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上学快乐


弄得滚瓜烂熟,在西方人看来是地道的“死记硬背”。西方人使用公理化方法,从一个道理推算出无数的结论,那才不是死记硬背。在青春期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即使青春期之后,也免不了要死记硬背。欧美社会中最重要的公益职业是律师和法官,都要死记硬背许多法律条文。严格说来,每一个专业训练,都要死记硬背专业术语和规程。

先要死记硬背,然后才谈得上理解和创新。从小就不背任何语词的孩子根本不能在文明社会中正常成长。上小学之前就可以开始背诵经典,不要理解,也不要认字。台湾儿童读经活动效果明显(参见第6-5节),中国大陆也屡试不爽[9]。这说明汉语民族的家庭教育应该重演经典时期。死记硬背不是坏事,要求学生背诵经典,正如数学课要求背下来九九表。孩子天生就有模仿和背诵的能力。即使不要求他们背九九表,不要求他们背古典文献,他们也会去背广告词,甚至去背粗制滥造的动画语言。背的内容很重要,如果不是背九九表,而是背轿车号码,不是背古典文献,而是背时髦口号,效用就很有限。

近代废科举之后,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的孩子们不再背诵四书五经,结果十分不妙。仅从文学上来看:“是否涌现了像《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旷世杰作?……只要是治文学史的,谁心中都有一杆称……只要是平心静气地去看,不得不承认这百年够得上巨著的作品,恐怕是太少太少了。”[10]

事实上,上述引文的作者在文中没有列出近百年来出现的任何一部巨著。结论是:“传统可能是创造的阻力,但在根本上则是导致巨著涌现的基因……中外文学大师……。无不以其对传统的广博和深刻的把握作为基石。”近百年文学史的巨著空白,是因为“从‘五四(笔者:应为新文化运动)’起……以决绝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学传统……现在,有时简直以学来的西方文学同西方文学对话了……不遗余力地追逐时髦,把时髦当创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不但文学家离不开传统,大智慧全都离不开传统:物理学家杨振宁12~13岁时,他的父亲为他在初中一二年级暑假延师补习《孟子》。杨振宁说:“我那个时候可以把《孟子》从头到尾都背诵出来。当时我并没有了解其意,现在我想起来,是我父亲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许多是在教科书上我所没有学到、没有听到的一些知识。这个事情,我想对于我的教育有重大的意义。”[11]

这不是虚言。虽然12~13岁的杨振宁不可能真正理解《孟子》,可是背诵的内容必然会在日后发挥重要作用:重演贤哲时期(第9-2节图十七横坐标7~14)的成长阶段是以前期的记背为基础的。正如12~13岁足量高质的饮食,会对日后青春期的身体发育有效用。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父亲的作用明显增强,也就是《三字经》第9句所说:“养不教,父之过”。即使女强人也无法替代父亲的作用。印度曾有个女总理甘地夫人,英国曾有个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她们的家庭教育都不成功。甘地家的两个儿子,长子还算不错,但他与母亲疏远,只学工,不问政,还娶了个外国妻子;幼子以母亲为榜样,反而比兄长差,年纪轻轻就死于高档玩乐(开飞机)。撒切尔的儿子更没出息,利用母亲的名气招摇撞骗,英国人说:撒切尔夫人是个好首相,却不是个好母亲[12]。

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作为女强人的母亲,在家中把父亲的作用忽视了。一个单亲家庭之主,能不能既当母亲,又当父亲?或既当父亲,又当母亲?目前的教育学还不能从理论上说清楚这个问题,但是可以从实事求是来给出答案:不能。因为,真实发生过的教育先例(实事)是:取得较大成就的人,几乎都是来自双亲家庭(参见第9-2节)。近代以来的例外是美国1993~2000年的总统克林顿。这样一个借助女权主义上台的例外在其它各国都很少见,而且被克林顿自己把后来者的路堵了个半死: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不但在2000年帮助了对手小布什,而且会有更长效的影响。

不管家长本人多么出色,都要培养孩子尊师,这本身就是一种助推。如果孩子说“这是老师说的”,家长却认为“老师错了”,要孩子“分析对错,对了就照办,不对就不办”。这样的家长多半不懂教育,忘了自己的童年:一年级小学生根本不可能自己分析对错。

文明社会的孩子进入小学,就是进入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选择的主体是老师,不可能是学生本人。如果家长“分析”

出老师错了,孩子根本理解不了那些“分析”,只能记住“老师错了”。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可能尊重老师。

听到孩子争辩说“这是老师说的”,家长首先应该像孩子一样表示重视和服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如果仍然认为自己的主张正确,就绕过老师是对是错,重新把问题提出来,进行变通解释,决不要直接否定师嘱的权威性。如果没有变通可能,事情又比较重要,家长可以避开孩子与老师讨论,或与学校的负责人联系。

限于本书篇幅所限,对于文字教育的助推内容从简,请读者参见笔者的论文:《解铃还需系铃人——语文教育的问题和对策》(载江明主编:《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33~139页)。关于学龄初期的儿童的助推(第9-2节图十七横坐标5),请参见拙著《<易>与人类思维》第六章第六节(重庆出版社,1992年)。关于男孩子与女孩子的不同助推,参见拙文《“封建”分班》(载《中国信息报》1997年8月21日第5版)。

有了父母们的精心助推,上学才是真正的快乐。



上学快乐(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169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教学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