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论文:思品课的人文关怀
验与强化,是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突显,更是师生舒展生命灵性的时空!
三、把握两个细节,拓展学生发展的思维度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但我们的课堂常常会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冷场情景,更不用说通过提问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了。对此,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细节:
1.把握好导答细节。教学中一个巧妙的导答方式常常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的思考状态或认知状况由潜藏状态转入豁然开朗的积极状态。如可以采用激将诱导法、故意出错法、分解诱导法、温故知新法、定向指路法、换角度提示法、鼓励法,等等。如换角度提示法是笔者常用的一种方法。如:笔者在教学“融人民族文化”一课时,探究文化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只能作笼统的回答,即课本第一段: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堂出现冷场,那不妨换个角度导问:那么随着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政治、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那么文化呢?学生很快就勾起认知回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学生的积极思维还是没有被完全调动和打开,于是,再次导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什么还需要继续发展呢?学生思维重心由国际大范围缩小到本国范同,慎思明辨,小组探究后,终于得出又一个结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甚至超乎我的意料,学生们竟然还提出现阶段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逐步被打开,开始有意识的尝试运用发散思维!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要开启学生积极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问题设置后,若学生答不到要点上、答非所问、一时答不出来或答不全,教师可以进行发散性和拓展性的导答,把问题南难到易分层剥离,从而不断提升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把握好评价细节。以学生的发展为㈩发点,对学生做出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伴随着自我认知的深化以及同学、老师和家长等的影响和引导的动态过程。故而思品教师应该延伸和拓展对学生的评价活动,强调终结评价与多个评价主体参与的过程评价的有机结合。
笔者在准备教学“天生我材必有用”时,课前请同学们自己找找自己的优点缺点,并说说自己熟悉了解的某位同学。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全班基本上分为三类:A对自己的评价过高的骄傲自负型;B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的消极自卑型;c对自己的评价较为客观的自尊自信型。而B类学生中以女生居多。面对此种情况,我开展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针对B类学生我设计了一系列小竞赛,如单词速记、成语接龙、书法比赛等。随着活动的有序开展,B类同学在师生的鼓励下,也慢慢尝试参与竞赛。在书法比赛环节,我观察到平时沉默寡言,全班公认的“胆小鬼”小丽竟勇敢地走到了黑板前,用毛笔蘸水潇洒利索地在黑板上挥毫写下:“我的未来不是梦”!遒劲有力的笔锋,流畅优美的行书征服了全班同学,课堂沸腾了,同学们在我的暗示下起立为她鼓掌喝彩……小丽的脸羞得通红,怯怯地却开心地走回自己的座位。我知道,小丽的自信心此刻正在悄悄萌芽。我顺势建议大家再次用热烈的掌声请小丽与我们一起分享她练习书法的过程并谈淡今天的感受:沉默寡言的小丽害羞退却了。同学们有点失望,但我还是送给了她热情的掌声和一大段鼓励赞扬的评价,再次撞击她那颗长久自卑的心灵。
课后我再次找小丽谈心,列举了她许多优点长处后,也介绍了几种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方法。事后我联系了小丽的几位要好的同学、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以及家长,请他们对我的工作予以协助,加强对小丽自信心培养的过程督促引导和多给予鼓励表扬性的评价,以期待她的进一步转变。慢慢的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她平时的话多了、笑容多了、和同学们一起嬉戏的身影多了,课堂发言多了!没想到她还主动请缨担任班级的宣传委员,有声有色地开展了几次活动!更可喜的是她的转变也带动了B类几个同学的慢慢转变!
关注小丽的成长过程,采取多个评价主体给予她多次过程性、互动化的积极评价,从不同时空上交互进行,促进了她的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小丽在不间断的评价刺激中一次又一次地自我评价,重新认识自我,及时调整,逐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呈现出良好的动态成长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生命的自由舒展而绽放的异样光彩!
