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语听力训练的长期性与多样性
内容提要:
听力越来越重要,但如何在高中三年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本文提出了长期性和多样性的训练策略。一方面要突破在语音、语义、心理、文化悟力等四个方面的听力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要讲究听力策略,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生水平,选用不同的策略,从而使学生的听力素质得以提高,为后期强化模拟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听,是语言的基础;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听说教学放在教学法的首位,强调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听力测试已纳入英语高考,且占20%,就显得更重要了。
但用全真听力测试的方式对付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只适宜作为后期强化训练,有时会显得单调乏味,对中下等生尤为不利,有的越听越没信心。如果在基础阶段,进行长期的、多样化的训练,提高听力素质,为后期强化训练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势必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们来看看听力的两个构成部分。
1. 迅速正确地辨音解义的能力;
2. 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亦称"文化悟力"。
这两种能力除指对语言知识本身的理解能力外,还应包含对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以及简单的科普知识等等的理解。显然,良好的听力绝非一日之功。因此,训练英语听力,是一个具有长期性与多样性的系统工程。 就高中英语听力训练而言,长期性意味着:从高一抓起,每节课都要体现,课内课外不间断。高一重点抓语音听辨和句子理解,泛听对话和短文故事;高二重点抓专项听力,兼顾对话和短文理解;高三进行模拟强化训练。多样性则是指:语言训练与心理训练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精泛并举,听说结合,多种渠道并用,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占有。
训练听力,首先要突破听力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
一、突破语音障碍,掌握听力基本技能
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高考英语复试,考查语音基本功占15%。
我们的训练方法是:听读结合,重在模仿,贵在领悟,及时纠正。
1.失去爆破训练:(广东学生尤其要注意尾辅音)
① strict, shortcoming, picture, day and night,
② Go and look for it in your own room.
2.意群间的停顿训练
① Everyone in the town knew him/ so we had no trouble in finding his house.
② The step mother did what she could/to help him.
3.连读训练:
get up, wake up, all kinds of, all over the world, an English film, in an hour, take care of,
4.句子重音训练:
①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long′history.
② There are ′fifty′students in our′class.
5.语调训练:
① Don't you know I'm one of you?
② What a brave boy he is!
二、突破语义障碍,增强语义能力
语义指在倾听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母语知识,充分利用想象、猜测、记忆、分析及概括能力,理解通篇语言内在含义的过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语义能力是一种听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听力的水平。例如,听到文章的题目可以判定文章的体裁;听到开头几句话可以得知文章的背景和叙述范围;从第一段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其后面情节发展的大致脉络。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
三、突破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适时选材。从词的训练到句的训练,再到对话、短文的训练,语速由慢到快。还可以接收电台(VOA、BBC、Radio Beijing等)、电视台(CCTV-4,Pearl,X-Sports等)的广播。条件许可的话,可有选择地录制部分节目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不少英语磁带、光碟资料,如:New Concept English, Tuning in the USA, As You Wish等。通过多种渠道,感受不同人物、不同场景下的发音与腔调。
(2)持之以恒,分散训练。不指望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暴十寒。从高一起,坚持每周都开设听力课。较有效的方法是:化整为零。每周花一整节课练听力,就不如四节课各练十分钟的效果好。另外可给学生推荐适当的听力材料供课外训练,建议学生组成听力小组,进行必要的互助和讨论。
(3)有的放矢,专项突破。
有步骤地制订阶段听力专项训练计划,特别是制订出克服各种困难的针对性练习方案,如:数词,人物身份、关系,时间、地点等。使学生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满怀信心,不至于在遇到困难时手足无措。 四、突破文化悟力障碍,加深、加宽理解能力
文化悟力是指对语言文化背景的占有和理解能力。作为学生的文化悟力范围是指所学习的各学科知识,以及在课外获得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及其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只有突破文化悟力障碍,才能加深、加宽对所听内容的理解能力
训练听力,还要讲究听力策略。
听力的关键在于对口头语言的整体理解问题以及细节把握问题。
实际生活中,为了提高听的效果,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听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通常有以下三种: 全听(Global listening),选听(Selective listening),和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
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也应选用不同的策略。几种策略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较好的听力训练效果。下面分述如下:
一、全听(Global listening),是为了把握所听材料的整体意思。该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练习题的设计。
1)引导学生做好听前的预测活动;
2)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子:
3 )指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克服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从"美国之音" 《中级美国英语》的听力训练中,我们可得到启发:
如听某段之前,先设计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 Where was Mrs, Edward going to take her son on Saturday morning?
② What did her son dream about last might?
③ Why did her son laugh when Mrs. Edward asked what he did in his dream?
