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 促进导游专业生成才
中职德育方法和模式,是中职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的问题。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否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作为中职学校和中职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去“挑”学生,而只能去积极地引导学生。可是,长期以来,中职学生已对传统德育产生了“免疫力”,中职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对于中职学校导游生来说,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把学生当做一名社会导游人员来对待,引导他们找到自我认同感。同时,从“先模仿,后内化”角度出发,向学生开展导游职业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以导游职业道德来审视、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此基础上,再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受到来自学生内心的阻力势必减弱。
所以,对导游专业生进行导游角色意识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成绩方面的提高,更可以给学生导游专业的“灵魂”,即让学生从思想到言行、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从理论学习到专业实操,都能以导游人员的身份来要求和规范自己。
四、如何培养导游专业学生的导游角色意识
1. 改变观念,尊重导游生的“导游”角色
长期以来,在中职学校教师观念中,导游生只是特殊的“高中生”。忽视了专业特性,缺乏以发展的眼光看导游专业生,更没有在教学、课余相处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名导游或将成为一名导游。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也把自己当做一名特殊的“高中生”来看,而不是一名导游。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非专业教师要以对待一名导游一样应有的尊重、态度和要求对待每一位导游专业生,让学生以自己是一名导游或将要成为一名导游的意识去面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课余生活。
2. 将角色意识培养与入学教育相结合
笔者认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应从入学教育开始抓起。学校与班主任、教师要共同帮助学生实现导游角色意识的启蒙。其中班主任和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成为培养导游专业生导游角色意识的主要推手。由于进入新的环境,导游中专生还未能真正实现角色转换,大都停留在中学生角色层面。由学校、班主任、教师对新入学的导游专业生进行导游角色意识启蒙,并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有别于初中时的对待,如平等、尊重、信任等。这样,能让导游专业生明白自己接受的教育并不是学校和教师、家长要求的,而是将来自己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所要求的。
3. 以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为主体,编织角色意识培养的网络
其实,与其他专业教学一样,不少教师、班主任都会从学生日后可能担当的职业角色来告诫或教育学生,但为什么都被学生一笑置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学生不会因为一两句话就会形成职业角色意识。反之,要想引导导游专业生形成导游角色意识,就需要编织起一张由学校、班任、教师、家长参与进来的导游角色意识培养的网络,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自己被当做一名导游人员来待,并能感受到学校、班主任、教师、家长是期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导游工作人员,而不是学生所理解的希望自己做一个“听话”“不闯祸”的学生。这就要求导游专业班的班主任和非导游专业教师,尤其是文化课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多关注旅游动态,加强对《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及《导游业务常识》的了解,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角色意识培养。
4. 循序渐进,在细节中不断强化学生角色意识
引导导游专业生形成导游角色意识,应做到循序渐进,从细节中进行强化。每一位班主任、教师、家长都要在导游专业生的每一个成长环节中不断进行暗示或明示。例如可以从对学生的称谓、上课开始语、下课结束语、教学情境导入、导游业务实操过程等诸多方面入手。笔者曾在导游专业班级做过一个实验,那就是在其中一个班级中,持续地称呼每一位学生为“某导”,并将课前开始语如“上课!”改为“各位导游好!”,将“下课!”改为“各位导游辛苦了!”,点名或叫学生回答问题时也直称学生为“某导”,并在实操过程中给予学生正式导游一样的对待。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发现与其他导游专业班级相比,导游角色意识强的班级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学习成绩方面都明显优胜于缺乏导游角色意识的班级。
5. 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评价活动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对中职学生的评价机制在以人为本,真正体现导游专业特色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每一位教育者,包括班主任和非专业教师在对导游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将常规评价机制与《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结合起来(如其中的“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制度),形成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激励性的考核机制。这样,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得的分数不只是反映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更是对自己作为一名导游人员今后所具有的社会竞争力的衡量。
培养导游专业生导游角色意识,是为了发挥角色意识的能动性和指向性,对导游专业生的行为起到调节和驱动作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将职业规范内化为对自己言行、思想道德的自我评价和要求,自觉地指导自己“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笔者坚信,只要每一位班主任、教师、家长都参与到导游生导游角色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导游角色意识就一定会对导游专业生的学习乃至成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顺琼。提升自我意识,培养良好行为品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1)。
