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中国共产党市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上
(三)更加注重提升开发开放水平,实现沿江开发新跨越。
沿江开发是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增长极和爆发点,必须一如既往地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努力实现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经济总量持续翻番、新城建设拉开框架、功能配套初步到位、项目投入形成气候、体制机制充满活力的“三年突变”目标,并以起步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大沿江的开发开放。
1.以产业规划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按照沿江开发产业规划,积极包装推介大型船舶制造、重石化深加工、钢铁冶炼等主导产业项目,瞄准日韩、欧美、港台地区和上海、浙江、广东等国内外500强大企业、大集团展开招商攻势,进一步提升落户项目层次。与此同时,通过新城区的开发、专业园区功能的完善、标准厂房的建设等途径,带动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精细化工、机电加工等延伸产业的招商,与城市建设相关联的服务业招商,与沿江生态农业资源相衔接的现代旅游农业和生态农业招商,加快健全沿江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集聚度。切实加强与五大石化企业的沟通,引导他们参与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建立招商引资服务总公司,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展招商;强化现有招商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提升招商人员的整体素质。
2.以“一区四园”为载体,加大项目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搭建项目投入载体。大新城区、精细化工园、机电工业园、物流园、生态园的建设力度,增强吸聚能力。新城区重在拉开框架,精细化工园区重在完善功能配套,机电工业园区重在标准厂房的建设,物流园、生态园重在开放市场、引进资金尽快启动。加快项目投入进程。建立与业主的互通机制,对在谈项目落实专人跟踪,千方百计促成合作;对签约项目强化“一条龙”服务,推动项目迅速转化;对在建项目实行定期走访制和服务责任制,通过高效组织、高质服务促进企业早日形成效益。针对服务沿江项目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继续租用、雇用、柔性引进规划设计、商贸经营、外语等方面的专家型人才,从根本上提高整体服务能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临港型项目投资额必须控制在1000万美元或亿元人民币以上,后方腹地利用标准厂房的企业必须达到规模以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业主码头共用机制,确保岸线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3.以功能开发为突破口,加大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思路,负重奋进,重点抓好沿江一级公路、疏港路长青沙段、主城区骨干道路、长青沙大桥、皋张汽渡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尽快形成区内联网、区外通达的交通网络。重点突破功能配套建设。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着重抓好热电厂、输变电工程、污水处理厂、公用码头、星级宾馆、行政中心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建立海关、海事、商检、边检、航道管理等港口办事处;尽快设立金融、保险、电信、邮政等服务机构;超前包装居住小区、沿江综合性二级医院等重点城市功能项目对外招商,力争早日取得突破。全年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投入总量力争达到10亿元。
4.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进一步提升共开共发水平。牢固确立“大沿江开发”的思想,正确处理好港口开发区与省级开发区、港口开发区与后方腹地的关系,真正形成共开共发的良好格局。两个开发区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动开发、错位发展。如皋经济开发区要以建设中心城市新城区的定位,实施高水平开发,快速提升形象,增强集聚能力;以基础设施、功能配套的加快完善,强力吸引具有城市工业特点的大项目、好项目,注重引进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开发区的建设成果惠及百姓,推动区内村(居)率先实现现代化。明年要确保完成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投入10亿元、工业项目投入10亿元。各镇要打好沿江牌,更加重视引进与港口开发区主导产业相联系的配套产业,进一步提高招商的有效性和全市产业的关联度。市沿江经济开发指挥部要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机制,适当充实成员单位和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业型领导干部充实到指挥部,进一步提高指挥、协调、服务沿江开发的能力。
(四)更加注重产业板块集聚,实现全民创业新跨越。
民营经济是民本经济,是规模经济的“孵化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抓手和突破口。我们要在进一步扩张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板块集聚,努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1.走联动式发展之路,进一步构筑全民创业的广阔平台。实施市镇村三级联动,强势打造民营经济服务平台、发展平台和组织平台。市级注重构筑服务平台。通过建立民营经济网站,为全民创业提供及时、快捷的信息服务;通过组织银企合作、建立互助型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等途径,为全民创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通过大力引进各类适用型人才、定期培训企业管理人员,为全民创业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全民创业提供科技支撑。各镇注重打造发展平台。各镇和两个开发区要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全市完成100万平方米。如皋经济开发区力争建成30万平方米、如皋港经济开发区力争建成10万平方米;重点镇力争建成5万平方米,一般镇力争建成3万平方米。要加快完善集镇功能,加快建设和改造专业市场,加快实现集镇、工业集中区和村组道路的联网联通,吸引更多的创业者进镇入区。村级注重夯实组织平台。大力加强“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双带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两委会”成员在全民创业中的组织、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发挥能人、大户在全民创业中的示范作用;大力开展争创“民营工业亿元村”、“小康示范户”活动,发挥活动载体对全民创业的推动作用。通过市镇村三级联动,进一步形成全民创业的铺天盖地之势。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在提高开业率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个体工商户向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向有限责任公司、规模以下企业向规模企业的转化率。
2.走集群型发展之路,进一步打造全民创业的板块特色。发挥产业规划的指导作用。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引导民营经济健康、有序、集聚发展。各镇要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制定民营经济板块发展规划;区域相连、产业类同的镇要加强横向联合,共谋发展,做大板块,形成一镇一品或数镇一品的集群特色。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从舆论上引导、政策上鼓励、要素上倾斜,推动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外协件本土加工,催生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加工户,形成产业集聚。着力培育以东方、焯晟、阳鸿为龙头的石化板块;以英田、上海轮胎、庆华为龙头的汽车及配件板块;以力星、高压、昌升为龙头的机械板块;以金元、丁纺、泰慕士为龙头的纺织服装板块;以融翔、宏茂为龙头的钢铁板块;以九鼎为龙头的新材料板块;以上海制皂、双马为龙头的精细化工板块;以华冠、皋鑫为龙头的电子板块;以长寿、银燕、玉兔为龙头的食品板块;以华东铸业为龙头的液压件板块。发挥同业商会的凝聚作用。进一步拓宽领域,加快同业商会的组建步伐,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扩张力。在发挥好同业商会维权、自律、沟通等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行业加快发展,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凸显行业的聚合作用。通过以上途径,市级重点培育2个超20亿元、8个超10亿元的特色经济板块,镇级、村级要分别培育5亿元以上和亿元以上特色板块,全市培育民营经济亿元村30个。
