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人文性:数学课堂生活的价值回归


 对学生而言,数学课堂生活的价值究竟意味着什么?新国家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说,从人文的维度上,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然而,走进我们的数学教学,依然能觉察到非人文教学现象的存在:分数至上的校园空间,让学生的认知情趣和鲜活情感逐渐消亡;变相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创造潜力和探索激情退化停滞;单调反复的题海训练,让学生的潜在灵性和精神家园丧失殆尽……从而,使原应折射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成了压抑丰满人性的无形桎梏。鉴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教学现状,宏扬数学学习的人文内涵,实现课堂生活的价值回归,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共享”氛围,建构人文性的课堂关系。

    站在人文性的立场上,“填鸭式”、“诱导式”的师生关系已捉襟见肘。新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是“共享”式的师生关系。人文理念指引下的“共享”过程,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灵,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承担着学生“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这样的师生关系,正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所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图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由于面积公式的教学比较充分,学生大多给出了正确的回答。

    师:两个图形的面积为什么相等呢?

    生1:因为其中一个图形像另一个图形的影子一样,所以相等。

    (学生们哄堂大笑。这位学生显得局促不安。等待着即将来到的质问。然而,这位教师并没有笑,反而给以点头首肯)

    师:这位同学能动脑筋找理由,体现了他广阔的思维视野!的确,人的影子确实有和人一样大的时候。

    (学生尴尬的脸上露出几分笑容,眼睛专注的望着老师)

    师:不过,大家想一想,人的影子不是也有比人的本身大或小的时候吗?既然这样,能不能根据那个图形像影子,就推断它们面积相等呢?”

    (这位学生会意地摇了摇头……)

    这个案例吸引人的,不是经典巧妙的设计,也不是蓬勃精彩的互动,而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一个人文侧面,这个侧面所昭示的是,教师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尊重孩子的思考角度,尊重孩子的“未成年状态”!当然,民主共享中教师并没有忽略自己的教育职责,而是以建议式的口吻给予了孩子一个悠长而含蓄的启示。笔者认为,正是有了这样人文性的包容与点化,学生才愿在数学课堂生活过程中自由地伸展童真。

    二、凸显“现实”意味,组织人文性的数学内容。

    何为“人文性”的数学内容?新国家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就是说,人文性的数学内容,决非等同与现成的教材内容,而应是基于学生生活现实而创造性处理现行教材内容的产物。这样的内容,能有效接轨学生的生活现实、有效击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引领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例如,《连乘应用题》新课后,教师出示了这样的应用题:百货公司运进10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买1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师:如果你是公司经理,你打算怎么卖?

    生1:我可以零售,一个一个的卖。“单价×数量=总价”先算共有多少个热水瓶?12×10=120(个)再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6×120=1920(元)

    生2:我可以批发,一箱一箱的卖。“每箱价钱×箱数=总价”先算一箱热水瓶要多少元?16×12=192(元)再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92×10=1920(元)

    生3:我可以成套出售。先算一套要多少元?16×10=160(元)再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60×12=1920(元)

    师:咦!“每个卖16元”与“运进10箱热水瓶”两个条件似乎没有关系,你怎么把它们凑到一起列式呢?

    生3:如果我是公司经理,进货时会考虑到热水瓶的图案和颜色,我会进10箱图案和颜色各不相同的热水瓶,我可以从每一箱中拿出一个,将10个热水瓶组成一套。因为一箱有12个热水瓶,所以一共组成12套,再成套出售。

    师:假如顾客不愿意成套地购买,你这位大经理怎么办?

    生3:这正是我接着要说的。为了鼓励顾客购买,公司可以采用买一套热水瓶赠送“礼品”一份(如一盒茶杯)的方式。

    在这里,课堂成了虚拟的百货公司的购物场。于是,数学知识又回到了它本应依存的天地——生活中。各位“公司经理”就在这样的“数学化生活”中各显神通:零售、批发、套售。由于数学回归了生活,一道普通的练习题竟成了学生丰满人性和潜在灵性的启发剂。为什么?只是因为它充满了浓郁的现实意味。

    三、强调“体验”内涵,设计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而言,究竟怎样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人文性的呢?新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的表述所折射的理念是,真

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摒弃的是“他律”背景下的淳淳说教,需要彰显的是“自律”意味上的生命体证。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凭借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只有这样,“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才有实现的可能。

    例如,《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中,有位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了如下的体验活动:

    师:请小组合作,利用圆柱容器、圆

《人文性:数学课堂生活的价值回归》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000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