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学论文:思品课堂生情“五法”
思品教学论文:思品课堂生情“五法”
作者/严卫林
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了教育。思品学科是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学生情感的发源地。理想的思品课堂更是离不开师生情感的积极参与,没有师生情感或缺乏情感的思品课堂定将死气沉沉、枯燥乏味、没有人气、没有生机、没有活力,教师的教育自然不会深入人心,课堂教学自然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思品教师如何才能唤起深藏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情感作为纽带和润滑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情感的升华,使每堂思品课都能情深深、意浓浓,情趣盎然、情满课堂,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呢?
一、以情境激发情感
王夫之说:“景中生情……情者景之情也。”情感体验既是一种接受,又是一种移植,一种“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感染,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要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营造和创设一个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良好情境和氛围,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的真情得以自然流露和生发。
我们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创设恰到好处的课堂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移情或触景生情,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典型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利用实物或实景构造实境;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设施来设置虚境……思品教师要从学生最感兴趣,最能开启学生思维,最能拨动他们心弦的地方人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触发学生情感的共振。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渐人“共振”的佳境,于境中生情。
曾听过一位思品教师在教学“孝敬父母长辈”时,安排了“给父母的一封信”的交流环节。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情况和作息时间,回顾与父母的亲情交流或矛盾冲突,要求每位同学给父母写一封信。当同学们在课堂上交流书信时,(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有的同学读到动情处竟情不自禁,声泪俱下,此番情景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整个教室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情感场”,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自然会不南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的父母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对自己的无私关爱,而自己对他们的爱却习惯性表现出淡漠、麻痹、不尊重、不屑一顾,两者的反差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内心,那份内疚、那份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这正是我们思品教学所需要达成的情感升华,如此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并非教师平时干巴巴的说教所能达到的。
二、以体验培育情感
现实生活是德育教育的田园,一旦离开了现实生活真实的体验,德育教育只能是干瘪、抽象、空洞的条文和说教,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更不可能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强烈共鸣。也经常听到有的思品教师责怪现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冷漠和无情无义,埋怨学生普遍缺乏情感。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采取了恰当的方法来培育学生的情感吗?一直以来,不少思品教师还是乐衷于“满堂灌”和“填鸭式”,将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任由填塞,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没有了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育自然显得苍白无力,浮光掠影。有鉴于此,作为思品教师要想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和激发情感,就要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在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情感、领略真谛、感受情感。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学生情感的产生就成了空中楼阁。
同样在教学“孝敬父母长辈”时,一直以来,学生对教师苦门婆心的教育嗤之以鼻,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天经地义,而自己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说教一直没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效果很差。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今年在教学这一内容的前一周,我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要求每位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个鸡蛋并放在口袋里,不管上学还是放学,都要“全天候”地放在自己的身边,到第二周上课时看还有多少学生能让鸡蛋完好无损。第一天,学生感到很好奇,但没有感到太大的困难和压力-但第二天开始不断有同学来汇报自己的鸡蛋已经碎了,更有不少同学怨声载道,觉得教师在搞“恶作剧”,有意刁难学生,说这是不可能办到的麻烦事。就这样一周过去了,绝大部分学生的鸡蛋早已破了,或者有的学生觉得是累赘而将之扔掉,能保存完好无损的微乎甚微。上课时,我才郑重其事地告诉学生,让你们携带一个几十克的鸡蛋,而且只有一个星期就感到非常困难,觉得不可思议。但你的母亲将你带在身上,而且是十个月,在十个月中,你的母亲小心翼翼,不敢稍有懈怠,再苦、再累、再烦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这是多么崇高和伟大的母爱。父母生你养你,你们有理由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吗?由于学生都参与了游玩和活动,都有了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堂课的教学虽然教师不费多少口舌,但学生的体会却是真真切切的,刻骨铭心,使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情感根深蒂固,这是“说教式”的思品课所无法企求的最高境界。
三、以榜样强化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对榜样的介绍和分析,使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得具体化、直观化,可操作、可模仿,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并最终落实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当然,榜样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榜样既可以是真实的人,也可以是文学、电视等媒体中虚拟的人物;既可以是学生身边的平凡榜样,也可以是杰出的伟大人物。通过利用学生尊重的、敬佩的人物来示范,使学生愿意去模仿榜样对待某一事物的态度和情感。思品教师在给学生提供榜样时,注意给学生提供榜样因做了某个行为、选择了某种态度和情感而得到的奖赏,这样学生也会因为榜样的态度和情感得到强化,而得到“替代强化”,使他们也习得这种态度和情感。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榜样强化学生情感的做法也是常用的方法。
在学习“人生难免有挫折”时,我以“梁帅”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梁帅,五岁因 《思品教学论文:思品课堂生情“五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0553.html
作者/严卫林
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了教育。思品学科是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学生情感的发源地。理想的思品课堂更是离不开师生情感的积极参与,没有师生情感或缺乏情感的思品课堂定将死气沉沉、枯燥乏味、没有人气、没有生机、没有活力,教师的教育自然不会深入人心,课堂教学自然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思品教师如何才能唤起深藏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情感作为纽带和润滑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情感的升华,使每堂思品课都能情深深、意浓浓,情趣盎然、情满课堂,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呢?