3.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放大全民创业的旗舰效应。激励联合重组。引导企业开放重组扩规模,着眼长远利益,积极投大靠强,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引导中小企业横向联合扩规模,加快兼并、联合、重组步伐,增强竞争力;引导企业多元发展扩规模,发挥主业优势,延伸发展触角,形成一主多元的发展格局;引导企业外向开拓扩规模,到市外、省外、境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好“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强化内涵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推动民营企业寻求科技支持,通过自主研发、对外联合、购买专利等途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2005年全市新培育民营科技企业32家、新培育科技亿元企业18家、与高等院校合作新建研发机构4家、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100个、开发科技项目100个;推动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人本、诚信的现代企业新形象。实施强体战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2005年全市争创省名牌产品2只、南通市名牌产品3只;引导企业走资本运作之路,推动九鼎集团加快上市步伐,加大对南天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早日进入辅导期,同时培育力星、英田、昌升、神马、江中等一批上市梯队。
(五)更加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新跨越。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跨越,基础在农业,关键在农村,希望在农民。必须更加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创新思维,调整理念,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繁荣农村,跳出农民致富农民。
1.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之举。加快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在继续强势推进花木盆景产业发展、打造江苏花木经济第一市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外向果蔬、栽桑养蚕、优质生猪、如皋黄鸡等产业的发展,明年全市花木盆景面积力争达到20万亩,外向果蔬达到14万亩,桑园面积达到12万亩,优质生猪出栏60万头,饲养如皋黄鸡1800万羽;加强种养基地建设,注重规模发展,全市新建市级农业园区2个、镇级农业园区33个;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放大长寿品牌优势,新增1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个无公害农产品、25个农产品注册商标。加快培育做强农业龙头企业。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重点龙头企业集聚,扩大市场占有率,延伸产业链,增强生产基地的拉动力。明年要确保新培植年销售超500万元的龙头企业10家、超5000万元的3家、超亿元的5家、超5亿元的1家。加快突破“三资”开发农业。要积极引导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发农业,推动我市龙头企业与外来资本、先进技术和国外市场嫁接,迅速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强竞争力。明年全市“三资”开发农业总额必须突破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各镇至少新增1个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
2.坚持以城镇化繁荣农村。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小城镇,完善功能配套,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要科学制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如城镇陆桥村、红星居、经济开发区新王庄村、柴湾镇镇南村、白蒲镇朱家桥村、丁堰镇新堰村、九华镇九华居、石庄镇永新居、吴窑镇吴窑居、黄市镇联络新村等10个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精心组织实施水利三年建设规划,保证河道底清、面洁、岸净、坡绿、灌排自如,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力推进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拓展开发的领域和深度;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加快农村路桥建设,切实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路桥通畅美观。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以“清洁村庄、清洁河道、清洁家园”为重点的“三清工程”,明年要有30%以上的村达到三清标准,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生产生活环境。
3.坚持以非农化致富农民。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年新增百人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家,发展持证农民经纪人2000人以上。大力扶持勾衣结网、绗缝、宠物玩具、红木雕刻、皮革手套等传统特色产业,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致富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水平。充分发挥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和成人教育的基础作用,加大对农民自主创业能力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进城入镇。放手发展各类劳动力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扩大劳务、技术整建制输出的总量,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层次,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大力发展建筑业。围绕跻身“全省建筑十强市”行列的目标,进一步创新机制,调优结构,开拓市场,做强企业,确保明年施工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产值超过110亿元,收入超过30亿元,职工分配超过15亿元,新增2家一级资质企业,创造条件申报1家特级资质企业。大力实施规模战略,全市形成以六建、江中2个超30亿元企业为龙头,以一建、东陈、下原等5个超5亿元企业为基础,以一批超亿元企业为依托的建筑企业集群;积极拓展市场空间,稳定东三省,扩大京津沪,主攻长三角,进军大西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用人机制创新,引进新工艺、推广新技术、采用新材料,采取招聘、培训和柔性引进等多种途径集聚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
(六)更加注重科学有效组织,实现环境建设新跨越。
环境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经济工作最有效的抓手,是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三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服务业发展的“催化剂”和“孵化器”。面对宏观调控带来的诸多制约,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拓宽思路,创新举措,继续大力度推进环境建设,为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提供第一载体。
1.以科学民主为原则,精心组织城镇规划修编。根据加快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按照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的建设体系,做好如皋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编制和完善各分区规划、专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注重规划好城市各区域的功能布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在组织专家进行设计的同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可执行性?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2.以完善机制为保障,精心组织重大工程建设。明年,城市建设围绕8亿元的投入目标,重点实施“二三三”工程:美化如泰运河南北岸和外城河南岸两条河岸;开发益寿路两侧、育贤路两侧、青云路内侧三个区域;大力推进道路桥梁、区域供水、旧城改造三大工程,完成中山东路、海阳南路、安定街两侧商业区改造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改造,加快区域供水工程的实施,完成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