四条原则”。一是政府引导,农民建设原则。按照政府引导、乡村组织、农民为主的要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取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二是分类指导,一村一策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从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确立目标、任务和措施,按照示范村、特色村(文化村、生态村、文明村、科技村、旅游村、专业村等)、整治村等不同类型,有梯次地推进。三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农田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及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相衔接,按照产业相对积聚,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农村基础设施各类要素相对集合的要求,以现代乡村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四是典型示范,有序推进原则。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统一部署,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先行试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着力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广泛宣传,逐步推进。
  围绕“一个目标”。从2008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启动新农村建设。到2020年,全县50的村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在“十一五”期间,每年选择7个人口在30—50户的自然村(自然形成、集中居住的村落),整合资源,集中扶持,初步建成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宽裕、村容村貌整洁、村风民俗良好、公共服务配套、管理科学民主的示范村,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到2010年,至少建成35个新农村示范点。
  开展“五进农家活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入扎实开展先进生产进农家、幸福生活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美化整洁进农家、和谐民主进农家的“五进农家”实践活动,全力组织实施“抓百村建千村促万村”工程,建设有永仁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五个突破”。通过开展“五进农家”实践活动,实施“抓百村建千村促万村”工程,在农业产业化上有新突破、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上有新突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上有新突破、和谐农村建设上有新突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
  三、突出重点,着力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上述目标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全力抓好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的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一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稳定和完善承包关系。在实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避免土地摞荒、滥用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导向”、“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稳妥开展土地承包流转的机制。二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借全面取消农业税的东风,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综合改革,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按照中央“多予、少取”的方针,不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同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三要推进各项改革。按照中央取消一切限制农民群众创业的政策法规,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的要求,进一步在农村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投融资体制、流通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打造优良环境。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一要大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项目支持,着力抓好基本农田、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各乡(镇)继续着力搞好优质烟、优质米、畜牧、蚕桑、板栗、核桃、草莓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培强农业支柱产业,带动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三要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要做好流通型企业的帮扶工作,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建设农副产品初级加工基地,把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促进农产品流通。四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三)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后劲。一要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按照市场需求,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实现“一村一品”。积极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增效,增加农民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各乡(镇)要把发展乡(镇)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培育产业支撑,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切实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整合包装一批生态基地、资源加工、城镇建设等项目,引导外地大企业、大资本进入农村各个领域,培育一批大龙头,建设一批大基地,发展一批大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增强农民增收后劲。所有的试点村都要有一个特色的产业支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力度,针对不同村的具体情况,切实将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通过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二要继续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方针,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争取

《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917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乡镇农村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