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 正文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科学文化素质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局面,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蓝图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人、在亿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涉农专业,继续实施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地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技能水平.努力实现再就业。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还是继续务农.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一样.都必须在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技术和技能后.才能较好地实现就业谋生并不断发展。过去讲“读完初中,外出打工”,现在讲“要打工,读职中”,真实地道出了农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信赖和欢迎。
  (二)以转移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为三农”服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1998年12月11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任务是为农村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造型劳动者、初中级技术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农村职业教育应担负起四项任务:一是为高职院校输送高层次的合格人才:二是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输送有经营管理知识、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务工经商人才;三是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四是为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服务。安远县职校实施的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就是以上任务的具体体现。为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努力探索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主动适应并服务于行业的工作重点:要本着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研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带动性,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文化支撑。当前农村职校要积极面向“三农”,切实为“三农”服务。这既是“三农”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命这所在。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必须目标明确——培养新型农民.即培养农村经济后继者,专业农民、先导农民。
  (三)以转移培训为契机,切实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要争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市财政、教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类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市、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职业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的落实,并监督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
  利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市、县人民政府应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助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金融机构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优先为符合贷款条件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认真执行国家对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办好实习基地、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
  (四)以转移培训为契机,加强学校自身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要以转移培训为契机,努力创立为农民接受的办学模式。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农村用人因一时、一事、一个项目需要,用人时间短、方式灵活,缺乏成套规则,而且人才分散、联系不便.不易掌握人才供需信息,其市场服务重点是技术推广,人才在市场中常以技术、成效、和声誉进入市场。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创立为农民接受的办学模式。要因地制宜设置专业,立足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产业,面向第三产业设置专业.使三个产业协调发展,在当地优势的名、特、优、新、稀资源上下工夫,面向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办出自身的特色来。
  参考文献:
  [l]刘建同,中等职业教育: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J].求是,2010(1).
  [2]张继华等,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3]杨国祥,丁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990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职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