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无痕------浅谈“后进生”转化中的攻心术
教育应无痕
-------浅谈“后进生”转化中的攻心术
江苏省江阴市征存中学 许建国 214400
越战期间,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从劳教所接受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肚子里的墨水不多,身上恶习却不少。怎样把他们训练成为合格的军人显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训练营的军官们发明了一个怪招——有计划地精选一些家信发给大字不识的几个新兵,让他们学着读,照着抄。信的内容是什么呢?无非是告诉家人自己在军队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早上刷牙,晚上睡前洗脚,不酗酒、不打架,还特别告诉家人自己在战场上是如何的勇敢、如何的遵守纪律。一段时间下来,出人意料的结果出现了,这些新兵身上的坏习惯变得少了,作战也真的如他们的家书上所描绘的那样,军容整齐、精神焕发、勇敢顽强。
训练营军官们的成功在于巧妙运用了攻心术,用心理暗示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当前“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从其内心心理需求来看,并不是很乐意以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去接受教育者的“有意施教”,而往往对自己有意无意活动中所获知识及接受的教育影响却能欣然接受。因此,教育若能如一场春雨,在“随风潜入夜”中“润物细无声”,其效果一定也会是喜人的。下面记述的就是笔者运用“心理暗示法”实现“后进生”转化的一次探索过程。
去年新学期开始,服从安排,我又一次担任初三班主任。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明察暗访,一个叫王××的男生进入我特别关注的视线。该生15岁,1.74m左右的瘦高个,父亲为普通工人,目前无工作,常年在家,曾患精神病(已基本痊愈)。据我观察,他在整个班级学生群中显得特别醒目,几乎无人跟他交往,给人感觉较孤僻、不合群,学习上反应偏慢,兴趣不大的学科更明显。学生们背后议论:是他妈妈的遗传。通过交谈,他基本上默认了同学们所议论的,并告诉我,因为这,他常常被同学们甚至极个别老师取笑。但又表示:已习惯了,无所谓了。当问他是否想在初三这一年努力一把,改变一下时,他露出犹豫的神情,似乎很想但又似乎害怕努力了也没有用。在此后的课间巡视中,我还发现他对金庸笔下的人物异常熟悉,此外他模仿画卡通人物的能力极强。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对王××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王××的孤僻、不合群,是其自卑感所致。而他的自卑一开始主要来自他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妈妈,这种与其他同学不协调的地位,使他极想回避这个事实而又无法摆脱,这种困惑时时伴随着他,加上周围人不良暗示的反复作用,特别是个别老师哪怕是偶尔的一次玩笑,加剧了这种不良暗示的效果。而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挫折是,他就不敢求助于他人了。长此以往,他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自然出现反应偏慢这种状态。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不断内化,从而认同了同学们所议论的错误说法,且以此作为解释一切不如意的主要根据。在这种自我封闭的个人世界里,武侠英雄、卡通人物自然就成了其最好的伙伴。
针对王××的“症状”,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病须得心药治,王××失去的是心理优势,因此,必须先帮助他建立起心理优势,其他工作才能开展。在征得家长、任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帮助下,我先从外围上创设攻心环境,接着展开“四步走”:
第一步:降低目标,体验成功。
事实证明,跟一个屡战屡败者大谈增强信心之类的话意义并不大;事实也证明,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仍十分看重。因此,针对王××的状况,我把有效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人点,具体做法为:
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根据期初的摸底成绩,我发现他理科成绩较文科成绩要好,但总体仍偏差,尤其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更是显得吃力。对此,我找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讨论他的学习目标问题,针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与他共同制定了相对其他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背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目标的接近,使他有了试一试的信心。
2、具体指导,实现目标。目标提出后,要做到并不易,而做不到显然又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为此,我协同其他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开展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帮扶工程。王××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他,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果然,在接下来的期中考试中,尽管总分并不高,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
3、及时“炒作”,体验成功。有了成绩的进步,我有意识地对他的进步进行了一番“炒作”,使他增强了信心,提起了学习的兴趣。此后的上课,他显然比以前投入多了。
第二步:正确归因,增强信心。
在学习上初尝成功喜悦之后,我把精力集中到解开王××心头之结上来。因为,尽管他学习有所进步,但毕竟仍较差,再加上他仍会偶尔地把成绩上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归结为他母亲的遗传。因此,我有意识地请校医针对性地到班级作了一次关于遗传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并暗示宣教委员以此为主要内容搜集成功案例出了一期黑板报。此外,我还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各科老师的沟通、与全班同学的沟通,来营造正面引导的良好氛围。经过反复的良性暗示,他初步动摇了他默认的那种错误想法,再加上学习上略有进步,他显得较以前自信多了,偶尔甚至有点洋洋自得起来。
第三步:目标提升,遭遇挫折。
信心调动起来之后如何保持?关键在于增强耐挫力。因此,在王××初具信心、学习略有进步的基础上,我对他适时调整了要求,将其目标适度提升,使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遭遇挫折,并鼓励他发挥自我作用,摆脱知难而退、对现实一味逃避的心理。同时,我改变初阶段时的事事关心,变为遥控指挥、宏观调控。这种“若即若离”的方式,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而这些无疑中增强了他的耐挫力。反复几次下来,不仅保持了起自信心,也是他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第四步:发挥特长,走出自我。
针对王××喜爱看书的特点,我在周记的布置时有意 《教育应无痕------浅谈“后进生”转化中的攻心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1810.html
