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尝试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源于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学生创造 性思维能力? 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课堂环境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实施愉快教学,师生关系融洽,双方配合得好,教 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育心理 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实施愉快教学,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境愉 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 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了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三个“解放”的对策。 (一)解放学生的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课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实验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 想得新、想得奇。我还经常运用设疑促思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二)解放学生的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没有这不能说,那不能提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可以说,想提问就可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开展争辩,即使说错了,也只作正面指点,不进行指责,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他们对 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极 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让他们积极地玩,并要求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从而在动手过程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二、运用促使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疑,促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 激大脑,大脑就会大大的加紧活动,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认识,、 好办法来。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特别是问题的答案与学生预 想相反的问题),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 重要意义。 我教“空气与燃烧”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演示了铁丝、带火星的木炭、 带火星的火柴棒等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我提出这样一 个问题:这些物体在空气里会怎么样?在氧气里又会怎样呢?多数学生猜测回答 说,会慢慢地熄灭。但演示的结果是不但没有熄灭,而且燃烧地更剧烈。顿时, 课堂火热起来,个别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真奇怪!他们感到疑惑不解。经过一 番热烈讨论,小结得出:物体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为了加深学生对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锅里的油烧起来了,怎么 办?”、“卧室的地板小面积起火,怎么办?”、“酒精灯的酒精倒出来后,起 火了,怎么办?”、“炉灶旁边的柴小面积起火,怎么办?”学生各抒已见,各 有各的办法,各有各的理由。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得到了开拓,创 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在实验中巧设障碍或矛盾,促使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积 极开展思维,改变过去实验时只动手,动脑少,按着课本或教师的提示,照着葫 芦画瓢的做法,我在设计教学时常常增补一些实验,有时还有意设置一些障碍, 以促使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例如在“空气的流动”一课的导入新课一环中,我增补了一个演示实验“会转动 的纸蛇”,学生看到原来不会动的纸蛇在酒精灯的上方动起来了,都很奇怪。这 时我要求学生研究实验装置,找出其中道理。学生经过积极思考、观察实验发现 是向上流的空气使纸蛇转起来。同时他们还发现饮料罐里的空气因为受热而上升, 以及旁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经过讨论他们还发现了地球上的风其实也就是这样 形成的,禁不住露出成功的喜悦。 在“空气与燃烧”一课的实验二中,我先提出一个问题:杯子中的蜡烛熄灭了, 是不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都用完了呢?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我趁机说:“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证明一下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认为可以将杯子放到水中, 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杯子中还有没有空气。接着我又提出问题:做这个实验 要注意什么?要解决哪几个问题?这样,既动手又动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 发展,同时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有参与设计实验和提出实验新方法的机会。为了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有 施展的机会,在上实验课时,除了让学生做课本要求做的实验外,我还鼓励学生 自己设计实验或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 例如做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让学生按课本提出的方法给玻璃瓶安上一个带弯玻 璃管的橡皮塞,在玻璃管里滴几滴红墨水。用双手捂住玻璃瓶,瓶里空气变热后, 红墨水向外移动。放开双手后,瓶里的空气变冷,红墨水又往回流。从而验证了 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空气也具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一个学生举起小手说他想出了一个实验。我让他走上讲台进行 表演。他拿起实验二的玻璃瓶,把瓶子上的玻璃管倒插入水槽中,再用双手捂住 玻璃瓶,发现水中冒出了气泡。他小结说:“这说明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接 着他把玻璃瓶用热水浇了以后,又倒插入水中,发现水向上流,流到了玻璃管子 中,又小结说,“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了,所以水就向上流到了玻璃管中。”这 时课堂上响起一阵鼓励的热烈掌声。在这种气氛下,同学们纷纷动脑思考,并各 抒己见。有的说:把瘪气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胀出来,这说明了空气受热后体 积膨胀。有的说:在玻璃瓶的的口上套上一只气球,再把它放入热水中,会发现 气球鼓起来;如果再把气球放入冷水中,会发现气球又瘪下去了。这也能说明空 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能运用这么多种方法证明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 质,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有时学生提出的办法并不能说明要解决的问题,但这也是他们经过一 番思考后提出的,具有一定创造性。我们应正确地加以对待。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