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策
[内容概要]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更多、问题更深,主要表现在基础薄、融资难和人才少三个方面。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观念、夯实基础、培育人才和激活资本的投入4条对策,为如何抓住民营经济这个关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实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营经济县域经济近年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但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快,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壮大。实现县域经济大跨步前进,就必须找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一、现状和问题
十六大召开后,民营经济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修水县以优化环境为突破口,拓宽民营经济领域,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至2004年8月,修水县民营经济注册资金达到73061万元,民营企业为370户,1—8月份上交税金8532万元,对财政贡献率达到57.6%。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已逐渐扮演“主角”。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贫困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困难更多,问题更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薄。贫困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基础较薄,一是起步水平不高。贫困地区民营经济总量小、企业数量少,民营企业还刚刚由个体、小工厂、小贸易商行等转变过来,企业规模不大,初始积累不足;二是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贫困地区一般的民营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技术开发能力差。有的民营企业片面追求目标短期化,不惜造假,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造成了企业信誉的下降;三是政府服务不到位。有些地方在观念上还存在偏差,认识存在距离,不愿放开,不敢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方面放宽不够,个别部门对民营经济还是另眼相看,检查过多。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状”。在信息的提供、政策的宣传上往往也要慢上半拍。
2、融资难。资金筹措难已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社会上有大量的闲散资金存放于银行无法利用,另一方面企业因资金短缺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好的项目、好的产品。其一是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民营经济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金融机构往往注重内部监控,防范金融风险,不敢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银根紧缩,银行可放能力减弱。商业银行实行的集约式管理,收缩了县级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业务,使原本资金就不足的县域企业饱受更加严重的“失血”之痛;其二是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为尽量避免资本市场风险,保护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营,向社会公开发行证券市场的多为国有企业,民营和中小企业上市困难重重;其三是不正常的融资加大了民营企业的风险。有的民营企业靠供应商、代表商为其融资,形成一定程度的利益共同体,资金成本高,风险大,同时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3、人才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科技中的第一要素,人才缺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硬伤”。贫困地区的县域中,本地一般没有高等学院、高职学院。在本地考取高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到外地发展,回到本地特别是回到本地企业的极少。高中毕业生、有专门技术的技工,因沿海地区工资高,工作环境好而在外打工。人才外流多,本地企业可选择范围少。贫困地区的民营企业中出现了“技术人才少,营销人才少,管理人才少”的“三少”现象。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力流转无序,有些外出务工人员无法找到工作,但同时又存在贫困地区的民营企业又无工可招的现象。
二、措施和对策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越是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就较快,越是经济发展慢的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就较慢。贫困地区县域民营经济的主要差距在民营经济上,但同时,它的壮大潜力和发展希望也在民营经济。如何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题,结合实际实施可行的措施,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1、转变观念,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十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