-------浅谈“后进生”转化中的攻心术
江苏省江阴市征存中学 许建国 214400
越战期间,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从劳教所接受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肚子里的墨水不多,身上恶习却不少。怎样把他们训练成为合格的军人显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训练营的军官们发明了一个怪招——有计划地精选一些家信发给大字不识的几个新兵,让他们学着读,照着抄。信的内容是什么呢?无非是告诉家人自己在军队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早上刷牙,晚上睡前洗脚,不酗酒、不打架,还特别告诉家人自己在战场上是如何的勇敢、如何的遵守纪律。一段时间下来,出人意料的结果出现了,这些新兵身上的坏习惯变得少了,作战也真的如他们的家书上所描绘的那样,军容整齐、精神焕发、勇敢顽强。
训练营军官们的成功在于巧妙运用了攻心术,用心理暗示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当前“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从其内心心理需求来看,并不是很乐意以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去接受教育者的“有意施教”,而往往对自己有意无意活动中所获知识及接受的教育影响却能欣然接受。因此,教育若能如一场春雨,在“随风潜入夜”中“润物细无声”,其效果一定也会是喜人的。下面记述的就是笔者运用“心理暗示法”实现“后进生”转化的一次探索过程。
去年新学期开始,服从安排,我又一次担任初三班主任。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明察暗访,一个叫王××的男生进入我特别关注的视线。该生15岁,1.74m左右的瘦高个,父亲为普通工人,目前无工作,常年在家,曾患精神病(已基本痊愈)。据我观察,他在整个班级学生群中显得特别醒目,几乎无人跟他交往,给人感觉较孤僻、不合群,学习上反应偏慢,兴趣不大的学科更明显。学生们背后议论:是他妈妈的遗传。通过交谈,他基本上默认了同学们所议论的,并告诉我,因为这,他常常被同学们甚至极个别老师取笑。但又表示:已习惯了,无所谓了。当问他是否想在初三这一年努力一把,改变一下时,他露出犹豫的神情,似乎很想但又似乎害怕努力了也没有用。在此后的课间巡视中,我还发现他对金庸笔下的人物异常熟悉,此外他模仿画卡通人物的能力极强。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对王××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王××的孤僻、不合群,是其自卑感所致。而他的自卑一开始主要来自他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妈妈,这种与其他同学不协调的地位,使他极想回避这个事实而又无法摆脱,这种困惑时时伴随着他,加上周围人不良暗示的反复作用,特别是个别老师哪怕是偶尔的一次玩笑,加剧了这种不良暗示的效果。而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挫折是,他就不敢求助于他人了。长此以往,他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自然出现反应偏慢这种状态。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不断内化,从而认同了同学们所议论的错误说法,且以此作为解释一切不如意的主要根据。在这种自我封闭的个人世界里,武侠英雄、卡通人物自然就成了其最好的伙伴。
针对王××的“症状”,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病须得心药治,王××失去的是心理优势,因此,必须先帮助他建立起心理优势,其他工作才能开展。在征得家长、任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帮助下,我先从外围上创设攻心环境,接着展开“四步走”:
第一步:降低目标,体验成功。
事实证明,跟一个屡战屡败者大谈增强信心之类的话意义并不大;事实也证明,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仍十分看重。因此,针对王××的状况,我把有效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人点,具体做法为:
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根据期初的摸底成绩,我发现他理科成绩较文科成绩要好,但总体仍偏差,尤其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更是显得吃力。对此,我找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讨论他的学习目标问题,针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与他共同制定了相对其他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背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目标的接近,使他有了试一试的信心。
2、具体指导,实现目标。目标提出后,要做到并不易,而做不到显然又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为此,我协同其他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开展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帮扶工程。王××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他,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果然,在接下来的期中考试中,尽管总分并不高,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
3、及时“炒作”,体验成功。有了成绩的进步,我有意识地对他的进步进行了一番“炒作”,使他增强了信心,提起了学习的兴趣。此后的上课,他显然比以前投入多了。
第二步:正确归因,增强信心。
在学习上初尝成功喜悦之后,我把精力集中到解开王××心头之结上来。因为,尽管他学习有所进步,但毕竟仍较差,再加上他仍会偶尔地把成绩上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归结为他母亲的遗传。因此,我有意识地请校医针对性地到班级作了一次关于遗传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并暗示宣教委员以此为主要内容搜集成功案例出了一期黑板报。此外,我还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各科老师的沟通、与全班同学的沟通,来营造正面引导的良好氛围。经过反复的良性暗示,他初步动摇了他默认的那种错误想法,再加上学习上略有进步,他显得较以前自信多了,偶尔甚至有点洋洋自得起来。
第三步:目标提升,遭遇挫折。
信心调动起来之后如何保持?关键在于增强耐挫力。因此,在王××初具信心、学习略有进步的基础上,我对他适时调整了要求,将其目标适度提升,使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遭遇挫折,并鼓励他发挥自我作用,摆脱知难而退、对现实一味逃避的心理。同时,我改变初阶段时的事事关心,变为遥控指挥、宏观调控。这种“若即若离”的方式,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而这些无疑中增强了他的耐挫力。反复几次下来,不仅保持了起自信心,也是他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第四步:发挥特长,走出自我。
针对王××喜爱看书的特点,我在周记的布置时有意 《教育应无痕------浅谈“后进生”转化中的攻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