“教育不是填满一只桶,而是点燃一把火。”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充满生命自由舒畅的人文关怀,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应是一种教育教学实践!为真正不断提升初中思品课的课程魅力与育人功能,教师必须用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创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优化教学策略,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双基”目标提升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和价值的提升,让每个学生在我们的帮助下都能自由的成长;都能不断进步、有所收获;都能绽放出独特的人性光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思想品德论文:思品课的人文关怀(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0440.html
三、把握两个细节,拓展学生发展的思维度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但我们的课堂常常会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冷场情景,更不用说通过提问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了。对此,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细节:
1.把握好导答细节。教学中一个巧妙的导答方式常常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的思考状态或认知状况由潜藏状态转入豁然开朗的积极状态。如可以采用激将诱导法、故意出错法、分解诱导法、温故知新法、定向指路法、换角度提示法、鼓励法,等等。如换角度提示法是笔者常用的一种方法。如:笔者在教学“融人民族文化”一课时,探究文化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只能作笼统的回答,即课本第一段: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堂出现冷场,那不妨换个角度导问:那么随着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政治、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那么文化呢?学生很快就勾起认知回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学生的积极思维还是没有被完全调动和打开,于是,再次导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什么还需要继续发展呢?学生思维重心由国际大范围缩小到本国范同,慎思明辨,小组探究后,终于得出又一个结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甚至超乎我的意料,学生们竟然还提出现阶段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逐步被打开,开始有意识的尝试运用发散思维!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要开启学生积极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问题设置后,若学生答不到要点上、答非所问、一时答不出来或答不全,教师可以进行发散性和拓展性的导答,把问题南难到易分层剥离,从而不断提升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把握好评价细节。以学生的发展为㈩发点,对学生做出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伴随着自我认知的深化以及同学、老师和家长等的影响和引导的动态过程。故而思品教师应该延伸和拓展对学生的评价活动,强调终结评价与多个评价主体参与的过程评价的有机结合。
笔者在准备教学“天生我材必有用”时,课前请同学们自己找找自己的优点缺点,并说说自己熟悉了解的某位同学。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全班基本上分为三类:A对自己的评价过高的骄傲自负型;B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的消极自卑型;c对自己的评价较为客观的自尊自信型。而B类学生中以女生居多。面对此种情况,我开展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针对B类学生我设计了一系列小竞赛,如单词速记、成语接龙、书法比赛等。随着活动的有序开展,B类同学在师生的鼓励下,也慢慢尝试参与竞赛。在书法比赛环节,我观察到平时沉默寡言,全班公认的“胆小鬼”小丽竟勇敢地走到了黑板前,用毛笔蘸水潇洒利索地在黑板上挥毫写下:“我的未来不是梦”!遒劲有力的笔锋,流畅优美的行书征服了全班同学,课堂沸腾了,同学们在我的暗示下起立为她鼓掌喝彩……小丽的脸羞得通红,怯怯地却开心地走回自己的座位。我知道,小丽的自信心此刻正在悄悄萌芽。我顺势建议大家再次用热烈的掌声请小丽与我们一起分享她练习书法的过程并谈淡今天的感受:沉默寡言的小丽害羞退却了。同学们有点失望,但我还是送给了她热情的掌声和一大段鼓励赞扬的评价,再次撞击她那颗长久自卑的心灵。
课后我再次找小丽谈心,列举了她许多优点长处后,也介绍了几种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方法。事后我联系了小丽的几位要好的同学、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以及家长,请他们对我的工作予以协助,加强对小丽自信心培养的过程督促引导和多给予鼓励表扬性的评价,以期待她的进一步转变。慢慢的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她平时的话多了、笑容多了、和同学们一起嬉戏的身影多了,课堂发言多了!没想到她还主动请缨担任班级的宣传委员,有声有色地开展了几次活动!更可喜的是她的转变也带动了B类几个同学的慢慢转变!
关注小丽的成长过程,采取多个评价主体给予她多次过程性、互动化的积极评价,从不同时空上交互进行,促进了她的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小丽在不间断的评价刺激中一次又一次地自我评价,重新认识自我,及时调整,逐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呈现出良好的动态成长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生命的自由舒展而绽放的异样光彩!
“教育不是填满一只桶,而是点燃一把火。”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充满生命自由舒畅的人文关怀,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应是一种教育教学实践!为真正不断提升初中思品课的课程魅力与育人功能,教师必须用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创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优化教学策略,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双基”目标提升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和价值的提升,让每个学生在我们的帮助下都能自由的成长;都能不断进步、有所收获;都能绽放出独特的人性光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思想品德论文:思品课的人文关怀(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