以上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如下听前准备工作:
1、借助问题中的提示进行听前的活动:利用问题(1)中的Mrs. Edward ,her son, Saturday morning.等词,预测故事中的人物和时间;问题(2)可以使学生猜测到男孩昨天晚上做梦了;问题(3)能让学生意识到在故事中Mrs.Edward向孩子问话了,并且预先知道了问话的内容。这些联想活动会使学生对要听的内容和相关的词汇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避免听的过种中产生的茫然、紧张心理。
2、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编排,不仅为学生提出了听的具体任务,而且也为完成任务提供了听的过程中可以追寻的线索:zoo(题一的答案),dream(题二中的关键词),you were in my dream(独生子对妈妈问话的回答)。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正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选听(Selective listening)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听出一些具体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从语言程度略高于他们实际水平的材料中进行选择的能力。
1)、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而且从结构上对所听材料进行预测;
2) 明确规定学生听的任务和目的,及在听的活动中充当的角色;
3)为学生提供克服障碍和捕捉信息的线索。
如1998年广东省高考听力测试题的独白部分。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有利于他们进行预测和有助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词上的问题,供他们听前思考。
1、What is today's topic?
2、Was salt used as money in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in early times?
3、What was used as money in some parts of Asia?
4、what are still used as money in some places today?
5、Were the Chinese the first people to use coins as money?
通过问题2和问题5的提示,学生只需要在听的过程中验证听前所获知的信息。这两个问题不仅从信息的密度方面降低了听的难度,而且还使学生无意中熟悉了讲话中关键的句子,从而降低了语言的难度。在这个基础上去听,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得出其余问题的答案。运用选听策略可以保证学生听时不漏掉有用的信息。听后,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语意信号--"So you see"(这是讲话人在总结自己的看法)。凭借这些捕捉到的具体信息,学生对有关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就能从容应付了。
三、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一般是在进行了全听和选听之后提出的不同的要求。精听的目的一般包括: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影响听力活动效率的原因;二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言、语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这两方面正是保证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如学生长期坚持听教材中的课文(不看书),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进行精听训练时,我们力争做到:
1)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听力理解的语言点上;
2)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词、词组和句型等语言知识;
3)对词汇在实际运用中的连读等语音变化进行学习。
这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似,不必赘述。
上述三种策略对听力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我们可根据学生的程度、教材的难度和教学的目标灵活选用。既可采用其中的一种,也可将三种结合起来使用。以便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听。如果学生在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能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他们便会对听产生兴趣。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时,听力训练才可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
《谈谈英语听力训练的长期性与多样性》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1032.html
听力越来越重要,但如何在高中三年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本文提出了长期性和多样性的训练策略。一方面要突破在语音、语义、心理、文化悟力等四个方面的听力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要讲究听力策略,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生水平,选用不同的策略,从而使学生的听力素质得以提高,为后期强化模拟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听,是语言的基础;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听说教学放在教学法的首位,强调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听力测试已纳入英语高考,且占20%,就显得更重要了。
但用全真听力测试的方式对付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只适宜作为后期强化训练,有时会显得单调乏味,对中下等生尤为不利,有的越听越没信心。如果在基础阶段,进行长期的、多样化的训练,提高听力素质,为后期强化训练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势必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们来看看听力的两个构成部分。
1. 迅速正确地辨音解义的能力;
2. 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亦称"文化悟力"。
这两种能力除指对语言知识本身的理解能力外,还应包含对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以及简单的科普知识等等的理解。显然,良好的听力绝非一日之功。因此,训练英语听力,是一个具有长期性与多样性的系统工程。 就高中英语听力训练而言,长期性意味着:从高一抓起,每节课都要体现,课内课外不间断。高一重点抓语音听辨和句子理解,泛听对话和短文故事;高二重点抓专项听力,兼顾对话和短文理解;高三进行模拟强化训练。多样性则是指:语言训练与心理训练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精泛并举,听说结合,多种渠道并用,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占有。
训练听力,首先要突破听力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
一、突破语音障碍,掌握听力基本技能
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高考英语复试,考查语音基本功占15%。
我们的训练方法是:听读结合,重在模仿,贵在领悟,及时纠正。
1.失去爆破训练:(广东学生尤其要注意尾辅音)
① strict, shortcoming, picture, day and night,
② Go and look for it in your own room.
2.意群间的停顿训练
① Everyone in the town knew him/ so we had no trouble in finding his house.
② The step mother did what she could/to help him.
3.连读训练:
get up, wake up, all kinds of, all over the world, an English film, in an hour, take care of,
4.句子重音训练:
①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long′history.
② There are ′fifty′students in our′class.
5.语调训练:
① Don't you know I'm one of you?
② What a brave boy he is!
