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能考出学生的政治素养吗?
学生、在抗震救灾中有突出表现学生给予一定的优录政策等,正是在考试评价中过程践行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二,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考试评价几乎都采取的是终极性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60与59虽是一分之差,但却是质的区别。然而,我们知道,教育不是一个线性的、孤立的产品生产线,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育人工程。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他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校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还涉及家庭、社区等各种因素。因此,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关注成效而忽视动机的终极性评价难以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此,思想政治课程评价必须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把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一个师生共同努力,家校社区共同协作的过程,通过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权重,给予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过程本身以足够的关注。具体而言,在操作层面上,一方面我们要立足现实,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政治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后品德发展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记录,作为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平时成绩,以增加过程分对总评成绩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在评价方式的变革上多做文章,如在卷面考试中增加探究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在科学评价中增加人文评价的比重等等。像这几年,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政策,就是在终极性评价中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的积极尝试。
第三,坚持卷面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综合性,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行为外化。
传统卷面评价采取的是单一的分数指标,它很难对学生政治素养给出全面、恰当的评判,因此,我们需要在评价方式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采取多种指标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因此,要发挥评价的诊断与促进功能,我们的评价就必须走出卷面,走入学生生活,在评价指标中增加诸如社会服务、政治参与、集体合作等生活实践方面的指标,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行为外化。但是,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评价载体单一,这些指标不容易落实,学生素养依然难以呈现,为此,我们还必须改革当前的评价呈现方式,创新一些能够较好承载学生素养评价综合指标的载体。如:在不少试点地区和实验学校,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生成长记录袋(如“青春的证明”、“成长的脚印”等)已经取代成绩单,成为学生发展的见证者。这些新的评价载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素养的行为外化。具体表现为:其一,卷面考试成绩的比重大幅下降。多数做法是将政治成绩由百分制改为等级制,这有利于矫正对知识目标的过度关注,从而为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与评价创设空间。其二,学生生活走进其中,评价指标更具综合性。以“青春的证明”为例,评价内容增加了“志愿者活动“、“班级服务”、“同伴互助”、“社区活动”、“家务劳动”等多种生活化的指标,使得评价对学生生活实践的引导作用更加有力,有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其三,评价主体更加多元。现在的成长记录袋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旧习,一般都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有利于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其四,评价表达更加人性化。传统的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下定论,而今天的素质发展报告书,基本上采取的是师生对话的表达方式,使用“优点+期盼”的表达结构,坚持赏识教育的原则,既肯定学生的成长,也以期待的方式帮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第四,坚持在实践中创新,谋求卷面试题上的突破,积极探索开放性试题的命制。
可以预见的是,延续了很多年的卷面考试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卷面考试也不是一无是处,作为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此,对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做法,而是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谋求突破,在试题的变革中突显对学生政治素养的考察。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分析题,开放性试题更能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政治素养。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试题的解答不是简单预设的格式化答案,而是通过材料、设问的巧妙组合,通过非标准化答案的设置,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是创设出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就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尤其需要关注两点:其一,开放性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和政治素养的考察并非弃知识而不顾,而是真正回归知识的基础性,发挥知识对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支撑作用,以非标准化的知识答案折射出学生的能力和政治素养。其二,在材料选择和问题设置上,命题要从单一预设走向多元生成。作为试题背景,材料的信息要丰富、明晰,要从教师假想的学生生活中走出来,真正触及学生现实的生活场域,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广度,为学生的观点选择与阐述提供现实可能。问题的设置也同样如此,设问要指向清晰,但不是指向某个具体知识的再现,而是要以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为支撑,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
《考试能考出学生的政治素养吗?(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0318.html
第二,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考试评价几乎都采取的是终极性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60与59虽是一分之差,但却是质的区别。然而,我们知道,教育不是一个线性的、孤立的产品生产线,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育人工程。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他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校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还涉及家庭、社区等各种因素。因此,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关注成效而忽视动机的终极性评价难以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此,思想政治课程评价必须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把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一个师生共同努力,家校社区共同协作的过程,通过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权重,给予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过程本身以足够的关注。具体而言,在操作层面上,一方面我们要立足现实,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政治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后品德发展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记录,作为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平时成绩,以增加过程分对总评成绩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在评价方式的变革上多做文章,如在卷面考试中增加探究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在科学评价中增加人文评价的比重等等。像这几年,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政策,就是在终极性评价中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的积极尝试。
第三,坚持卷面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综合性,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行为外化。
传统卷面评价采取的是单一的分数指标,它很难对学生政治素养给出全面、恰当的评判,因此,我们需要在评价方式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采取多种指标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因此,要发挥评价的诊断与促进功能,我们的评价就必须走出卷面,走入学生生活,在评价指标中增加诸如社会服务、政治参与、集体合作等生活实践方面的指标,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行为外化。但是,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评价载体单一,这些指标不容易落实,学生素养依然难以呈现,为此,我们还必须改革当前的评价呈现方式,创新一些能够较好承载学生素养评价综合指标的载体。如:在不少试点地区和实验学校,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生成长记录袋(如“青春的证明”、“成长的脚印”等)已经取代成绩单,成为学生发展的见证者。这些新的评价载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素养的行为外化。具体表现为:其一,卷面考试成绩的比重大幅下降。多数做法是将政治成绩由百分制改为等级制,这有利于矫正对知识目标的过度关注,从而为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与评价创设空间。其二,学生生活走进其中,评价指标更具综合性。以“青春的证明”为例,评价内容增加了“志愿者活动“、“班级服务”、“同伴互助”、“社区活动”、“家务劳动”等多种生活化的指标,使得评价对学生生活实践的引导作用更加有力,有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其三,评价主体更加多元。现在的成长记录袋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旧习,一般都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有利于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其四,评价表达更加人性化。传统的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下定论,而今天的素质发展报告书,基本上采取的是师生对话的表达方式,使用“优点+期盼”的表达结构,坚持赏识教育的原则,既肯定学生的成长,也以期待的方式帮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第四,坚持在实践中创新,谋求卷面试题上的突破,积极探索开放性试题的命制。
可以预见的是,延续了很多年的卷面考试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卷面考试也不是一无是处,作为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此,对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做法,而是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谋求突破,在试题的变革中突显对学生政治素养的考察。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分析题,开放性试题更能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政治素养。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试题的解答不是简单预设的格式化答案,而是通过材料、设问的巧妙组合,通过非标准化答案的设置,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是创设出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就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尤其需要关注两点:其一,开放性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和政治素养的考察并非弃知识而不顾,而是真正回归知识的基础性,发挥知识对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支撑作用,以非标准化的知识答案折射出学生的能力和政治素养。其二,在材料选择和问题设置上,命题要从单一预设走向多元生成。作为试题背景,材料的信息要丰富、明晰,要从教师假想的学生生活中走出来,真正触及学生现实的生活场域,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广度,为学生的观点选择与阐述提供现实可能。问题的设置也同样如此,设问要指向清晰,但不是指向某个具体知识的再现,而是要以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为支撑,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
《考试能考出学生的政治素养吗?(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