[2]何耀明。高职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救助途径[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 《加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 促进导游专业生成才》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2266.html
所以,对导游专业生进行导游角色意识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成绩方面的提高,更可以给学生导游专业的“灵魂”,即让学生从思想到言行、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从理论学习到专业实操,都能以导游人员的身份来要求和规范自己。
四、如何培养导游专业学生的导游角色意识
1. 改变观念,尊重导游生的“导游”角色
长期以来,在中职学校教师观念中,导游生只是特殊的“高中生”。忽视了专业特性,缺乏以发展的眼光看导游专业生,更没有在教学、课余相处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名导游或将成为一名导游。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也把自己当做一名特殊的“高中生”来看,而不是一名导游。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非专业教师要以对待一名导游一样应有的尊重、态度和要求对待每一位导游专业生,让学生以自己是一名导游或将要成为一名导游的意识去面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课余生活。
2. 将角色意识培养与入学教育相结合
笔者认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应从入学教育开始抓起。学校与班主任、教师要共同帮助学生实现导游角色意识的启蒙。其中班主任和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成为培养导游专业生导游角色意识的主要推手。由于进入新的环境,导游中专生还未能真正实现角色转换,大都停留在中学生角色层面。由学校、班主任、教师对新入学的导游专业生进行导游角色意识启蒙,并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有别于初中时的对待,如平等、尊重、信任等。这样,能让导游专业生明白自己接受的教育并不是学校和教师、家长要求的,而是将来自己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所要求的。
3. 以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为主体,编织角色意识培养的网络
其实,与其他专业教学一样,不少教师、班主任都会从学生日后可能担当的职业角色来告诫或教育学生,但为什么都被学生一笑置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学生不会因为一两句话就会形成职业角色意识。反之,要想引导导游专业生形成导游角色意识,就需要编织起一张由学校、班任、教师、家长参与进来的导游角色意识培养的网络,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自己被当做一名导游人员来待,并能感受到学校、班主任、教师、家长是期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导游工作人员,而不是学生所理解的希望自己做一个“听话”“不闯祸”的学生。这就要求导游专业班的班主任和非导游专业教师,尤其是文化课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多关注旅游动态,加强对《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及《导游业务常识》的了解,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角色意识培养。
4. 循序渐进,在细节中不断强化学生角色意识
引导导游专业生形成导游角色意识,应做到循序渐进,从细节中进行强化。每一位班主任、教师、家长都要在导游专业生的每一个成长环节中不断进行暗示或明示。例如可以从对学生的称谓、上课开始语、下课结束语、教学情境导入、导游业务实操过程等诸多方面入手。笔者曾在导游专业班级做过一个实验,那就是在其中一个班级中,持续地称呼每一位学生为“某导”,并将课前开始语如“上课!”改为“各位导游好!”,将“下课!”改为“各位导游辛苦了!”,点名或叫学生回答问题时也直称学生为“某导”,并在实操过程中给予学生正式导游一样的对待。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发现与其他导游专业班级相比,导游角色意识强的班级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学习成绩方面都明显优胜于缺乏导游角色意识的班级。
5. 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评价活动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对中职学生的评价机制在以人为本,真正体现导游专业特色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每一位教育者,包括班主任和非专业教师在对导游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将常规评价机制与《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结合起来(如其中的“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制度),形成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激励性的考核机制。这样,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得的分数不只是反映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更是对自己作为一名导游人员今后所具有的社会竞争力的衡量。
培养导游专业生导游角色意识,是为了发挥角色意识的能动性和指向性,对导游专业生的行为起到调节和驱动作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将职业规范内化为对自己言行、思想道德的自我评价和要求,自觉地指导自己“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笔者坚信,只要每一位班主任、教师、家长都参与到导游生导游角色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导游角色意识就一定会对导游专业生的学习乃至成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顺琼。提升自我意识,培养良好行为品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1)。
[2]何耀明。高职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救助途径[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 《加强导游角色意识培养 促进导游专业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