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校企合作 推动课程改革
实践校企合作 推动课程改革
孙务平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但也不乏成功的范例。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产业发展转型速度的日益加快,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日益凸显,于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新课改新模式应运而生。笔者所在的学院跟博世公司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从计划伊始就与博世德国总部职业培训专家纽曼先生一起研究探讨,步步深入,共同制定了一套校企共融的全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一、职业教育与企业不相适应的瓶颈
随着我国工业产业的日益增长,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工人的技术含量与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职业教育与企业不相适应的瓶颈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设置与现代化生产不相适应
学校课程的理论性很强而实用性非常欠缺,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导致职校毕业生进厂以后不能独当一面,即便是高级工、技师层面的学生在校也没有学到真本事,还得从学徒做起。因为企业的师傅们大多数也是从职校、技校毕业后进入到工作岗位的,他们对学校里学的和企业里必须掌握的程度非常了解。数十年来一成不变的课程设置使得校企差距越拉越大,以至于毕业生在进厂面试时连M8代表的含义都不知晓,零件的装夹和调整更成问题,规范作业理念很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长期以来,学校用于实习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应付考核,特别是技能,机械类的钳工多年来主要就是训练锉削课题,毫无新意可言,明显滞后。
2.学生学习(实习)目的不明确,态度欠端正以前的学生吃苦耐劳积极性还比较高,学校里课程要求做什么,他们都是毫无怨言地埋头苦干,学生态度端正,学习(实习)目的比较明确。但近几年,学生对上网聊天、网络游戏兴趣增大,再加上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宠儿,从小就养成了能懒则懒的心理,很多学生对技能训练甚至产生了质疑,认为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先进的设备才是零件精度与质量的保证,在校苦练的操作基本功是否有必要,踏上生产岗位是否是必需的持怀疑态度,从而消极对待他们认为苦脏累的实习课。(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学生对在校学习技能以后的出路都很迷茫,学习(实习)目的自然不可能明确,态度也不可能会端正。老师碰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进行苍白无力的说教,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更无法把一些实际操作中较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教给学生。
3.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由于学生学习(实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而老师们又面临考工合格率、学院考核的双重压力,不得已只能把学习任务机械化操作,一味地加大训练量,让学生一刻不停地训练,直到符合考核要求为止。由于每个学生的承受能力、思想意识形态和先天条件的不同,技能掌握程度不同,技能掌握差的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当学生的抵触情绪日益积累最终造成敌对情绪时,就很容易和老师发生正面冲突,从而影响正常教学,因此老师们总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职教学校要改变现有的尴尬局面,只有进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职校类毕业生将来是要到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工作的,只有把他们打造成懂业务,精技能,受企业欢迎的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才算成功。国家不缺大学生,缺的就是能工巧匠,企业要用的也正是这些技能人才。所以中央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工人的技术含量。
二、学院与博世公司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
笔者所在学院通过对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进行调研,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基于时代的要求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将“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作为一种全新的职教模式在2005年付诸实践。从2005年起,学院每年和德国独资世界驰名的博世(BOSCH)公司联姻招收定向委培的学生,小班教学,每班20人。作为尝试,学院和博世公司德国总部培训专家纽曼先生一起共同研究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不仅满足了企业的需要,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多年的实际运行总结如下三点经验。
1.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多年来的实际运行实践可见,博世公司和学院两方面对学生的考核,各方面的指标都创下了历史新高。首先,学院的教学明确了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最终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
其次,学院特设以博世公司命名的班级,在新生中遴选20名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博世公司直接参与制定教学计划,每个学期对学生达到什么要求都有规定的课题进行考核。课程的设置、培养目标都一目了然,教师负责对学生实施教学,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最后,进行考核,每学年考核,实行最后五名淘汰制和优等生奖励制度。被淘汰生由非博世班中优秀成员进行补充,博世公司全程参与教学质量控制和学生达标要求的考核,达标毕业的学生将直接进入博世公司成为正式职员,并有出国进修的机会。
教学计划中,原有的基础课题项目并没有完全舍弃,让学生作为基础技能进行训练。综合技能提高的课题和期末考试课题由博世公司提供,公司提供的课题都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和意义。比如在综合练习中要求完成机械手臂零部件、焊接支架、打孔机、笔架、压力机、博世卡车等机械传动部件的制作装配。实习教师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手脑并用,在完成课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如何读零件图、如何看装配图、如何制定正确合理的加工工艺。从零件的加工到整个课件的完成,学生都亲历亲为,互相探讨互相帮助,充分利用各种普通机床和工量具,使自己完成的零件更具互换性。制作博世公司提供的复合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校企合作 推动课程改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0010.html