二、突破语义障碍,增强语义能力
语义指在倾听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母语知识,充分利用想象、猜测、记忆、分析及概括能力,理解通篇语言内在含义的过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语义能力是一种听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听力的水平。例如,听到文章的题目可以判定文章的体裁;听到开头几句话可以得知文章的背景和叙述范围;从第一段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其后面情节发展的大致脉络。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
三、突破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适时选材。从词的训练到句的训练,再到对话、短文的训练,语速由慢到快。还可以接收电台(VOA、BBC、Radio Beijing等)、电视台(CCTV-4,Pearl,X-Sports等)的广播。条件许可的话,可有选择地录制部分节目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不少英语磁带、光碟资料,如:New Concept English, Tuning in the USA, As You Wish等。通过多种渠道,感受不同人物、不同场景下的发音与腔调。
(2)持之以恒,分散训练。不指望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暴十寒。从高一起,坚持每周都开设听力课。较有效的方法是:化整为零。每周花一整节课练听力,就不如四节课各练十分钟的效果好。另外可给学生推荐适当的听力材料供课外训练,建议学生组成听力小组,进行必要的互助和讨论。
(3)有的放矢,专项突破。
有步骤地制订阶段听力专项训练计划,特别是制订出克服各种困难的针对性练习方案,如:数词,人物身份、关系,时间、地点等。使学生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满怀信心,不至于在遇到困难时手足无措。 四、突破文化悟力障碍,加深、加宽理解能力
文化悟力是指对语言文化背景的占有和理解能力。作为学生的文化悟力范围是指所学习的各学科知识,以及在课外获得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及其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只有突破文化悟力障碍,才能加深、加宽对所听内容的理解能力
训练听力,还要讲究听力策略。
听力的关键在于对口头语言的整体理解问题以及细节把握问题。
实际生活中,为了提高听的效果,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听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通常有以下三种: 全听(Global listening),选听(Selective listening),和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
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也应选用不同的策略。几种策略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较好的听力训练效果。下面分述如下:
一、全听(Global listening),是为了把握所听材料的整体意思。该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练习题的设计。
1)引导学生做好听前的预测活动;
2)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子:
3 )指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克服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从"美国之音" 《中级美国英语》的听力训练中,我们可得到启发:
如听某段之前,先设计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 Where was Mrs, Edward going to take her son on Saturday morning?
② What did her son dream about last might?
③ Why did her son laugh when Mrs. Edward asked what he did in his dream?
以上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如下听前准备工作:
1、借助问题中的提示进行听前的活动:利用问题(1)中的Mrs. Edward ,her son, Saturday morning.等词,预测故事中的人物和时间;问题(2)可以使学生猜测到男孩昨天晚上做梦了;问题(3)能让学生意识到在故事中Mrs.Edward向孩子问话了,并且预先知道了问话的内容。这些联想活动会使学生对要听的内容和相关的词汇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避免听的过种中产生的茫然、紧张心理。
2、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编排,不仅为学生提出了听的具体任务,而且也为完成任务提供了听的过程中可以追寻的线索:zoo(题一的答案),dream(题二中的关键词),you were in my dream(独生子对妈妈问话的回答)。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正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选听(Selective listening)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听出一些具体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从语言程度略高于他们实际水平的材料中进行选择的能力。
1)、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而且从结构上对所听材料进行预测;
2) 明确规定学生听的任务和目的,及在听的活动中充当的角色;
3)为学生提供克服障碍和捕捉信息的线索。
如1998年广东省高考听力测试题的独白部分。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有利于他们进行预测和有助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词上的问题,供他们听前思考。
1、What is today's topic?
2、Was salt used as money in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in early times?
3、What was used as money in some parts of Asia?
4、what are still used as money in some places today?
5、Were the Chinese the first people to use coins as money?
通过问题2和问题5的提示,学生只需要在听的过程中验证听前所获知的信息。这两个问题不仅从信息的密度方面降低了听的难度,而且还使学生无意中熟悉了讲话中关键的句子,从而降低了语言的难度。在这个基础上去听,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得出其余问题的答案。运用选听策略可以保证学生听时不漏掉有用的信息。听后,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语意信号--"So you see"(这是讲话人在总结自己的看法)。凭借这些捕捉到的具体信息,学生对有关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就能从容应付了。
三、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一般是在进行了全听和选听之后提出的不同的要求。精听的目的一般包括: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影响听力活动效率的原因;二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言、语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这两方面正是保证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如学生长期坚持听教材中的课文(不看书),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进行精听训练时,我们力争做到:
1)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听力理解的语言点上;
2)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词、词组和句型等语言知识;
3)对词汇在实际运用中的连读等语音变化进行学习。
这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似,不必赘述。
上述三种策略对听力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我们可根据学生的程度、教材的难度和教学的目标灵活选用。既可采用其中的一种,也可将三种结合起来使用。以便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听。如果学生在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能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他们便会对听产生兴趣。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时,听力训练才可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
《谈谈英语听力训练的长期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