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培下乡”心得体会
“送培下乡”心得体会
2013年5月21、22日,我有幸参加了福建省教育厅2013年名师“送培下乡” 武夷山培训班,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此次培训,3场讲座,2节课,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如:陈玮老师幽默风趣又朴实可亲,尤嘉老师知性优雅又严谨踏实,林高明老师自然挥洒如行云流水,而又底蕴深厚……让我在惊叹他们专业研究的精深,文化底蕴的丰厚的同时,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同时也让我懂得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多么的匮乏,明白自己与别人的距离有多远,真是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感受一:公开课实了
一直以来,各种公开课、示范课开展得十分红火而又热闹,但热闹背后常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形式主义之风盛行,"表演课"明显;众多的语文课"得意忘言"又似思想品德课;教师以"尖子生"为中心,有走过场之实……公开课失去了它的本真。而此次省名师“送培下乡”的2节课(一节陈玮老师,一节尤嘉老师),一改以往那热闹的形式主义,是那样的真实、朴实、踏实、平实,既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又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特别是尤嘉老师的词语教学,落实到位,形式多样,“山阴道”一词的教学,令人难忘;而陈玮老师的“妻”和“刺”识字写字教学,巧用口决引导学生学习,省时省力又到位,令人眼前一亮。课的实还体现在课堂实实在在围绕教学目标走,不搞形式主义,如陈玮老师在让学生自学时,他发现学习课后预习到位,马上跳过预习这一环节,大胆直接进入检查自学环节。总之,这两节实实在在的示范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作用——还语文教学以“本真”,不再搞花架子,形式主义。也唯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得更深更远。
感受二:自己心虚了
此次培训,听了陈玮老师、尤嘉老师和林高明老师的三场讲座,真有头涔涔,而泪潸潸之感。特别是林高明老师的讲座,他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阅读的重要性。想自己曾也是个怀揣教育理想的老师,“全纳教育,快乐学习”是我对自己教育的定位,前些年还会看看有关教育方面的书,近几年,人到中年,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感觉总有忙不完的事,因此,只剩下偶尔翻翻教育杂志的份了。回过头来看,真有点后怕!常言道,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行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真是羞愧啊!想想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专业知识不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学功底欠缺……还不多读读“有用”的书,怎么能应对自己的工作呢?一直以来,虽然很努力地教学生作文,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学生总写不好,原以为是学生的问题,听了林高明老师的课后,才明白,真正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啊!真是越想越心虚……
感受三:方向明确了
在心虚的同时,我忽然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对,此次培训,使我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必须沉下来,多读,多写,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来评价的,也不是由校长、老师来评价的,而是由学生、由家长、由社会来评价,因为他们才是教育的受益者。同样,一名教师的优秀与否,不是由各级各类的奖状堆积而成的,也不是由职称评定决定的,而是由学生、家长、同事来评价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地充电。特别是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就需要弥补学科专业知识缺陷、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求发展,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不断提高、不断丰富,积累科学人文知识,才能更好地突破自身的“成长上限”,拓展专业内涵,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说到读书,非常感谢林高明老师,为我们推荐了这么多的好书,因为一直以来,除了忙碌没上心去读外,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如林高明老师说的盲读,目标方向不是很明确的。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学的东西真的很多很多,要走的路很长很长。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我收获多,感触多,在看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学习机会聆听名师专家的指点。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让自己走上专业化成长之路,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洪流。 《“送培下乡”心得体会》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0072.html
2013年5月21、22日,我有幸参加了福建省教育厅2013年名师“送培下乡” 武夷山培训班,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此次培训,3场讲座,2节课,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如:陈玮老师幽默风趣又朴实可亲,尤嘉老师知性优雅又严谨踏实,林高明老师自然挥洒如行云流水,而又底蕴深厚……让我在惊叹他们专业研究的精深,文化底蕴的丰厚的同时,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同时也让我懂得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多么的匮乏,明白自己与别人的距离有多远,真是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感受一:公开课实了
一直以来,各种公开课、示范课开展得十分红火而又热闹,但热闹背后常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形式主义之风盛行,"表演课"明显;众多的语文课"得意忘言"又似思想品德课;教师以"尖子生"为中心,有走过场之实……公开课失去了它的本真。而此次省名师“送培下乡”的2节课(一节陈玮老师,一节尤嘉老师),一改以往那热闹的形式主义,是那样的真实、朴实、踏实、平实,既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又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特别是尤嘉老师的词语教学,落实到位,形式多样,“山阴道”一词的教学,令人难忘;而陈玮老师的“妻”和“刺”识字写字教学,巧用口决引导学生学习,省时省力又到位,令人眼前一亮。课的实还体现在课堂实实在在围绕教学目标走,不搞形式主义,如陈玮老师在让学生自学时,他发现学习课后预习到位,马上跳过预习这一环节,大胆直接进入检查自学环节。总之,这两节实实在在的示范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作用——还语文教学以“本真”,不再搞花架子,形式主义。也唯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得更深更远。
感受二:自己心虚了
此次培训,听了陈玮老师、尤嘉老师和林高明老师的三场讲座,真有头涔涔,而泪潸潸之感。特别是林高明老师的讲座,他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阅读的重要性。想自己曾也是个怀揣教育理想的老师,“全纳教育,快乐学习”是我对自己教育的定位,前些年还会看看有关教育方面的书,近几年,人到中年,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感觉总有忙不完的事,因此,只剩下偶尔翻翻教育杂志的份了。回过头来看,真有点后怕!常言道,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行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真是羞愧啊!想想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专业知识不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学功底欠缺……还不多读读“有用”的书,怎么能应对自己的工作呢?一直以来,虽然很努力地教学生作文,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学生总写不好,原以为是学生的问题,听了林高明老师的课后,才明白,真正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啊!真是越想越心虚……
感受三:方向明确了
在心虚的同时,我忽然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对,此次培训,使我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必须沉下来,多读,多写,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来评价的,也不是由校长、老师来评价的,而是由学生、由家长、由社会来评价,因为他们才是教育的受益者。同样,一名教师的优秀与否,不是由各级各类的奖状堆积而成的,也不是由职称评定决定的,而是由学生、家长、同事来评价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地充电。特别是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就需要弥补学科专业知识缺陷、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求发展,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不断提高、不断丰富,积累科学人文知识,才能更好地突破自身的“成长上限”,拓展专业内涵,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说到读书,非常感谢林高明老师,为我们推荐了这么多的好书,因为一直以来,除了忙碌没上心去读外,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如林高明老师说的盲读,目标方向不是很明确的。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学的东西真的很多很多,要走的路很长很长。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我收获多,感触多,在看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学习机会聆听名师专家的指点。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让自己走上专业化成长之路,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洪流。 《“送培下乡”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