孙务平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但也不乏成功的范例。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产业发展转型速度的日益加快,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日益凸显,于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新课改新模式应运而生。笔者所在的学院跟博世公司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从计划伊始就与博世德国总部职业培训专家纽曼先生一起研究探讨,步步深入,共同制定了一套校企共融的全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一、职业教育与企业不相适应的瓶颈
随着我国工业产业的日益增长,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工人的技术含量与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职业教育与企业不相适应的瓶颈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设置与现代化生产不相适应
学校课程的理论性很强而实用性非常欠缺,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导致职校毕业生进厂以后不能独当一面,即便是高级工、技师层面的学生在校也没有学到真本事,还得从学徒做起。因为企业的师傅们大多数也是从职校、技校毕业后进入到工作岗位的,他们对学校里学的和企业里必须掌握的程度非常了解。数十年来一成不变的课程设置使得校企差距越拉越大,以至于毕业生在进厂面试时连M8代表的含义都不知晓,零件的装夹和调整更成问题,规范作业理念很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长期以来,学校用于实习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应付考核,特别是技能,机械类的钳工多年来主要就是训练锉削课题,毫无新意可言,明显滞后。
2.学生学习(实习)目的不明确,态度欠端正以前的学生吃苦耐劳积极性还比较高,学校里课程要求做什么,他们都是毫无怨言地埋头苦干,学生态度端正,学习(实习)目的比较明确。但近几年,学生对上网聊天、网络游戏兴趣增大,再加上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宠儿,从小就养成了能懒则懒的心理,很多学生对技能训练甚至产生了质疑,认为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先进的设备才是零件精度与质量的保证,在校苦练的操作基本功是否有必要,踏上生产岗位是否是必需的持怀疑态度,从而消极对待他们认为苦脏累的实习课。(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学生对在校学习技能以后的出路都很迷茫,学习(实习)目的自然不可能明确,态度也不可能会端正。老师碰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进行苍白无力的说教,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更无法把一些实际操作中较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教给学生。
3.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由于学生学习(实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而老师们又面临考工合格率、学院考核的双重压力,不得已只能把学习任务机械化操作,一味地加大训练量,让学生一刻不停地训练,直到符合考核要求为止。由于每个学生的承受能力、思想意识形态和先天条件的不同,技能掌握程度不同,技能掌握差的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当学生的抵触情绪日益积累最终造成敌对情绪时,就很容易和老师发生正面冲突,从而影响正常教学,因此老师们总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职教学校要改变现有的尴尬局面,只有进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职校类毕业生将来是要到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工作的,只有把他们打造成懂业务,精技能,受企业欢迎的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才算成功。国家不缺大学生,缺的就是能工巧匠,企业要用的也正是这些技能人才。所以中央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工人的技术含量。
二、学院与博世公司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
笔者所在学院通过对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进行调研,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基于时代的要求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将“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作为一种全新的职教模式在2005年付诸实践。从2005年起,学院每年和德国独资世界驰名的博世(BOSCH)公司联姻招收定向委培的学生,小班教学,每班20人。作为尝试,学院和博世公司德国总部培训专家纽曼先生一起共同研究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不仅满足了企业的需要,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多年的实际运行总结如下三点经验。
1.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多年来的实际运行实践可见,博世公司和学院两方面对学生的考核,各方面的指标都创下了历史新高。首先,学院的教学明确了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最终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
其次,学院特设以博世公司命名的班级,在新生中遴选20名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博世公司直接参与制定教学计划,每个学期对学生达到什么要求都有规定的课题进行考核。课程的设置、培养目标都一目了然,教师负责对学生实施教学,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最后,进行考核,每学年考核,实行最后五名淘汰制和优等生奖励制度。被淘汰生由非博世班中优秀成员进行补充,博世公司全程参与教学质量控制和学生达标要求的考核,达标毕业的学生将直接进入博世公司成为正式职员,并有出国进修的机会。
教学计划中,原有的基础课题项目并没有完全舍弃,让学生作为基础技能进行训练。综合技能提高的课题和期末考试课题由博世公司提供,公司提供的课题都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和意义。比如在综合练习中要求完成机械手臂零部件、焊接支架、打孔机、笔架、压力机、博世卡车等机械传动部件的制作装配。实习教师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手脑并用,在完成课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如何读零件图、如何看装配图、如何制定正确合理的加工工艺。从零件的加工到整个课件的完成,学生都亲历亲为,互相探讨互相帮助,充分利用各种普通机床和工量具,使自己完成的零件更具互换性。制作博世公司提供的复合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校企合作 推动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