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读书人
做个读书人
氚火
读书的乐趣与意义,应该不必细说。在图书的浸润下不断成长,应该是许多人记忆中美好的部分。与书为伴、以书为友,回味悠长,其乐无穷。
但问题是,现在读书正在远离很多老师、特别是政治老师的生活。在每天的奔波忙碌中,留给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深度阅读被惊鸿一瞥取而代之,有些时候我们甚至连惊鸿一瞥的时间都没有了。忙,开始是理由,后来是借口。很多老师,越来越习惯于没有阅读的教学生活,习惯于因为各种忙碌而懒得翻开即使比较通俗的读物。阅读对我们真的不再重要了么?
不然!只有做个读书人,我们才能教得扎实。现在的教材和课程,已经不再是封闭和狭窄的知识传授,知识视野、教学艺术、课程理念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阅读得到不断提升。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有开阔的视野、深入的理解、娴熟的艺术和先进的理念;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对课堂教学驾轻就熟、娴熟于心。读书,可以让我们发现课程内容背后的理论支撑,发现教学名师的经验传授,体会平凡故事背后的深刻体验。
只有做个读书人,我们才能活得踏实。教书育人的天职,让我们与书有了特殊的缘分。书是我们的支撑,是我们的灵魂。只有以书为伴,我们才能将自己的使命变成明确的任务、变成我们生活的质量标准。只有不断地坚持读书的习惯,我们才能感受到一种充实和丰富,并把这种充实和丰富,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不读书的教师,一定是心虚的,因为没有了书,就没有了我们赖以支撑的依托。
那么,中学政治教师该读什么书?
首先,要读哲学与文化的经典著作。哲学与文化,看似抽象玄远,但其思辨性和基础性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绕不开的东西。《理想国》、《政治学》、《论自由》、《论法的精神》、《道德情操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几本书,是典型的例子。这些书大多晦涩,所以不要期望一次读懂。不要有太高的奢望,只是怀着了解的心境,慢慢看过来,就可以了。读过之后,有所感悟,记得随时记下来,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读一遍、想一点,就有了积累与沉淀。
其次,要读教育经典。《爱弥尔》、《爱的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是这个方面的典型例子。教育是一项深不可测的工作,尤其是在你全心投入之后。别人的故事我们不能模仿,但可以感受。从那些看似平凡和平淡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师者情怀应然的样子。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一时做不到,但“虽不能达,心向往之”还是要的。
再次,要精读教材和课标。教材和课标,是最具权威性的文本,也是所有好课的最终根源和基础。这里说的精读,不是一行一行地看过去,这种“认字”的读法,是小学生做的事情。精读需要你考虑的,是那所谓字里行间的逻辑、文字阐述的精细处那些容易被我们以为司空见惯而被忽视的东西。如果有机会听一下老教师的课,你会发现,他们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远胜于我们,那是精读的结果。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实现根本意义上的精致安排。
最后,要读当下的论文。这种阅读,虽然难免披上功利的色彩,但却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方法。看别人在关注什么问题,以及他们对于问题的处理方式,你会知道,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什么。看到别人文章的不好,也是一种进步。如果还能更进一步,自己努力去做好,那就是大大的进步了。当然,审视之后,是动手。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把那些对问题的思考呈现出来,就是阅读最为实际的报答。
《做个读书人》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1182.html
氚火
读书的乐趣与意义,应该不必细说。在图书的浸润下不断成长,应该是许多人记忆中美好的部分。与书为伴、以书为友,回味悠长,其乐无穷。
但问题是,现在读书正在远离很多老师、特别是政治老师的生活。在每天的奔波忙碌中,留给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深度阅读被惊鸿一瞥取而代之,有些时候我们甚至连惊鸿一瞥的时间都没有了。忙,开始是理由,后来是借口。很多老师,越来越习惯于没有阅读的教学生活,习惯于因为各种忙碌而懒得翻开即使比较通俗的读物。阅读对我们真的不再重要了么?
不然!只有做个读书人,我们才能教得扎实。现在的教材和课程,已经不再是封闭和狭窄的知识传授,知识视野、教学艺术、课程理念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阅读得到不断提升。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有开阔的视野、深入的理解、娴熟的艺术和先进的理念;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对课堂教学驾轻就熟、娴熟于心。读书,可以让我们发现课程内容背后的理论支撑,发现教学名师的经验传授,体会平凡故事背后的深刻体验。
只有做个读书人,我们才能活得踏实。教书育人的天职,让我们与书有了特殊的缘分。书是我们的支撑,是我们的灵魂。只有以书为伴,我们才能将自己的使命变成明确的任务、变成我们生活的质量标准。只有不断地坚持读书的习惯,我们才能感受到一种充实和丰富,并把这种充实和丰富,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不读书的教师,一定是心虚的,因为没有了书,就没有了我们赖以支撑的依托。
那么,中学政治教师该读什么书?
首先,要读哲学与文化的经典著作。哲学与文化,看似抽象玄远,但其思辨性和基础性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绕不开的东西。《理想国》、《政治学》、《论自由》、《论法的精神》、《道德情操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几本书,是典型的例子。这些书大多晦涩,所以不要期望一次读懂。不要有太高的奢望,只是怀着了解的心境,慢慢看过来,就可以了。读过之后,有所感悟,记得随时记下来,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读一遍、想一点,就有了积累与沉淀。
其次,要读教育经典。《爱弥尔》、《爱的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是这个方面的典型例子。教育是一项深不可测的工作,尤其是在你全心投入之后。别人的故事我们不能模仿,但可以感受。从那些看似平凡和平淡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师者情怀应然的样子。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一时做不到,但“虽不能达,心向往之”还是要的。
再次,要精读教材和课标。教材和课标,是最具权威性的文本,也是所有好课的最终根源和基础。这里说的精读,不是一行一行地看过去,这种“认字”的读法,是小学生做的事情。精读需要你考虑的,是那所谓字里行间的逻辑、文字阐述的精细处那些容易被我们以为司空见惯而被忽视的东西。如果有机会听一下老教师的课,你会发现,他们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远胜于我们,那是精读的结果。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实现根本意义上的精致安排。
最后,要读当下的论文。这种阅读,虽然难免披上功利的色彩,但却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方法。看别人在关注什么问题,以及他们对于问题的处理方式,你会知道,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什么。看到别人文章的不好,也是一种进步。如果还能更进一步,自己努力去做好,那就是大大的进步了。当然,审视之后,是动手。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把那些对问题的思考呈现出来,就是阅读最为实际的报答。
《做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