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刘永记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案例教学法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实施可从课前准备(包括案例选择、制订课堂实施计划等)和课堂的组织(包括案例呈现、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深化等)两个阶段进行。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62-02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通过完美的案例设计、形象生动的案例展示、广泛深入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作为基本教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充当某个角色,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找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接受教育并形成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指向,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研究、解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布置案例,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材料,主动进行分析和思考,讲述自己的理解判断和思想观点,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使教学具有了直观性、立体化等特点,采取小组讨论形式,既能各抒己见,又能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教学是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采用研讨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方法,吸引学生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有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并借助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凭借自身认知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主体的角色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有效链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课前准备
(1)选择教学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准备,要求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精心选择案例。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教学目标。案例的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供学生分析探讨。选择的案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获得或提高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即案例与教学目标相符合。这就要求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力求选材得当,紧扣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并服务于教学。一个完整的案例一般都要在案例材料之后提出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讨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之用。2)难度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案例。普通高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好,可选择适合教学目标要求的中等或中高等难度的案例材料;高职院校则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适合选择基础性的或中等难度的案例,对大型复杂的综合性案例应少用,以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适用性。教师应树立“好的案例不一定是适用的案例,只有适用的案例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思想观念。应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选取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既感悟和理解理论知识,又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将选用的案例及思考题对学生公布,让学生有所知晓,以便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阅读和思考;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应对所使用的案例十分熟悉,包括对案例的背景、事实、数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都要十分熟悉。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应用自如,得心应手。
(3)确定重点。课堂教学应遵循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原则。思政课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以专题为主线构建“两课”教学。特别是针对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针对性、现实性不强的问题,思政部可提前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做到集思广益,妥善处理好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专题。比如案例教学中,教师对社会热点、大局(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就业问题、医疗改革、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反腐倡廉等问题)的把握,在案例的选材方面,一定要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小处人手,反映大问题”的原则。即从某一角度或方面,选择关联密切的一组材料,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的案例教学,深入浅出,使教学有了较高的社会热度、较强的现实感和鲜明的针对性。
(4)制订课堂教学实施计划。案例课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2小时或4小时不等。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案例教学的实际,确定教学时间。并做好在既定的时间里怎样分配时间、各个时间段该做些什么的计划。应事先考虑周全,合理分配时间。每个环节允许有适当的弹性,以便有效地掌控课堂节奏,组织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
2.课堂的组织
(1)呈现案例。思政课教师将课前精心准备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全面感受和认识案例材料。教师根据教学环节的需要,也可采取分段形式呈现案例。学生对第一组案例阅读完毕,对应该思考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后,教师可呈现第二组分析、探索性较强的案例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广泛的思考、探讨,将案例教学引向深入。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例。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9220.html
刘永记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案例教学法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实施可从课前准备(包括案例选择、制订课堂实施计划等)和课堂的组织(包括案例呈现、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深化等)两个阶段进行。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62-02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通过完美的案例设计、形象生动的案例展示、广泛深入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作为基本教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充当某个角色,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找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接受教育并形成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指向,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研究、解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布置案例,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材料,主动进行分析和思考,讲述自己的理解判断和思想观点,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使教学具有了直观性、立体化等特点,采取小组讨论形式,既能各抒己见,又能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教学是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采用研讨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方法,吸引学生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有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并借助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凭借自身认知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主体的角色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有效链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课前准备
(1)选择教学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准备,要求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精心选择案例。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教学目标。案例的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供学生分析探讨。选择的案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获得或提高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即案例与教学目标相符合。这就要求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力求选材得当,紧扣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并服务于教学。一个完整的案例一般都要在案例材料之后提出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讨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之用。2)难度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案例。普通高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好,可选择适合教学目标要求的中等或中高等难度的案例材料;高职院校则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适合选择基础性的或中等难度的案例,对大型复杂的综合性案例应少用,以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适用性。教师应树立“好的案例不一定是适用的案例,只有适用的案例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思想观念。应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选取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既感悟和理解理论知识,又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将选用的案例及思考题对学生公布,让学生有所知晓,以便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阅读和思考;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应对所使用的案例十分熟悉,包括对案例的背景、事实、数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都要十分熟悉。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应用自如,得心应手。
(3)确定重点。课堂教学应遵循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原则。思政课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以专题为主线构建“两课”教学。特别是针对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针对性、现实性不强的问题,思政部可提前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做到集思广益,妥善处理好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专题。比如案例教学中,教师对社会热点、大局(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就业问题、医疗改革、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反腐倡廉等问题)的把握,在案例的选材方面,一定要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小处人手,反映大问题”的原则。即从某一角度或方面,选择关联密切的一组材料,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的案例教学,深入浅出,使教学有了较高的社会热度、较强的现实感和鲜明的针对性。
(4)制订课堂教学实施计划。案例课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2小时或4小时不等。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案例教学的实际,确定教学时间。并做好在既定的时间里怎样分配时间、各个时间段该做些什么的计划。应事先考虑周全,合理分配时间。每个环节允许有适当的弹性,以便有效地掌控课堂节奏,组织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
2.课堂的组织
(1)呈现案例。思政课教师将课前精心准备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全面感受和认识案例材料。教师根据教学环节的需要,也可采取分段形式呈现案例。学生对第一组案例阅读完毕,对应该思考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后,教师可呈现第二组分析、探索性较强的案例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广泛的思考、探讨,将案例教学引向深入。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例。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