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正文

思品情境创设:让“元素”融入


,引导学生形象感知、谈感悟、说启示、明事理,自主探明潜能的含义,推导出“潜能是可以认识的”,进而使学生明确“潜能是可以被发掘的”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的道理。

  四、 融入愉悦元素,活跃气氛、添乐增趣

  思品学科中的许多文本本身缺乏生动性与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愉悦的情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寓教于乐。愉悦性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具有趣味性与新颖性的材料,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使情境图文并茂、音像兼备、动静结合、形象生动,这样的情境能变成学生的精神享受,变成学生的企盼与期待。

  例如,一天,无意间翻阅报刊,随便浏览,忽见一则短小精悍的笑话,名为《报警》,全文如下:

  消防队:哪里着火了?

  报警人:我家。

  消防队:我问是在什么地方?

  报警人:在厨房。

  消防队:我是说我们怎么去?

  报警人: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

  在学习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处处保护》一课时,把这则笑话搬上课堂,设计为“报火警时,我们该讲清哪些内容”的情境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样的情境既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 融入感染元素,潜移默化、启智育德

  教学情境是“情”与“境”的统一。一个好的情境不仅要能传递信息、激活思维,还要“情”味十足,以“情”感人。“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道德教育必须有情感伴随;二是道德教育从儿童身边做起。没有情感的铺垫,远离儿童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导致大而空”。因此,情境创设要力求“情”、“境”一体,境中孕情,以情润境,发挥“情”的激励与感染作用;以情启智,以情育德,以情导行,使学生既获取知识,又升华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地流动时,知识才会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创设感染性情境要充分利用歌曲、电视、电影、图画等艺术形式和现代化教学媒介,将文本内容转化成一个个充满感染力的场景,或描绘成一幅幅让人触景生情的画面,或演绎成一段段动人心弦的故事,让学生沐浴在情感的氛围里。

  例如,学习粤教版《一国两制》中《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意愿》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情境:

  通过多媒体播放台湾同胞回乡省亲,亲人相见时抱头痛哭、离别时依依难舍的画面,并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充满相思之情的诗句、饱含深情的语言与催人泪下的画面交融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

  在极具感染力的情境中,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教材知识,也深切体验、感受到了两岸人民渴望团聚、企盼统一的“中国情结”,使自己的血缘之情、爱国之情得以升华。

  六、 融入鼓动元素,积极进取、增添勇气

  新课程要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适时创设鼓动性情境,让学生充满自信,迎接挑战,树立攻难克坚的勇气。这既需要教师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自己得到认可、肯定、欣赏中获得激励,产生动力;也需要教师通过对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的聚焦渲染,让学生得到鼓舞,从而立志践行。“教学一旦触及到儿童的情感领域,真是可以产生一种‘力’,推着孩子不知不觉地、深深地进入到教学的一个个进程中”。

  例如,粤教版《立报效祖国之志》一课,容易空洞说教,强迫学生树立大而空的所谓“远大理想”,可以把学生年龄与祖国发展的目标对照起来设计如下情境:

  你们现在16岁左右,到2020年25岁左右;到建国100年55岁左右,这代人将亲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时代的使命。55岁的你将在做什么?

  现在你能做什么?又该做什么?

  学生思考、感悟,增强了使命意识,激发了爱国情感,在此基础上畅谈人生规划,形成积极的人生追求。

  又如,学习《悦纳自我》、《调控情绪》、《直面挫折》、《自强不息》等内容时,都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播放中国达人秀刘伟的视频,激励学生悦纳自我、直面挫折、自强不息。

  七、 融入体验元素,深入感悟、关注过程

  “教学要关注过程,关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思品课的本质是德育课,而非知识课。思品课的立意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重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体验。美国一家图书馆的墙上有一句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说的便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历”、“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的道理。因此,思品课要重在深入研究学生的参与活动、思维活动,要上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上成学生自我育德的课,而不是教师给学生传授德育知识的课。

  应当说,凡是情境或多或少都具有一点体验性,说是创设体验性情境,只是强调其体验的分量更重些,体验的味道更浓些,体验的功能更明显些。

  例如,在苏人版教材《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一课的导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很精彩的体验情境,效果相当理想:

  用布蒙住一名学生的眼睛,让他在电子白板上把爱心图片贴在预设的爱心图框内。事实证明,没有同学的语言引导、帮助,他很难独立完成;有了,他便轻而易举。然后请该生谈谈这一过程的体会,说明得到别人的帮助,倍感温暖;没得到别人的帮助,心灰意冷。以此来说明,我们随时都可能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要与人为善。

  又如,苏人版《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一课导入时,我请4位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天堂与地狱”的游戏——使用超过1米长的筷子进食。其他同学观看游戏,畅谈感悟,体验地狱之所以沦为地狱在于“自私”,天堂之所以成为天堂缘于“助人”,从而引出“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主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体会道理,这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建立信念——这是任何说教都无法达到的。

  八、 融入实践元素,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堂学习书本知识具有高效、便捷的

《思品情境创设:让“元素”融入(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233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