一、以情境激发情感
王夫之说:“景中生情……情者景之情也。”情感体验既是一种接受,又是一种移植,一种“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感染,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要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营造和创设一个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良好情境和氛围,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的真情得以自然流露和生发。
我们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创设恰到好处的课堂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移情或触景生情,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典型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利用实物或实景构造实境;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设施来设置虚境……思品教师要从学生最感兴趣,最能开启学生思维,最能拨动他们心弦的地方人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触发学生情感的共振。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渐人“共振”的佳境,于境中生情。
曾听过一位思品教师在教学“孝敬父母长辈”时,安排了“给父母的一封信”的交流环节。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情况和作息时间,回顾与父母的亲情交流或矛盾冲突,要求每位同学给父母写一封信。当同学们在课堂上交流书信时,(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有的同学读到动情处竟情不自禁,声泪俱下,此番情景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整个教室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情感场”,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自然会不南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的父母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对自己的无私关爱,而自己对他们的爱却习惯性表现出淡漠、麻痹、不尊重、不屑一顾,两者的反差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内心,那份内疚、那份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这正是我们思品教学所需要达成的情感升华,如此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并非教师平时干巴巴的说教所能达到的。
二、以体验培育情感
现实生活是德育教育的田园,一旦离开了现实生活真实的体验,德育教育只能是干瘪、抽象、空洞的条文和说教,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更不可能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强烈共鸣。也经常听到有的思品教师责怪现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冷漠和无情无义,埋怨学生普遍缺乏情感。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采取了恰当的方法来培育学生的情感吗?一直以来,不少思品教师还是乐衷于“满堂灌”和“填鸭式”,将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任由填塞,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没有了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育自然显得苍白无力,浮光掠影。有鉴于此,作为思品教师要想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和激发情感,就要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在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情感、领略真谛、感受情感。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学生情感的产生就成了空中楼阁。
同样在教学“孝敬父母长辈”时,一直以来,学生对教师苦门婆心的教育嗤之以鼻,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天经地义,而自己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说教一直没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效果很差。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今年在教学这一内容的前一周,我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要求每位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个鸡蛋并放在口袋里,不管上学还是放学,都要“全天候”地放在自己的身边,到第二周上课时看还有多少学生能让鸡蛋完好无损。第一天,学生感到很好奇,但没有感到太大的困难和压力-但第二天开始不断有同学来汇报自己的鸡蛋已经碎了,更有不少同学怨声载道,觉得教师在搞“恶作剧”,有意刁难学生,说这是不可能办到的麻烦事。就这样一周过去了,绝大部分学生的鸡蛋早已破了,或者有的学生觉得是累赘而将之扔掉,能保存完好无损的微乎甚微。上课时,我才郑重其事地告诉学生,让你们携带一个几十克的鸡蛋,而且只有一个星期就感到非常困难,觉得不可思议。但你的母亲将你带在身上,而且是十个月,在十个月中,你的母亲小心翼翼,不敢稍有懈怠,再苦、再累、再烦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这是多么崇高和伟大的母爱。父母生你养你,你们有理由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吗?由于学生都参与了游玩和活动,都有了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堂课的教学虽然教师不费多少口舌,但学生的体会却是真真切切的,刻骨铭心,使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情感根深蒂固,这是“说教式”的思品课所无法企求的最高境界。
三、以榜样强化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对榜样的介绍和分析,使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得具体化、直观化,可操作、可模仿,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并最终落实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当然,榜样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榜样既可以是真实的人,也可以是文学、电视等媒体中虚拟的人物;既可以是学生身边的平凡榜样,也可以是杰出的伟大人物。通过利用学生尊重的、敬佩的人物来示范,使学生愿意去模仿榜样对待某一事物的态度和情感。思品教师在给学生提供榜样时,注意给学生提供榜样因做了某个行为、选择了某种态度和情感而得到的奖赏,这样学生也会因为榜样的态度和情感得到强化,而得到“替代强化”,使他们也习得这种态度和情感。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榜样强化学生情感的做法也是常用的方法。
在学习“人生难免有挫折”时,我以“梁帅”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梁帅,五岁因 《思品教学论文:思品课堂生情“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