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 正文

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


学学习心得。
  
  学校开设以传统艺术和岭南民俗为重点的国学类选修课,学生在三年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琴棋书画等方面选择专题课程进行深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使学生既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又增加一项职业技能。学校通过开展国学传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立人与立业、职业技能教育与国学教育的专题报告会、研讨会、辩论会,通过讲座、演讲赛、辩论赛、征文等方式,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礼仪规范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使学生拥有善良之心、感恩之心、责任之心、爱国之心,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全过程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诚实笃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虚心好学的优秀品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校坚持在三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包含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诚信、敬业、乐学、协作等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并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的全过程。
  
  旅游管理专业与省市旅游局、广之旅、碧桂园集团等单位密切合作,参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行业技术标准,构建人文核心素养类和专业核心技能类相融合的课程模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利用校本文化平台.开设职业素质培育课程,定期组织“学生职业规范网页比赛”、“基地企业文化设计比赛”等职业素质培育活动。将IT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与企业共同制定职业素质培育方案。按照信息服务岗位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规范要求,与企业共同开设IT服务人才综合素质、IT运维服务规范、系统支持服务等课程,并在所有专业实践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安全保密意识等素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把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建设中,进行以“鲁班建筑文化”为核心的专业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内涵。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挖掘鲁班精神内涵。传承鲁班建筑文化的精神,进行专业文化氛围建设.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让学生一进学校就能感受到职业氛围,随时随地接受职业文化熏陶。
  
  实习、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高职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既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阶段,也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好时机。实习实训环境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也必须渗透人文教育,指导教师的精神和职业道德更是学生感知的重点。学校注重实训基地的“软环境”建设.实训室营造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环境和氛围,张贴了温馨的警示语、名言;引入企业文化,培养严谨工作态度,按照企业文化精神建设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强化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学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文秘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等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实训室文化。
  
  四、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明确规定: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建立“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教师的行为和思想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教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技能,对造就既具高水平职业技能,又具有良好品德与和谐人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学校在校内设立专门编制,引进实践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技术开发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社会名家、高级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并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或实行与企业合建实训基地、实验室、订单式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由企业有关专家兼任相关专业课或实践指导课的教师。制定并落实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进社区的顶岗培养计划。鼓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企业、社区兼职,参与企业技术指导和产学研项目开发,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企业、著名大学和专业团体学习研修。健全“进、送、带”等双师素质培养制度。“进”,是让专业教师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包括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锻炼。对于相关专业的教师,安排他们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践和培训,丰富、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教师每年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不少于一个月。“送”,是选拔部分教师到知名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深造的对象主要是那些从企业引进的实践应用能力强,但专业理论和教学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组织中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活动。
  
  另一方面,完善现有各项人事制度,在岗位设置、岗位管理、用人机制等方面,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利益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奉献教育事业、完善自我人格成为教职员工的共同追求。建立国学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教师培训机制.国学教育培训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将传统文化精神和高职教育理念化为教职工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定期对教职工进行高职教育与国学教育培训.使教职工掌握了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汲取了传统文化精粹,形成高尚师德,并将教职工全员培训纳入学校人事考核制度内容中。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对辅导员进行国学教育培训.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融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更好地促进与学生的交流,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问题,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将辅导员培训纳入辅导员考核体系中。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通过创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机制.使学校文化建设见成效,人才培养质量

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945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职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