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0—3岁孩子学认字
还说,“我们进一步揭示:狭义的形态变化,是落后认识在语言结构上的残痕,是一种笨重的造词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讳言汉语的科学性,否则,就要被扣上‘大汉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等帽子。其实,语言、文字的科学程度与种族优劣毫无关系。对待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一样,不管其科学性如何,一律要尊重,这是民族政策问题。”
这些话错误很多。首先,说“语言、文字的科学程度与种族优劣毫无关系”,言外之意,种族还是有优劣之分的,只不过和语言、文字的科学程度无关就是了。这当然是严重的政治错误。此且不论。我们要说的是,他们的上述说法是不是在褒扬汉语、提高汉语的地位呢?
并非如此。语言虽为人类所特有,但它并不是人类主动的、有意识的创造。语言的产生以及它的发展变化,不受任何人主观意志的支配。假如某人认为汉语无形态不好,你不能编造某种形态强加给汉语;假如某人认为形态复杂的俄语不好,你也不能把它的性、数、格、时、态等等强行去掉。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一种客观存在。正如自然科学家只能探索大自然的规律、而不能也不会谈论大自然的什么“科学性”一样,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探索语言的规律,而不是对某种语言品评优劣,谈论它的“科学性”“优越性”。当今,没有任何一个严肃的语言学家会去讨论某语种、某语族、某语系的“科学性”问题。过去确曾有人不理解这一点,出于其种族偏见,站在有形态语言的立场上,贬低无形态的汉语落后、不科学。现在,这种错误的认识即便在个别人身上还存在,也已经没有市场,可以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他们又用和那些贬低汉语的人相同的逻辑,或明或暗地贬低汉语以外的语言,尤其是有形态的语言,显然是不正确的。
他们还引用了很多人(其中大部分不是语言学家,更没有一位是汉字学家)的话,鼓吹“让汉字成为通用的国际书面符号”“可国际通用的文字”。这是不是有可能呢?
每一种文字都是为某一特定的语言而创造(或借用并改造的)。以汉字为例,从语法方面来说,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形态变化是以音素的变化或添加来表示的。但汉字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正适合汉语无形态的特点,而不可能充当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书写工具。从音节数量来说,汉语的音节数量少,在汉字创制时代的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因而同音词多,表意而非表音的汉字恰恰可以有效地区别同音词。从我国的地域来说,自古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方言间的分歧很大,仅凭口语交际困难很大,但表意而不是准确标音的汉字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这种方言的界限,使虽然懂普通话但是地方音太重、交谈有困难的人可以相互交际。这些都表明汉字并不适合记录不具备汉语上述特点的其他语言。
另外,每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两种语言的词多数不能在内涵和外延上一一对应。比如汉语的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在英语中都叫做uncle,让说英语的人在分别见到汉语的五个词时都读一个词,他们能接受么?相反,汉语说“一辆汽车撞在了大树上”,其中的“汽车”,相应的常见英语词就有car、auto、automobile、truck、bus、motorcar、taxi等等,让说英语的人见到“汽车”一词时读哪一个呢?
知道了他们的一些“语言学理论”,有助于读者正对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所谓“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作出自己的判断。
婴幼儿教育是国家、社会和每一个家庭的大事,一个孩子的婴幼儿、童年时代不会有第二次,错误的教育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以及孩子的一生造成重大损失。如果有人把在语言学界受到严肃批判的东西推广到语言学家一般较少关注到的婴幼儿教育,通行无阻,这种事情是否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中国教育报
《质疑0—3岁孩子学认字(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79977.html
这些话错误很多。首先,说“语言、文字的科学程度与种族优劣毫无关系”,言外之意,种族还是有优劣之分的,只不过和语言、文字的科学程度无关就是了。这当然是严重的政治错误。此且不论。我们要说的是,他们的上述说法是不是在褒扬汉语、提高汉语的地位呢?
并非如此。语言虽为人类所特有,但它并不是人类主动的、有意识的创造。语言的产生以及它的发展变化,不受任何人主观意志的支配。假如某人认为汉语无形态不好,你不能编造某种形态强加给汉语;假如某人认为形态复杂的俄语不好,你也不能把它的性、数、格、时、态等等强行去掉。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一种客观存在。正如自然科学家只能探索大自然的规律、而不能也不会谈论大自然的什么“科学性”一样,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探索语言的规律,而不是对某种语言品评优劣,谈论它的“科学性”“优越性”。当今,没有任何一个严肃的语言学家会去讨论某语种、某语族、某语系的“科学性”问题。过去确曾有人不理解这一点,出于其种族偏见,站在有形态语言的立场上,贬低无形态的汉语落后、不科学。现在,这种错误的认识即便在个别人身上还存在,也已经没有市场,可以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他们又用和那些贬低汉语的人相同的逻辑,或明或暗地贬低汉语以外的语言,尤其是有形态的语言,显然是不正确的。
他们还引用了很多人(其中大部分不是语言学家,更没有一位是汉字学家)的话,鼓吹“让汉字成为通用的国际书面符号”“可国际通用的文字”。这是不是有可能呢?
每一种文字都是为某一特定的语言而创造(或借用并改造的)。以汉字为例,从语法方面来说,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形态变化是以音素的变化或添加来表示的。但汉字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正适合汉语无形态的特点,而不可能充当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书写工具。从音节数量来说,汉语的音节数量少,在汉字创制时代的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因而同音词多,表意而非表音的汉字恰恰可以有效地区别同音词。从我国的地域来说,自古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方言间的分歧很大,仅凭口语交际困难很大,但表意而不是准确标音的汉字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这种方言的界限,使虽然懂普通话但是地方音太重、交谈有困难的人可以相互交际。这些都表明汉字并不适合记录不具备汉语上述特点的其他语言。
另外,每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两种语言的词多数不能在内涵和外延上一一对应。比如汉语的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在英语中都叫做uncle,让说英语的人在分别见到汉语的五个词时都读一个词,他们能接受么?相反,汉语说“一辆汽车撞在了大树上”,其中的“汽车”,相应的常见英语词就有car、auto、automobile、truck、bus、motorcar、taxi等等,让说英语的人见到“汽车”一词时读哪一个呢?
知道了他们的一些“语言学理论”,有助于读者正对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所谓“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作出自己的判断。
婴幼儿教育是国家、社会和每一个家庭的大事,一个孩子的婴幼儿、童年时代不会有第二次,错误的教育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以及孩子的一生造成重大损失。如果有人把在语言学界受到严肃批判的东西推广到语言学家一般较少关注到的婴幼儿教育,通行无阻,这种事情是否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中国教育报
《质疑0—3岁孩子学认字(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