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
>
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校兴学,唯在得人。管理骨干是学院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有力执行者和组织实践者,是提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中基层管理者在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过程中,既要按部就班严格执行决策层的领导意图和战略决策,又要灵活机动的调整局部战术围绕总体战略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所以,执行力强的管理骨干队伍是学院目标实现的关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培养一支管理骨干队伍,积极选拔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来,即选好人、用好人。
2.专业建设能力。专业建设是一切专业院校建设的中心环节.更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灵魂.专业建设的合理、科学和质量、水平,是体现一所高职院校生命力和社会贡献率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提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应当做到五个领先(领导能力领先、综合实力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和三项建设重点(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指明了方向。专业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是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和依据。
随着示范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结构的优化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能力、课程体系的开发能力、师资团队的教学能力、实训条件的保障能力。
3.文化生成能力。文化生成能力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隐形条件和精神基础。由于每个学校员工、学校发展过程、经营管理手段以及成长的环境各不相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学校特征.并且伴随着学校的成长而动态的发展变化。因此学校文化力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它激发学习力和创新力的产生,引导领导力的增强,促进人才培养力的提高。
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文化生成能力包括学院对办学理念的提升能力,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能力,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能力.校园文化对行业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借鉴能力等等。
(三)外显层一影响力
外显层是影响力,由毕业生就业力、社会服务能力、示范辐射能力、社会影响力四个方面构成:
1.毕业生就业力。毕业生就业力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性因素。产出不明显就无法显示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人特质。如自信,情商,适应力,学习的意愿和反应力等.这些有利于就业的个人特质与态度;第二,核心技能。包括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第三,毕业生特色。准确地说是指在校园文化理念、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毕业生特色。在目前供大于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学校的声望和办学特色.特别是毕业生特色。归纳起来,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总的要求就是要“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特色发展”。
2.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则是指示范性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活动。它不是通过人才培养或科研成果的转化等间接方式进行.而是利用自身的资源直接投身于地方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体现在:人才培养和改革;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继续教育服务;为社会进行应用技术服务:为文化传承服务。
3.示范辐射能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指在其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取得的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出成果和雄厚的专业教学资源等,对其他职业院校示范、推广和服务的能力。它一方面体现在示范性高职院校本身具有的雄厚的办学实力、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改革成果,另方面体现在对于其内涵成果的总结、迁移和推广能力。具体包括培养模式的推广力、管理改革的示范力和专业教学资源的服务力.
4.社会影响力。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外显层的构成要素.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直接的反映和体现。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扩大学院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以及提升学院的社会认可度等方式,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并在普通高职院校中起到一个引领和示范作用。构成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毕业生就业质量、学院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以及社会对学院办学的评价三大因素。
三、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层次结构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层次递进。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间呈现为一种系统分层模型.核心层是领导力。它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生成的直接和关键因素,具有统御作用。内隐层是执行力,它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得以实现的保障。外显层是影响力,它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对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形成起着程度不等的重要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共同作用。构成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三种主要竞争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可以把这三种竞争力之间的作用关系描述为弓箭的三个要素:弓、弦、箭,只有弓强、弦紧,箭才能射得远。领导力就如同一张弓箭的弓,执行力力如一张弓箭的弦.而影响力则如一张弓箭的箭。可以看出,只有领导力足够强、执行力足够紧、影响力才能得以有效发挥。(3)也就是说。只有这三种竞争力互相作用,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在每一层面内部的各要素中,也存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关系。如领导力这一层面中,战略规划能力是示范性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集中体现:科学决策能力是领导班子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期的反映;人格魅力是领导成员个体及班子整体在学识、能力、作风、品行的方面的综合反映,是领导班子凝聚力的主要体现。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了领导力。
(三)动态变化。必须指出的是,核心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等于系统结构上相对稳定的中枢.它是由运动的态势所决定的。所以,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也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结构的 《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9505.html
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校兴学,唯在得人。管理骨干是学院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有力执行者和组织实践者,是提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中基层管理者在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过程中,既要按部就班严格执行决策层的领导意图和战略决策,又要灵活机动的调整局部战术围绕总体战略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所以,执行力强的管理骨干队伍是学院目标实现的关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培养一支管理骨干队伍,积极选拔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来,即选好人、用好人。
2.专业建设能力。专业建设是一切专业院校建设的中心环节.更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灵魂.专业建设的合理、科学和质量、水平,是体现一所高职院校生命力和社会贡献率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提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应当做到五个领先(领导能力领先、综合实力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和三项建设重点(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指明了方向。专业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是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和依据。
随着示范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结构的优化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能力、课程体系的开发能力、师资团队的教学能力、实训条件的保障能力。
3.文化生成能力。文化生成能力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隐形条件和精神基础。由于每个学校员工、学校发展过程、经营管理手段以及成长的环境各不相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学校特征.并且伴随着学校的成长而动态的发展变化。因此学校文化力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它激发学习力和创新力的产生,引导领导力的增强,促进人才培养力的提高。
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文化生成能力包括学院对办学理念的提升能力,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能力,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能力.校园文化对行业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借鉴能力等等。
(三)外显层一影响力
外显层是影响力,由毕业生就业力、社会服务能力、示范辐射能力、社会影响力四个方面构成:
1.毕业生就业力。毕业生就业力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性因素。产出不明显就无法显示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人特质。如自信,情商,适应力,学习的意愿和反应力等.这些有利于就业的个人特质与态度;第二,核心技能。包括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第三,毕业生特色。准确地说是指在校园文化理念、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毕业生特色。在目前供大于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学校的声望和办学特色.特别是毕业生特色。归纳起来,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总的要求就是要“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特色发展”。
2.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则是指示范性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活动。它不是通过人才培养或科研成果的转化等间接方式进行.而是利用自身的资源直接投身于地方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体现在:人才培养和改革;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继续教育服务;为社会进行应用技术服务:为文化传承服务。
3.示范辐射能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指在其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取得的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出成果和雄厚的专业教学资源等,对其他职业院校示范、推广和服务的能力。它一方面体现在示范性高职院校本身具有的雄厚的办学实力、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改革成果,另方面体现在对于其内涵成果的总结、迁移和推广能力。具体包括培养模式的推广力、管理改革的示范力和专业教学资源的服务力.
4.社会影响力。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外显层的构成要素.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直接的反映和体现。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扩大学院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以及提升学院的社会认可度等方式,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并在普通高职院校中起到一个引领和示范作用。构成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毕业生就业质量、学院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以及社会对学院办学的评价三大因素。
三、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层次结构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层次递进。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间呈现为一种系统分层模型.核心层是领导力。它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生成的直接和关键因素,具有统御作用。内隐层是执行力,它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得以实现的保障。外显层是影响力,它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对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形成起着程度不等的重要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共同作用。构成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三种主要竞争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可以把这三种竞争力之间的作用关系描述为弓箭的三个要素:弓、弦、箭,只有弓强、弦紧,箭才能射得远。领导力就如同一张弓箭的弓,执行力力如一张弓箭的弦.而影响力则如一张弓箭的箭。可以看出,只有领导力足够强、执行力足够紧、影响力才能得以有效发挥。(3)也就是说。只有这三种竞争力互相作用,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在每一层面内部的各要素中,也存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关系。如领导力这一层面中,战略规划能力是示范性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集中体现:科学决策能力是领导班子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期的反映;人格魅力是领导成员个体及班子整体在学识、能力、作风、品行的方面的综合反映,是领导班子凝聚力的主要体现。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了领导力。
(三)动态变化。必须指出的是,核心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等于系统结构上相对稳定的中枢.它是由运动的态势所决定的。所以,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也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结构的 《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