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
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
口林杏花
摘要: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既具有娴熟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劳动者。积极探索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机制,是所有高职院校应坚持的办学目标。分析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机制方面所作的探索。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融合
作者简介:林杏花(1972-),女,广东汕头人,硕士,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级政工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课题“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23-0009—0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既具有娴熟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劳动者,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探索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机制.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应是所有高职院校应坚持的办学目标。
全人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它旨在培养博雅通达、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从内涵来看,全人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完整的人”.崇尚人的身体、心灵、精神、灵魂的整合;情意、灵性感、直觉的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多元综合智能的开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墩育贵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然而何谓素质教育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实际上,素质教育的真谛是全人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独立生存并有益于社会的个体,造就身心俱健的一代新人。教育部陈希副部长2010年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高职教育要树立以需求满意度为主要标志的高职教育质量观。把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对行业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对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高职专业对岗位要求的对应程度,作为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2005年,确定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关于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工程》提出素质教育工程,把立人树德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提出“立人、立业”的校训.立人须立业,立业先立人。经过5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平均就业率98.5%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就业质量不断提升。零点调查公司对该校2008、2009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研究报告》中指出,毕业生恪守职业道德、遵章守纪、诚实守信、技能扎实.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超过95%。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机制方面,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主渠道.是营造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三年不断线,在培养学生德育、营造校园文化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成立社科部.专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与建设,党委书记亲自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管理。学校保证课程经费的投入,落实每年生均20元的建设经费,加强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门思想政治课程均为校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评为广东省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正在申报市精品课程。在教学中,教学团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写出有理论分析的总结。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图片展及征文比赛.组织学生观看教育片,开展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等等。《形势与政策》、《廉政教育》课程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相当一部分有用人单位的管理者、学校优秀毕业生承担,增强了课程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学校领导每年组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了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积极探索国学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塑校”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学校积极探索国学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了国内高职院校首个国学研究所,后组建为国学院.开设了《国学精粹》必修课及相关国学选修课程模块,建成了包括国学特藏室、国学阅览室、国乐室、经典诵读中心、岭南书画室、茶艺室等在内的国学教育实训基地;购买了大型国学丛书及各类传统文化书籍万余册;开办了城市国学讲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在论坛开讲,已开设国学讲坛70多期:组建了以“传承国学、服务社区”为宗旨的各类国学实践学生社团;创建了国学传习网;建设了一支稳定的兼具国学理论和实践修养、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国学教学团队。
《国学精粹》全校公共必修课,立足于将国学的精髓与学生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结合,通过各种国学实践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落实到学生日常的行为举止当中,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国学精粹》课程设计采用“理论精粹+书画琴茶”的模式,理论课采用专家精讲、专任教师课外辅导的授课方式,聘请在国学方面具有相当造诣的名家进行专题讲座。实践课则要求学生或修习琴茶书画.或作为义工到社区推广经典诵读,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修满学分。学校为学生提供课堂、网络、实训、实习等全方位的学习平台、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使学生可以自主性、主动性、协助性、互动性学习.切实完成国学教育的“五个一”:背一部国学经典、读一本国学参考读物、听一次城市国学讲坛、参加一项国学实践活动、写一篇国 《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9459.html
口林杏花
摘要: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既具有娴熟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劳动者。积极探索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机制,是所有高职院校应坚持的办学目标。分析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机制方面所作的探索。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融合
作者简介:林杏花(1972-),女,广东汕头人,硕士,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级政工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课题“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23-0009—0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既具有娴熟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劳动者,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探索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机制.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应是所有高职院校应坚持的办学目标。
全人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它旨在培养博雅通达、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从内涵来看,全人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完整的人”.崇尚人的身体、心灵、精神、灵魂的整合;情意、灵性感、直觉的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多元综合智能的开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墩育贵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然而何谓素质教育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实际上,素质教育的真谛是全人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独立生存并有益于社会的个体,造就身心俱健的一代新人。教育部陈希副部长2010年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高职教育要树立以需求满意度为主要标志的高职教育质量观。把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对行业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对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高职专业对岗位要求的对应程度,作为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2005年,确定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关于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工程》提出素质教育工程,把立人树德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提出“立人、立业”的校训.立人须立业,立业先立人。经过5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平均就业率98.5%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就业质量不断提升。零点调查公司对该校2008、2009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研究报告》中指出,毕业生恪守职业道德、遵章守纪、诚实守信、技能扎实.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超过95%。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机制方面,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主渠道.是营造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三年不断线,在培养学生德育、营造校园文化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成立社科部.专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与建设,党委书记亲自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管理。学校保证课程经费的投入,落实每年生均20元的建设经费,加强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门思想政治课程均为校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评为广东省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正在申报市精品课程。在教学中,教学团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写出有理论分析的总结。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图片展及征文比赛.组织学生观看教育片,开展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等等。《形势与政策》、《廉政教育》课程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相当一部分有用人单位的管理者、学校优秀毕业生承担,增强了课程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学校领导每年组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了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积极探索国学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塑校”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学校积极探索国学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了国内高职院校首个国学研究所,后组建为国学院.开设了《国学精粹》必修课及相关国学选修课程模块,建成了包括国学特藏室、国学阅览室、国乐室、经典诵读中心、岭南书画室、茶艺室等在内的国学教育实训基地;购买了大型国学丛书及各类传统文化书籍万余册;开办了城市国学讲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在论坛开讲,已开设国学讲坛70多期:组建了以“传承国学、服务社区”为宗旨的各类国学实践学生社团;创建了国学传习网;建设了一支稳定的兼具国学理论和实践修养、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国学教学团队。
《国学精粹》全校公共必修课,立足于将国学的精髓与学生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结合,通过各种国学实践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落实到学生日常的行为举止当中,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国学精粹》课程设计采用“理论精粹+书画琴茶”的模式,理论课采用专家精讲、专任教师课外辅导的授课方式,聘请在国学方面具有相当造诣的名家进行专题讲座。实践课则要求学生或修习琴茶书画.或作为义工到社区推广经典诵读,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修满学分。学校为学生提供课堂、网络、实训、实习等全方位的学习平台、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使学生可以自主性、主动性、协助性、互动性学习.切实完成国学教育的“五个一”:背一部国学经典、读一本国学参考读物、听一次城市国学讲坛、参加一项国学实践活动、写一篇国 《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